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慢性肾病患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峰值摄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测定以峰值摄氧量百分数表示的无氧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AT)强度,为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康复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70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运动组(n=35)。运动组以50%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_(2peak))踏功率自行车,每次30min,每周3次,共12周。12周训练前后,所有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测定受试者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同时利用简化V-slope法判定每位患者无氧阈值。结果:训练前两组VO_(2peak)、AT以及AT占VO_(2peak)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VO_(2peak)、AT以及AT占VO_(2peak)百分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CKD患者VO_(2peak)、AT有改善作用。CKD患者以%VO_(2peak)表示的AT值(73.50±1.31%VO_(2peak))高于未经训练的健康人群(50%—60%VO_(2peak))。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这种影响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40例IGT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0.75 g/d口服,安慰剂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口服,用超声测量并计算服药前和服药6个月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并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hs-CRP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安慰剂组下降更显著(P< 0.05).结论:对于IGT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二甲双胍可以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葛根降低D-gal诱导大鼠血糖和改善糖耐量减退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葛根、二甲双胍及水飞蓟宾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耐量减退(IGT)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mg/kg,每天1次,连续56d,诱导胰岛素抵抗(IR)的IGT大鼠模型;观察口服葛根、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对病鼠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含量的效应.结果:二甲双胍组和水飞蓟宾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均未见明显影响,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而葛根组与模型组的空腹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0.05).OGTT后2h血糖,模型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说明D-半乳糖致大鼠IGT模型成立.葛根组、二甲双胍组和水飞蓟宾组均能抑制OGTT后2h血糖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各药均能改善D-半乳糖致IR模型大鼠的IGT.结论:D-半乳糖可诱导以IGT为表现的IR,葛根与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均能改善D-半乳糖诱导IR大鼠的糖耐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评估脊髓损伤患者心肺运动功能,探讨有氧运动对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本科34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 C级和D级),另取23例正常对照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测试。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n=17)和有氧运动组(n=17),有氧运动组接受有氧运动训练4周。评估训练前后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和脊髓功能性独立评分(SCIM)。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AT)、峰值能量代谢当量(MET_(peak))、峰值氧脉搏(VO_2/HR_(peak))、峰值呼吸交换率(RER_(peak))、峰值分钟通气量(VE_(peak))、峰值功率(WR_(peak))、峰值收缩压(SBP_(peak))较对照组降低(t2.714,P0.05)。有氧运动组4周训练后VO_(2peak)、AT、MET_(peak)、VO_2/HR_(peak)、WR_(peak)较训练前改善(t2.431,P0.05)。常规康复组4周训练后MET_(peak)和WR_(peak)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3.282,P0.01)。两组患者训练4周后ASIA运动评分和SCIM评分较前明显改善(t2.985,P0.01)。结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下降,给予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肺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5.
糖耐量受损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及二甲双胍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耐量受损(IGT)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IGT者二甲双胍干预后CRP水平变化。方法:收集糖耐量正常(NGT)30例,IGT 60例,并对60例IGT进行12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前后检测CRP、血糖、血脂。结果:IGT血浆CPR比NGT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12周后CPR、血糖、TG水平下降,HDL-C升高P〈0.05;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IGT时血清CRP已升高,IGT者二甲双胍的治疗使糖代谢改善的同时,血清CRP水平也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IGT患者90例,对其进行为期15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及二甲双胍干预治疗试验。试验前后观察血浆ET、NO、CRP变化情况。结果IGT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15周后,血浆ET、CRP显著下降,NO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3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IGT患者血浆ET、NO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服用二甲双胍(500mg/次、3次/d)和吡格列酮(30mg/次、1次/d)6周后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例,观察组加给利格列汀(5mg/次、1次/d),对照组则加给安慰剂,持续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对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及体质量指数(BM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在血糖控制,体质量减少方面均优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用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IGT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予一般治疗: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等,观察组联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疗程18个月.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各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通过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确定出发展为糖尿病的例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一般治疗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IGT干预治疗后疗效好,更有效延缓IGT进展为糖病.  相似文献   

9.
二甲双胍和文迪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文迪雅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23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饮食运动组、二甲双胍组和文迪雅组,经过12周治疗后观察血脂变化.[结果]完成试验者117例.三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下降(P<0.05),且文迪雅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TG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甲双胍组和文迪雅组HDL-C有显著上升(P<0.05),组间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仅文迪雅组的LDL-C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文迪雅均有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作用,但文迪雅的作用要强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于2型糖尿病大鼠肠道L细胞功能及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的8~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经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予链脲佐菌素(STZ)成模。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二甲双胍、模型组+普食;对照组。分别于成模干预前和干预第6周时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并测血脂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表达量。第6周时处死大鼠,并留取肠道组织标本运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胰高血糖素原(PG)基因,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味觉受体T1R2、T1R3及Gαgust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后二甲双胍组和正常组的随机血糖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甲双胍组下降更明显(P0.05)。干预后二甲双胍组血清总胆固醇(CHOL)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较干预前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正常组、对照组干预后相比,二甲双胍组CHOL明显下降(P0.01),LDL-C及TG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二甲双胍组空腹血清GLP-1的表达量较干预前增加,且比正常组和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负荷后,二甲双胍组血清GLP-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的作用;二甲双胍可能具有通过上调肠道L细胞内PG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肠道L细胞GLP-1的产生,同时影响GLUT-2、味觉受体及其下游的信号因子Gαgust表达,进而间接起到降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严浩 《中国综合临床》2010,27(12):350-352
目的 观察并比较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4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35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组),初始剂量500mg,2次/d,逐渐升至2500mg/d,若还未达到达标标准,则同时给予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持续用药到婴儿出生.110例进行常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组),控制血糖达标后,继续稳定治疗,直到婴儿出生.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观察2组母婴结局及并发症.结果 胰岛素组治疗期间体重增加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2.88±0.们)kg与(0.95±0.30)kg,t=8.31,P<0.05];子痫前期发生率二甲双胍组明显低于胰岛素组(3.8%与10.0%,x2=4.68,P<0.05);巨大儿(14.2%与23.6%,x2=6.28,P<0.05)、低血糖(8.5%与18.2%,x2=7.63,P<0.05)、黄疸症(12.3%与30.9%,x2=13.72,P<0.005)的发生率二甲双胍组明显低于胰岛素组;产后空腹血糖二甲双胍组明显高于胰岛素组[(4.68±0.33)mmol/L与(5.04±0.27)mmol/L,t=3.22,P<0.05].蛋白尿症、引产术、剖腹产、早产儿、2 h血糖、糖耐量检测异常、胎儿畸形及呼吸窘迫等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能降低孕妇的体重增加状况,能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并比较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4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35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组),初始剂量500mg,2次/d,逐渐升至2500mg/d,若还未达到达标标准,则同时给予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持续用药到婴儿出生.110例进行常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组),控制血糖达标后,继续稳定治疗,直到婴儿出生.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观察2组母婴结局及并发症.结果 胰岛素组治疗期间体重增加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2.88±0.们)kg与(0.95±0.30)kg,t=8.31,P<0.05];子痫前期发生率二甲双胍组明显低于胰岛素组(3.8%与10.0%,x2=4.68,P<0.05);巨大儿(14.2%与23.6%,x2=6.28,P<0.05)、低血糖(8.5%与18.2%,x2=7.63,P<0.05)、黄疸症(12.3%与30.9%,x2=13.72,P<0.005)的发生率二甲双胍组明显低于胰岛素组;产后空腹血糖二甲双胍组明显高于胰岛素组[(4.68±0.33)mmol/L与(5.04±0.27)mmol/L,t=3.22,P<0.05].蛋白尿症、引产术、剖腹产、早产儿、2 h血糖、糖耐量检测异常、胎儿畸形及呼吸窘迫等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能降低孕妇的体重增加状况,能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3.
胡伶俐  文重远 《临床荟萃》2013,(12):1333-1336,1339
目的评价比较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Dapagliflozin”、“metformin”为关键词检索pubMed、Web、google、EMbase数据库,筛选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文献行Meta分析,比较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组)与安慰剂联合二甲双胍(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低血糖、尿路感染和生殖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以平均差(MD)、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实验(RCTs)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患者HbA1C方面,迭格列净联组降低HbA1C水平的效果优于安慰剂联合二甲双胍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42,95%CI=-0.50~-0.35,P〈0.01)。在降低体质量方面,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组降低体质量的效果优于安慰剂联合二甲双胍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17,95%CI=-2.50~-1.85,P〈0.01)。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与安慰剂联合二甲双胍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5,95%CI=-0.59~1.86,P〉0.05)。在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组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于安慰剂联合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1,95%CI=1.02~2.54,P〈0.05)。在生殖器感染发生率方面,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组生殖器感染发生率高于安慰剂联合二甲双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42,95%a=1.28~4.60,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体质量,且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但增加了尿路感染和生殖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糖耐量减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0.25 g/次,3次/d;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hs-CRP、TNF-α、IL-6水平。结果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hs-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能够有效降低糖耐量减低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PCOS患者115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45例、联合组32例、对照组38例.二甲双胍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脂代谢指标、性激素指标及稳态评估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3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其中二甲双胍组的月经异常、多毛及单相基础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联合组的性激素指标、血脂代谢指标及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二甲双胍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睾酮(T)及HOMA-IR改善程度最优(P<0.05或P<0.01),联合组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及游离睾酮指数(FAI)改善程度最优(P<0.05或P<0.01).结论 二甲双胍单用或与避孕药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6.
花冠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35-136,13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P-COS合并IR患者50例于自然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2天开始服用二甲双胍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雌二醇、雄烯二酮、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浓度、胰岛素(INS)水平以及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各时相INS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LH、LH/FSH比值、睾酮和雄烯二酮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HB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改善IR降低INS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内分泌指标,使PCOS患者异常的血激素相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有氧运动对心率恢复异常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情况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招募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将75例心率恢复异常(试验终止1min时的心率恢复值(HRR1)≤12次/min)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强度为60%—85%目标心率的个体化有氧运动训练,每次40min,每周3次,共12周。所有患者研究结束后再次进行CPET评估心率恢复及运动能力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HRR1、峰值功率(PP)、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康复组的PP、VO2peak、AT与训练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1,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在HRR1方面,康复组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训练后,康复组有16例患者HRR1>12次/min,且PP、VO2peak与HRR1≤12次/min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康复组HRR1的提高值(△HRR1)与运动能力提高水平(△VO2peak、△PP)呈显著相关性(r=0.347,P<0.05;r=0.419,P<0.01)。结论:虽然有氧运动在改善心率恢复方面并不像提高运动能力那样显著,但是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率恢复并与运动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初诊2型精尿病患者48例,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实时跟踪描记右侧肱动脉的运动轨迹.分别于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测晕血管收缩期最大内径(Ds)、舒张期最小内径(Dd)、僵硬度(β)、弹性模最(Ep)、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数项指标,评价二甲双胍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服用二甲双胍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0.001);高密度脂蛋白(HDL)、体质指数(BM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Ds及Dd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Ep,PWVβ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01),AC测值明显增高(P<0.001).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较好地评价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受损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峰值功率的80%)间歇有氧运动组(22例)、中等强度(峰值功率的60%)有氧运动组(21例)、对照组(22例)。高强度运动组以3min训练、1min休息的间歇训练模式进行,每次训练10组,共40min。中等强度运动组每次持续训练40min,两组患者均训练12周,每周3次,所有患者训练前后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结果:训练前3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功率(PP)、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高强度运动组及中等强度运动组PP、ED、VO2peak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等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LVEF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但均与高强度运动组有显著差异(P0.05);AT仅高强度运动组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可以更好地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有氧代谢能力,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二甲双胍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以及二甲双胍联合卡铂是否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有协同作用。方法将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0.01、0.5、1、5、10、20mmol/L)二甲双胍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并应用AO/EB染色和流式细胞仪研究二甲双胍的体外抗肿瘤机制;将1.0mmol/L及5.0mmol/L的二甲双胍与25mg/L、50mg/L的卡铂单一或联合作用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二甲双胍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发现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宫颈癌Hela细胞24h后,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而以不同浓度(0、1、5mmol/L)二甲双胍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Hela细胞处于G0/G1期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联合卡铂对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具有协同作用,且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P0.05)。结论证实二甲双胍对体外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来实现的;二甲双胍与卡铂联合应用能够增强卡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