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周内功腹部推拿配合对抗阻力运动治疗闭合性颈髓损伤致瘫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之间42名闭合性颈髓损伤致瘫的患者,分单纯对抗阻力运动治疗和腹部推拿配合对抗阻力运动治疗.2个月后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采用腹部推拿配合对抗阻力运动治疗组优于单纯对抗阻力运动治疗组.结论 运周内功腹部推拿配合对抗阻力运动治疗闭合性颈髓损伤致瘫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前身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暨上海市推拿门诊部,创建于1958年,被誉为"中国现代推拿摇篮"。1976年,上海市推拿门诊部并入岳阳医院,成立推拿科。攘法流派创始人丁季峰主任医师,一指禅推拿名家王松山、钱福卿、王纪松、王百川,内功推拿名家马万起、马万龙、李锡九,中  相似文献   

3.
武当内气外发功简称“武当内功”.既是通过运内气、发外气治病的功夫,又是研究掌握气功推拿的主要功夫,还是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还原功夫。本功源于龙门秘宗内功.现简介其功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志华教授腹部推拿原理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华教授师承已故内功推拿大师胡秀璋先生,继承和发展了内功推拿特别是腹部推拿。临床应用刚柔并济,攻补兼施,可达调和阴阳之功。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总结如下。1腹部与脏腑的关系吾师认为,五脏六腑就其所居处的位置而言,脾、肝、肾及胆、胃、小肠、膀胱、大肠、三焦均居于腹中,而位于胸中的心、肺两脏及腹中的小肠、大肠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经云:“有诸内,必行诸外”,因此,脏腑发生病变必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于腹部。肠位于腹部中央,脐窝又名神阙,内与脏腑一气相通,在人体占有重要位置,脏腑有病,亦可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表…  相似文献   

5.
推拿手法是推拿临床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合理化运用直接影响着推拿的临床疗效.手法的规范化研究与临床运用决定了推拿学科的生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拿手法的规范化研究与运用及手法生物学效应的规范化研究,是推拿手法临床规范化运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社会的发展导出时代呼唤推拿疗法,并简要回顾了推拿的起源和历史,认为经络理论能够指导推拿循经诊断,更能够指导推拿循经取穴治疗,并进一步指出运用经络理论指导推拿临床实践能够大大地提高推拿疗效.由此说明用经络指导推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生对《推拿练功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专业建设中加强教学内容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学期快结束时向全部上课学生发问卷调查表,要求不记名限时自由填写,当场收回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7份。结果:在没有进行总复习的前提下,通过课堂教学及平时练习,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且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较高,但他们对少林内功中提及的裆势和锻炼功势内容熟悉程度不及易筋经。结论:《推拿练功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进一步精炼教学内容,可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临床推拿实践应用方法,明确最佳推拿疗效的应用价值,促进临床推拿实践发展.方法应用临床偱证医学理论指导,临床推拿实践.结果2011年至2012年对6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分期辩证分型确定治疗方法治愈39例,显效19例,无效2例.结论推广偱证医学的应用,按偱证医学步骤建立现有推拿学科特色方法,进行推拿实践,提高推拿临床医疗质量,注重病人现状改善,最终才能达到提高推拿临床疗效和医疗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9.
《推拿手法学》实践技能考核方法的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特色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和保健康复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掌握推拿基本手法,是保证推拿疗法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因此,自古以来,历代推拿传授者都非常重视对推拿手法的考核.  相似文献   

10.
董桦  王金贵 《中国医药导报》2013,(33):120-121,125
津沽推拿是天津地区新兴的推拿创新流派,但其理论基础却源自推拿名家胡秀璋、李墨林及骨科名家叶希贤,再结合王金贵教授的推拿创新理论.本文旨在通过对津沽推拿源流的探讨,分析论述津沽推拿的特色及其两个重要研究方向——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与推拿治疗功能性内科疾病,以便进一步丰富津沽推拿的学术内涵,扩大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探“须臾”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整理研究方法,从古汉语训诂、翻译学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归纳、总结《伤寒论》中表示时间的专有词汇"须臾"在历史上各时期出现的不同的含义,对其使用规律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伤寒论》、深入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提供帮助,希望能对研究《伤寒论》中其它的虚词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轻则头位性眩晕,伴头痛、耳鸣、视物不清,重则猝倒昏厥,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针灸配合药物导入理疗的综合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创立的六经辨证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掌握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掌握临床辨证论治的技巧是我们学习《伤寒论》的主要目的.笔者从方证相应、同中求异、治病求本、表里缓急等四个方面解析《伤寒论》中的辨证思想,探讨张仲景的治病方法和原则,使经方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所载方剂被尊为"经方"。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制的方剂,皆用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可靠。其中,很多方剂名称相同而仅有大小之分,文章试从病机、主证、治法、方药、用量等方面阐述《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大、小"之别,并阐明张仲景此为的深意,深入体会张仲景辨证论治和组方用药思想,旨在提高临床思辨能力,开拓治疗思路,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汉方医学是在中医学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文化地理环境等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汉方医学史上,主要有3大流派,即后世派、古方派和折衷派.其古方派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古方派诸医家又竞相发挥,各有主张,如后藤艮山的"一气滞留说",吉益东洞的"万病一毒说",吉益南涯的"气血水说"等,对<伤寒论>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而与后世派成鼎足之势.  相似文献   

16.
胃家实辨析     
针对阳明病篇争议颇多的“胃家实”进行了考辨、分析,认为“胃家实”实指肠腑燥屎结滞成实。并分别从《伤寒论》中“胃”、“实”字的具体含义、条文编排的特点、文义的内在统一性及阳性腑实证汗出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对阳明病篇、阳明病提纲证发表了看法。指出阳明腑实证是阳明病的正局,故以“胃家实”为提纲,突出重点,提纲挈领。白虎汤证虽亦属阳明病范畴,但决非胃家实。其余都是阳明病兼、变证。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人体系统"的系统特性、系统环境以及疾病产生和治疗的一般模式。认为要对"人体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要划分出合理的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子系统",并对子系统作了尝试性的划分。认为《伤寒论》是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进而调整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因此以《伤寒论》作为系统论研究中医的切入点甚为恰当。从《伤寒论》入手,逐次深入,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功能到结构、从定性到定量、从模糊到精确,使中医理论更为完善,为中医药的临床和科研提供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口苦病机相关论述,以冀为口苦的中医研究和治疗开拓思路。[方法]运用分析、对比、总结等方法,系统回顾《黄帝内经》《伤寒论》《素问玄机原病式》《景岳全书》等医著中口苦病机相关论述,分析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总结出口苦病机,并附验案一则。[结果]《黄帝内经》《伤寒论》《景岳全书》中认为的口苦病机都与肝胆邪溢有关,只是在病因角度有所不同,《内经》偏向于情志失畅而《伤寒论》偏向于外邪侵袭,《景岳全书》则强调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等阴血虚证影响肝胆气机,导致“肝胆邪溢”而口苦。《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心热则口苦”的说法虽然影响广泛,但其论证过程似有瑕疵。所举医案中张光霁教授亦用清利肝胆法治疗口苦,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针对口苦病机,历代医家虽然众说纷纭,但口苦病位在肝胆、病机关键为“肝胆邪溢”是其大体共识,疏肝利胆法应当贯穿治疗口苦症的始终。整理、分析、总结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口苦病机相关论述,可为口苦的中医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在中医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血瘀证的症状及诊断有详细论述,为后世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以现代中医诊断学的思路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涉及血瘀证的信息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与分析仲景血瘀证的诊断特点,并将2书中出现的诊断依据与血瘀证现代诊断标准相对比,为全面了解仲景血瘀证的诊断特点提供思路。对研究从汉代至今血瘀证诊断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中蕴含丰富的脉证合参思想,对条文中的"脉促",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有:(1)数时一止,止无定数;(2)脉来急促或短促有力;(3)指数脉;(4)指寸脉浮,关以下沉。通过对相关条文进行分析归纳,参考诸家所言,结合临床实际,认为条文中的"脉促"是现代常见脉象中实脉之脉力,数脉之速率,浮脉之脉位,且无歇止的一种综合脉象,同后世脉学专著中的促脉虽名同而实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