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处理方法,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将148例早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8例,2组除均用常规药物治疗外,观察组用超短波并脉冲磁场治疗,对照组只用超短波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开始用超短波并脉冲磁场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恒定磁场并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早期采用钕铁硼永磁体穴位贴敷加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穴位磁片贴敷加超短波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用超短波组(对照组)各20例,按徒手肌力试验检测方法的标准测定和评估患侧面肌肌力。结果 两组患侧面肌肌力在治疗3周时达4级以上共22例,观察组16例占该组的80%,对照组6例为该组的3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76例,治疗组采用超短波+直流电离子导入+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对照组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治疗+电脑中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痊愈67例,显效29例,有效30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观察证明发病早期尽早合作物理因子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短波并低频脉冲电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n=33)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超短波并低频脉冲电流治疗,B组(n=30)单纯采用药物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3周后行表情肌肌力测定并评定疗效。结果 A组患者痊愈者达81.8%,B组达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短波并低频脉冲电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结合面神经的解剖、病理特点和相关文献,可以得出综合运用几种物理疗法效果优于单纯一种方法治疗;急性期(发病10d内)超短波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运动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效的方法;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一定的疗效,但对面肌的失用性肌萎缩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76例,治疗组采用超短波 直流电离子导入 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对照组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治疗 电脑中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痊愈67例,显效29例,有效30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观察证明发病早期尽早合作物理因子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作用。方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加西药、超短波、针灸综合治疗,对照组不作运动疗法。结果面神经麻痹中度者,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2.3±1.8)d,对照组为(15.8±2.6)d(P<0.01);面神经麻痹重度者,治疗组显效率为85%,对照组为55%(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促进面神经麻痹中、重度患者早日恢复,提高显效率。  相似文献   

8.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用的方法有早期应用激素、局部超短波、针灸等 ,但仍有部分患者恢复不良。我们于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10 0例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0 0例患者均根据陈廷贵等[1] 的“面神经炎”诊断标准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病程 <14d。病情程度分级 :轻度—面肌瘫痪轻 ,可勉强闭合眼睑 ,鼓腮时基本不漏气 ;中度—面肌仍然有部分功能 ,但眼睑闭合不全 ,鼓腮时漏气 ;重度—面肌完全瘫痪。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5 0例 )和对照组 (5 0例 )。观察组中 ,男 2 6例 ,女 2 4…  相似文献   

9.
对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并与58例仅用超短波治疗的同病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提示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运动疗法加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作用。方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加西药、超短波、针灸综合治疗,对照组不作运动疗法。结果:面神经麻痹中度者,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2.3&;#177;1.8)d,对照组为(15.8&;#177;2.6)d(P<0.01);面神经麻痹重度者,治疗组显效率为85%,对照组为55%(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促进面神经麻痹中、重度患者早日恢复,提高显效率。  相似文献   

11.
周学萍 《全科护理》2011,(6):478-478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至关重要,能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针刺穴位及药末塞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 1例 ,并与单纯运用针刺治疗的对照组 3 0例进行比较 ,1 0d为 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7.4% ,显效率为 93 .5 % ,对照组分别为 5 3 .3 %、66.7%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相似文献   

13.
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粱耀基  孙栋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073-3073
对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并与58例仅用超短波治疗的同病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提示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至关重要,能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强的松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醇联合强的松口服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肌电图改变。结果:治疗7 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7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0.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2组CMAP波幅均较前恢复,R1潜伏期均较前缩短,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更快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3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并做效果分析。结果 71例患者痊愈,有效10例,无效2例。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38例周围睡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20例以高压氧加药物(治疗组)治疗,18例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疗组总有效率为66.7%,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周围面神经麻麻痹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超短波治疗急性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于洪涛1成述昌1王秀媛1闫秀林2王秀华3方学良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之一。不同病期用不同方法治疗[1]。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常用电疗、红外线、TDP及超声波等。本文应用超短波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资...  相似文献   

19.
超短波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我们将 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超短波疗法加电针与超短波疗法加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病程 2d~ 3个月 ,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 30例中 ,男 2 1例 ,女 9例 ;<31岁 9例 ,31~50岁 1 6例 ,>50岁 5例。B组 30例中 ,男 1 7例 ,女 1 3例 ;<31岁 9例 ,31~ 50岁 1 6例 ,>50岁 5例。 2组间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1 )A组 :①急性期采用超短波疗法 ,频率50MHz,波长 6m ,园型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迈之灵添加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1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添加迈之灵治疗,治疗结束后按疗效判定标准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面神经麻痹的积分值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的积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迈之灵添加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