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风江 《肉品卫生》2003,(8):38-38,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品在食品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动物性食品中毒的事件也逐年增加,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我国由于食用有害腺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据报道,1999年8月甘肃省发生了一起由食用猪甲状腺而引起的中毒事件。所以,对于甲状腺的正确认识以及在实施肉品检验时摘除甲状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金华市生肉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食品安全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金华市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超市和提供自助烹饪的酒店和餐厅采集。每份样本要求不少于250 g,样本保存方式分为生鲜、冷冻或者碎冰冷藏。依据国家标准方法,对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分析。结果共检测生肉样品130份,检出致病菌26株,总体检出率为20.00%;其中沙门菌,检出率为9.23%(12/13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均为5.38%(7/130)。定型包装生肉致病菌总检出率高于散装生肉中致病菌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4,P0.05)。结论金华市生肉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程度高,食品安全风险较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用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所引起,其诊断和技术处理关键之一为致病菌检验。为了解我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致病菌及其污染源和相关影响因素,将我市城区1998-2001年发生的12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平地区冰冻鸡腿中的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根据GB 4789系列标准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采自超市的冰冻鸡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从1份鸡腿样品中同时检出库巴查沙门菌(血清型:4,12∶1,Z_(13),Z_(28)∶1,7)和产气荚膜梭菌(菌数100 CFU/g)。结论从同一样品中检出两种食源性病原菌,表明一种生禽肉食品能被多种病原菌污染并致病,应引起重视。提倡针对引起多种病原菌污染和繁殖的环节,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多种致病菌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5.
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自宰自食的畜禽外,凡上市销售的肉食品均须由指定的屠宰场屠宰,这对于控制一些人畜共患疾病,如布氏菌病、炭疽、寄生虫病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村镇农贸市场经常以肉角、肉块、肉片、肉柈等非完整肉尸形式出售的肉食品,其屠宰多出于非指定屠宰场所,而且事先不经过卫生检验,可靠性差。这些肉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常被以各种麻袋、塑料袋包裹,或以筐篓盛装,卫生条件极差,加之席地叫卖,蝇爬尘落,更增加了细菌侵入的机会,对其消费者的健康危害很大。笔者现根据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一些适合农村农贸市场在短时间内对肉食品进行快速卫生检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宝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监管部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4-2016年采集宝鸡市部分市售食品842份,根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对其进行检测。 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在842份样品中,有153份样品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8.17%。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生肉及其生肉制品和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检出率为66.67%和58.33%。三年间共检出7种食源性致病菌,分别为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 结论 宝鸡市部分市售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严重,特别是生肉食品,因此要严格规范肉制品加工过程,防止生、熟交叉污染。同时,相关部门应做好动物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7.
制定水中致病菌的直接检验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人们在卫生学实践中认识到,只满足于检验水中的粪便污染指示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检出这种指示菌只能表示水中可能存在致病菌,但拿不出致病菌存在的直接证据;而未检出指示菌,却不能排除水中有致病菌存在。目前已知许多疾病和流行病都与水有关。用现代灵敏方法已经证明水中存在的致病菌远比以往人们预计的严重得多。因此,这就很自然地提出了直接检验水中致病菌问题。就目前而言,用滤膜检验法是非常适合的。因为水中致病菌的数目较少,其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参考《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样品采集及检验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7种食品致病菌进行检测分离、鉴定。结果检测婴幼儿食品、肉及肉制品等8大类食品共390份,5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12.99%,其中以肉及肉制品检出率最高,污染最严重;散装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包装食品;调查共检出53株致病菌,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49%)、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2.60%)和蜡样芽孢杆菌(1.56%)。结论检测食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食品致病菌污染,其中以肉及肉制品最为严重,散装食品污染程度高于包装食品,在佛山市高明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参考《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样品采集及检验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7种食品致病菌进行检测分离、鉴定。结果检测婴幼儿食品、肉及肉制品等8大类食品共390份,5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12.99%,其中以肉及肉制品检出率最高,污染最严重;散装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包装食品;调查共检出53株致病菌,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49%)、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2.60%)和蜡样芽孢杆菌(1.56%)。结论检测食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食品致病菌污染,其中以肉及肉制品最为严重,散装食品污染程度高于包装食品,在佛山市高明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芦山"4.20地震"灾区芦阳镇震后恢复重建初期市售熟肉制品安全状况,为保障熟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芦阳镇部分餐饮服务单位制售的熟肉制品沙门菌等致病菌污染状况,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0.00%;此次抽样检验样品合格率为80.00%。结论芦阳镇震后恢复重建初期市售熟肉制品致病菌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螺的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系列检验方法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分离致病菌。结果在1份河螺样本中检出福建省未见报道的沃纳塔沙门菌,同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性弧菌。结论在河螺中同时检出3种食源性病原菌,说明一种水产食品可能成为两种甚至多种致病菌感染致病的隐患,应引起重视;应警惕多种致病菌合并感染,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菌。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致病菌检验。结果 8份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6份,检出率为75%。结论本期食物中毒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冷冻食品细菌交叉污染状况。[方法]于2004年按照GB/T4789.4.5.6.7-2003方法,对招远市38家冷库的鸡、鱼类等冷冻食品随机抽样98份送检。[结果]经培养检验,其中14份样品检出致病菌17株,阳性率为14.29%,主要为肠道致病菌。[结论]招远市冷库冷冻食品存在着严重的交叉污染情况,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潜在因素。应依法加强对该类食品的监督监测力度,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肿瘤对人类的健康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畜禽肿瘤的病因、流行上的特性等均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如何正确认识判断畜禽肿瘤,达到肉食品的安全利用,这是人们所共同关心的。1997~2000年在生猪宰后检验中,共检验42.5万头,检出了各类肿瘤,占几年检出肿瘤90%。对可疑肿瘤进行了组织学诊断并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菌。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致病菌检验。结果 24份样品中,19份样品检出腊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79.17%。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腊样芽胞杆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肿瘤对人类的健康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畜禽肿瘤的病因,流行上的特性均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如何正确认识诊断畜禽肿瘤,达到肉食品的安全利用,这是人们所共同关心的,1997~2000年在生猪宰后检验中,共检验42.5万头,检出了各类肿瘤,占几年检出肿瘤90%,对可疑肿瘤进行了组织学诊断并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的方法对150个肉样进行检样制备,然后检验其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实验所得的1206个数据表明,细菌在肉食品中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样品,其检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没有统一的制样方法就没有一致的检验结果,就会使检验工作本身失去意义。鉴于当今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对肉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制样方法的规定是笼统和含糊不清的,笔者结合自己的专项研究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常见肉类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制样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区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本市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对可能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检验技术要求提出的检测方法,采集七类食品,检测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项目。结果:264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64份,平均检出率为24.24%;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7.50%(24/64);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5.91%(14/237);沙门菌检出率为12.12%(32/264)。结论:广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研究分析,做好食品安全预警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9.
苏桂华  吴本芬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82-183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泌尿系感染、伤口感染等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实验室检验及结果分析。方法按照GB/T4789—2003,对1份呕吐物、6份餐后剩余食物、5份厨具涂抹、1份冰箱内积液等标本进行检验。结果米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2,7×10^7CFU/g:冰箱内积液检出温和气单胞菌:餐后剩余食物卫生学指标严重超标:呕吐物和厨具涂抹样品末捡出致病菌。结论本起食物中毒是蜡样芽孢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