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乌鲁木齐地区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危险因素,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住院分娩产妇11 806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958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以最主要的一项相关因素为主进行统计.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8.11%.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脐带因素居首占32.02%,胎位产程异常占24.11%,胎盘功能不全占16.28%.不同孕周分娩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系,孕<37周发生率18.23%,≥42周占7.02%.结论 脐带异常、胎位异常,早产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好孕期保健,把握分娩时机,及时处理窒息儿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137例新生儿窒息相关产科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76-457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该院2003年1月~2006年10月分娩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情况及产科相关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137例,发生率5.52%。新生儿窒息与胎位及产程异常、过期妊娠、脐带因素等密切相关。结论: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做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及时正确处理产程,避免滞产,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同时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以寻找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龙海碧  潘杨 《现代保健》2009,(19):53-54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探寻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笔者所在医院NICU收治的419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所引起窒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脐带异常、产程异常、胎盘功能不全、胎位异常、羊水量异常、早产、胎膜早破,其中造成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为脐带异常、产程异常和胎盘功能不全。结论做好产前保健和防治并发症,加强胎心监护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10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2005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的106例新生儿窒息病例的产科因素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脐带异常、早产等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分娩方式、分娩时产程监护有密切关系.结论 重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因素,加强产时监护和处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新生儿处理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10年密云地区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变化,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市密云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64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资料,探讨10年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以及造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变化。结果10年间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χ2=102.46,P<0.001);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因素分别为羊水污染、产程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肩难产,肩难产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构成比上升(确切概率法P=0.026)。结论羊水污染、产程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肩难产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肩难产导致新生儿窒息应引起产科重视。  相似文献   

6.
探析48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与临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与探讨新生儿窒息病因与产科因素的关系,为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与干预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至今出生的879例新生儿临床数据,总结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结果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为“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羊水因素、胎位异常因素、产程因素、胎儿窘迫、早产因素”7大类.结论 针对性的强化孕妇围生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监护意识,并通过提升产前检查质量与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等干预措施尽早帮助胎儿脱离缺氧缺血环境,从而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3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如燕 《现代医院》2007,7(4):36-37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娩方式、产程情况及胎儿窘迫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异常、阴道助产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亦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重要因素,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等均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产科及新生儿处理的质量有密切关系。结论要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做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加强产时监护,避免滞产,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于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及第二产程延长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第二产程延长的产妇50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分析。对影响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分娩方式与其的关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胎位异常、宫缩乏力、脐带异常、阴道异常以及分娩困难等均导致产妇的第二产程延长,而产妇的第二产程延长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第二产程延长的主要原因为脐带异常、宫缩乏力、胎位异常以及产道异常等,而导致第二产程延长后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的原因主要为胎儿窘迫、阴道助产以及脐带异常等。  相似文献   

9.
25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培芳  焦安怀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954-495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对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25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因素、宫缩过强过频、羊水过少、胎位异常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结论:做好产前保健指导、加强产时监护、严密观察高危孕妇的产程、及时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0.
133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求降低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0月发生的新生儿窒息133例就其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51%,其中脐带因素为44例,有妊娠并发症26例,早产22例,异常产程18例,胎膜早破13例,羊水过少6例,产前出血4例。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防治相关合并症,加强分娩期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因素,是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我院122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过期产儿、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产程、产力异常、早产、手术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结论 提高孕妇自我监护意识,加强围生期保健和宣教,在产程进展过程中进行严密的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窒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充分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是提高助产质量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132例新生儿窒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主要与脐带因素有关,其次是与羊水过少、早产、宫缩过强过频、第二产程延长、产前出血、胎膜早破等因素有关.(2)与足月妊娠比较,早产、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增高.(3)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结论 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管理,定期产前检查及严密的产程观察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期新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室息的因素,以求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本院2002-2007年间发生的新生儿窒息136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03%,其中脐带因素31例,过期妊娠羊水量少27例,早产17例,异常产程15例,羊水污染Ⅲ度14例等。结论做好产前检查,预防其并发症,加强分娩期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因素,是防治胎儿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1-12月出生活产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149例新生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4%;窒息的产科因素中羊水因素居首位,占21.5%,其次为早产、脐带因素、产程异常及胎方位异常等;足月儿、正常体重儿的窒息发生率均为1.1%,均明显低于早产儿、过期产儿、低体重儿及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与巨大儿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体重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孕妇孕晚期、产前、产时监护,提高保胎成功率,避免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出生,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产期高危因素及其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宫内窘迫患儿150例,以出现新生儿窒息患儿62例设为观察组,以未出现新生儿窒息患儿7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胎膜早破、胎盘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孕期贫血、羊水污染、胎心率异常、脐带异常、胎动消失、剖宫产及产程过长发生率等。结果两组组患儿胎膜早破、胎盘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及孕期贫血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羊水污染及胎动消失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胎心率异常及胎动消失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剖宫产及产程过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污染、胎动消失、剖宫产及产程过长等均是宫内窘迫胎儿出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高危因素;临床医师应当给予完善产前指导,严密产程监护及围产期护理干预,注意高危妊娠处理,从而有效降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3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淳  马德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25-2826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因素。方法:对该院1997年8月~2005年2月间38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相关因素,阴道助产易发生新生儿窒息,脐带因素和产程异常亦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重要因素,早产、巨大儿、产科合并症等均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结论:要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必须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1 226例新生儿根据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新生儿窒息组(观察组)与无窒息组(对照组),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相关因素之间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 结果 1 226例新生儿中诊断为新生儿窒息者202例,发生率为16.48%;202例新生儿窒息在性别分布男性占54.6%,女性45.4%,以轻度窒息较为常见(83.2%),足月儿(79.7%)、正常体重儿(82.2%)、经阴道分娩(73.3%)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脐带因素胎盘因素、产程异常及妊娠合并症常见;两组新生儿在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产程异常、羊水污染、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前置胎盘(OR=1.588)、胎儿宫内窘迫(OR=2.367)、胎位异常(OR=3.014)、产程异常(OR=3.533)、羊水污染(OR=1.546)、分娩方式(OR=0.662)均为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产程异常、羊水污染均为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406例产科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钟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094-209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06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与分娩方式及胎儿窘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胎位及产程异常、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等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结论: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做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并加强产时监护,避免滞产,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寻找出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分娩方式与产程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与产程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对141例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以及产程、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臀位助产、臀位牵引、胎头吸引术、剖宫产术的新生儿窒息率经统计学处理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率(P<0.01);②滞产、第二产程延长者新生儿窒息率经统计学处理明显高于正常产程与第二产程正常的新生儿窒息率(P<0.01).结论 对胎位不正、滞产、第二产程延长者,产时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在重庆巿綦江区人民医院分娩的11 5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产妇8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产妇10 7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史、分娩方式、胎膜早破、胎盘异常、24 h尿蛋白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贫血、羊水异常、出生体重、婴儿性别、胎心率异常、脐带异常、产程过长等发生情况,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围生期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为高龄、孕周30周、有分娩史、胎膜早破、胎盘异常、24 h尿蛋白量≥3 g/24 h、妊娠期合并症、羊水异常、出生低体质量儿、胎心率异常、脐带异常、剖宫产、产钳助产、产程延长(P0.05)。结论完善产前指导,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对围生期高危因素的监护及处理,可有效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