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延杰  王媛 《医药世界》2010,12(1):84-85
初治肺结核是指初次发现,未经任何抗结核药物治疗,或发现肺结核后虽经不规则、不合理治疗,但疗程不超过1个月的患者。在我国,肺结核发病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在这一时期,患者心理表现较为复杂,往往影响疾病的治疗,而有效合理的治疗,其治愈率可达95%,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遵从医嘱,服从管理,争取一次彻底治愈,因此初次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问卷,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者作为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性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服药种次、病程、肺结核知识认知程度、并发症、医疗费支付方式、医患关系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依从性佳53.0%,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8个因素影响依从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结核知识认知程度差、年龄大、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服药种类、次数多)、经济收入低是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依从性取决于诸多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和减少用药种类、强调老年患者简单化个体化给药并加强家庭支持与监督、结合经济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等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以便施予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本院治疗肺结核失败116例患者的原因,并对其采用家庭访视,查阅病历,服药登记表及登记卡随访记录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116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不规范服药50例(43.1%);合并糖尿病25例(21.55%);耐药菌感染21例(18.1%);药物反应不能服药11例(9.48%);去向不明7例(6.05);拒绝治疗2例(1.72%)。结论加强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宣传力度,做好心理护理,建立“引导一合作型”的良好护患关系,积极治疗糖尿病,提高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采用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和家庭监督等双重护理管理模式,从而达到控制肺结核的目的,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田丽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428-242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结合药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的对照组两组,4个疗程后评价症状改善情况,6个月后评定疗效、治疗依从性、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4个疗程后所有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个月抗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8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在医护人员监督下均能按医嘱服药,而对照组能按医嘱用药者仅为11例,复发为1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方式管理结合中西医初治涂阳肺结核疗效佳、复发率低,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措施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2011年至2012年间治疗的285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44和对照组1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及家属一系列综合的健康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结果干预组的遵医嘱服药、定期按时复查、坚持能服药、治疗有信心、自我防护、健康行为方式、合理善食、良好的心态8个方面分别为141、138、140、135、142、143、139、96例,对照组分别为129、116、123、65、108、111、98、18例。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结论通过对肺结核病患者及家属进行一系列综合的健康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认知及行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烨 《上海医药》2012,(22):48-50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方式。方法:对Ifl前居住于老西门社区和小东门社区的所有肺结核患者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社区肺结核患者全程治疗依从性为93.4%。用药时间长、药物副作用大、经济负担重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但电话是普遍接受的随访督导方式。结论:专业防病人员在对肺结核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应加强督导,努力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服药依从性不佳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而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结局。本文就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肺结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改善肺结核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临床护理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现代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制定调查表,观察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24h动态血压降低情况、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等情况。结果现代中医临床护理6个月,干预组较对照组24小时动态血压明显降低(P<0.05),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代中医临床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多方面的治疗和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肺结核疾病的传播。方法通过严格的消毒隔离,实施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咯血护理、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面对每一位患者。结果消除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加了结核病治疗、预防知识,促进了治疗信心,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及时了解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反应、生理特点、病程状况实施针对性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评估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摆脱焦虑、恐惧、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能够积极面对现实,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临床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服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经治疗效果良好,其中治愈62例,复发3例,治愈率95.3%。结论通过护理,患者上腹部疼痛缓解或消失;能按医嘱正确服药并会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无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紧张焦虑情绪消失,心理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2.
肺结核治疗周期长,对于部分病情稳定的患者来说,出于经济原因和生活便利的考虑,通常选择家庭治疗.由于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加之部分公众对肺结核患者的疏远和歧视,患者易产生自卑、忧郁、恐惧心理,对病情康复不利,同时也不同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肺结核患者予心理支持,观察心理支持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3.
张庆团  覃善芳  黄忠 《安徽医药》2013,17(4):588-590
目的对影响复治肺结核患者复治之后服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提高患者复治之后服药依从性的措施。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复治肺结核患者110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复治肺结核患者复治之后服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中,复治之后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有76例,占69.09%;复治之后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有34例,占30.91%。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患病病程、缺少肺结核知识、费用类别以及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复治之后服药依从性有关。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纪大、缺少肺结核知识、自费患者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复治肺结核患者复治之后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家属督导配合老年患者的治疗、降低肺结核的治疗和药物的费用,必要时对贫困患者给予经济资助、加强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肺结核以及及时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复治之后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院外治疗的管理干预效果及其对学校结核病疫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所非住院登记治疗的28例学生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与管理干预。结果 28例患者全部得到临床治愈,6~8个月痰菌阴转28例,阴转率100%。结论通过分析中学生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做好非住院肺结核心理指导,重视病人的管理干预等措施,有利于促进学生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好转和痊愈。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种类。肺结核的治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结核活动期为强化治疗阶段,病人需住院治疗1-2个月,以便迅速控制结核菌繁殖,抑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6.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糖尿病控制对结核病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所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肺结核X线表现以大片渗出、干酪病变为主,痰菌阳性率高,合并症多为其临床特点。经过及时诊断治疗47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尽早诊断并及时正规的治疗,血糖的有效控制能加强抗痨药疗效,而抗结核的有效治疗也能使血糖得到控制,糖尿病得到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耐药性产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68例空洞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耐药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本次调研发现,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是导致多重耐药肺结核的因素,其次,治疗方法的不合理同样导致患者感染,因此针对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手段,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个性化的耐药菌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χ^2=4.239,P=0.036〈0.05)。结论导致患者耐多药感染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治疗依从性差及治疗方案的不合理,因此对患者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以及个体化全面治疗,有助于耐多药肺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肺结核治疗成败与全程规律服药密切相关,而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全程规律服药的重要保证。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漏服、间断用药甚至中断化疗,最终导致患者化疗失败、结核菌耐药等不良后果。为了解影响部队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化疗依从性相关因素,笔者对2008年06月—2010年09月住院接受抗结核治疗的135例部队肺结核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5例均为济南战区中心医院转送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男130例,女5例;年龄1870岁,平均25岁。初治112例,复治23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患者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联合用药的不同,分为胰岛素组(DM+INS)30例,联合治疗组(DM+INS+RSG)30例,动态观察血糖、肺结核病灶及痰菌培养的情况.结果 DM+INS+RSG组与DM+INS组治疗前FPG、PPG、HbA1c、TC、TG、HDL-C、LDL-C和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INS+RSG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PG、PPG、HbA1c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P<0.01);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一般组肺结核疗效高于血糖控制差组(P<0.05),DM+INS+RSG组疗效高于DM+INS组.结论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对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率、1个月痊愈率及完全依从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无效率、2个月痊愈率及不能依从患者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和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