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 pneumonia,PJP)在非艾滋病(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显著升高.PJP在血液系统肿瘤及器官移植术后等人群中的危险因素及诊治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在实体肿瘤中的研究有所欠缺.而肺癌为全球发...  相似文献   

2.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6):466-466
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承办的"2007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定于2007年11月9日~11日在美丽的花城广州召开。经报中华医学会批准,参加会议者可获得国家一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会议交流的论文颁发中华医学会论文证书。1.征文内容:(1)各种器官、组织、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与移植有关的器官切取、保存、运输及分配问题; (3)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肿瘤复发、血管、胆管等并发症的防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肿瘤是局部疾病还是全身性疾病?通常认为肿瘤是基因病,是个别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所致,是少数细胞病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肿瘤又是全身性疾病,因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密切关系,压制免疫系统会促进肿瘤的发生.如器官移植为了防止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的发生,通常使用免疫抑制剂.一个澳大利亚的研究小组对肾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了长达24年的随访研究,72%的患者至少患上了一种肿瘤[1].因此,肿瘤的防治必须关注机体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4.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是一种潜在致命的肿瘤相关性临床急症,多见于血液系统肿瘤.目前器官移植后淋巴增殖病(PTLD)发生TLS仅有国外1例报道~([1]).2008年我中心收治肾移植后PTLD 1例,治疗中发生TLS.移植肾功能不全合并TLS的治疗尚无文献可参考.我们应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有效控制TLS进展,现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神经鞘氨醇类似物FTY720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和归巢而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可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FTY720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生长停滞和凋亡、抑制肿瘤转移而发挥抗肿瘤潜力.  相似文献   

6.
针吸细胞学检查(FNAB)是诊断细胞学的一个分支,为肿瘤的一种特殊诊断手段.在本世纪30年代已报告使用针吸方法诊断淋巴瘤.以后几十年内针吸细胞已由单纯诊断发展到对于肿瘤细胞免疫特性研究及肿瘤免疫治疗中监测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同时对于器官移植术后病情变化的监测国内也有报道.目前,国内多采用注射器配以不同长度和不同内径的细针头做吸取细胞学检查,特别对于体表肿物的诊断.由于此法简便、快速,且可不用麻醉,所以,已经普及到一般门诊.包括口腔科、妇科.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是重要的生物学信息分子,在调节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等生物学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白细胞介素-35(IL-35)是白细胞介素-12(IL-12)家族细胞因子,其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抗炎、免疫抑制功能.目前研究表明,IL-35在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与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就IL-35与肿瘤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Kaposi肉瘤(KS)是一种发生于脉管组织的肿瘤,非洲及欧洲部分地区多见,AIDS患者、器官移植或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易并发此病.病变多见于四肢皮肤,亦可累及内脏.发生于内脏、不伴有皮肤病变的KS少见,占流行性KS的5%[1],脾脏KS的报告不多,常为KS多脏器侵犯的一部分.本文报告1例脾脏KS,并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9.
《肿瘤》2001,21(1):78
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和泌尿外科专家谢 桐教授于2000年10月27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7岁。   谢 桐教授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泌尿外科的学科带头人。196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成为泌尿科介入治疗的先驱。他在国际上首先进行电刺激膀胱的动物实验。他和其学生发现了乳糜尿的发病机制,并首创用喜树碱灌洗膀胱防治膀胱肿瘤的复发,他与有关单位共同研制的小型人工肾机器和国产空心纤维透析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他开始了主持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并处于全国先进水平。1985年把环孢素用于肾移植病人,使肾移植水平提高了一大步。   由于他对泌尿外科、肾移植、血液透析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曾评为各级劳动模范乃至全国先进工作者。多次评为局优秀党员,他曾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泌尿外科副主任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透析移植研究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国际泌尿外科学会委员,并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肿瘤杂志等副主编及编委工作,他主编了国内第一本透析疗法的专著《透析疗法》,并先后主编了《前列腺外科》、《泌尿外科手术图解》、《肾移植》等专著。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并能无限增殖分裂的慢周期细胞,其相关研究在生物发育、基因治疗、药物筛选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生理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恶性肿瘤进行性生长、复发和转移等与干细胞诸多基本特性极其相似,因此,干细胞与肿瘤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1.
肿瘤营养不良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根据肿瘤产生部位不同其发生率在40%~80%,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至关重要.肿瘤营养不良与肿瘤自身高代谢、肿瘤相关厌食症以及肿瘤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目前肿瘤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并没有完全消除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人体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机制维持人体健康,健康的...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器官移植?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是将人的健康器官移植到同一脏器功能受损的患者体内(受体)使之迅速恢复功能的手术,目的是代偿受体相应器官因致命性疾病而丧失的功能。广义的器官移植包括器官移植、细胞移植和组织移植,本文所提及的器官移植不包括后两者。按照移植物来源不同,器官移植包括以下四类:自体移植,指移植物取自受者自身,例如自体血管、毛发、皮肤等的移植;同系移植,指移植物取自遗传基因与受者完全相同或基本相似的供者,例如大面积的皮肤移植;  相似文献   

13.
胸苷磷酸化酶是一种血管生长因子,与肿瘤血管生长密切相关.近年来,在促进肿瘤生长、预测肿瘤患者生存期及化疗效果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胸苷磷酸化酶通过增加肿瘤基质中的微血管密度,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患者的肿瘤切除标本中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程度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反相关.希罗达的广泛使用证实胸苷磷酸化酶能增加5-氟脲嘧啶类化疗药物的抗肿瘤疗效.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夏穗生,男,1924年生,浙江省余姚市人,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历任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外科主任、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现任同济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名誉所长、腹部外科器官移植外...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器官移植研究工作的联合和协作,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水平,经省科委同意,依托中山医科大学成立“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在发挥中山医科大学现有器官移植研究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组织广东地区器官移植研究有关方面专家,进一步开展器官移植相关技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培养高水平的器官移植技术人才,共同推进我省器官移植研究的发展。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成立@冯世容  相似文献   

16.
免疫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免疫基因治疗已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感染性疾病等的实验治疗,其临床试用方案绝大多数是肿瘤的基因治疗,多集中于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的研究。此外,有关MHC、共刺激分子、抗体、抗原的免疫基因治疗也是该领域研究的某些热点。这些不同途径的免疫基因治疗原理各有特色,治疗效果各有不同,将它们综合地加以考虑而进行联合应用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从免疫学的角度综述了免疫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端粒酶抑制剂对动物在体肿瘤的治疗作用及端粒酶抑制剂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价值。方法 将SGC 790 1胃癌细胞接种BALB/c小鼠 ,采用端粒酶抑制剂AZT联合放射治疗小鼠胃癌 ,观察其对肿瘤体积和肿瘤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未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增加了 3.3倍 ,而AZT、放疗及AZT联合放疗组肿瘤体积分别缩小了 2 3.7%、4 8.8%及 86 .9%。肿瘤端粒酶活性检测 ,未治疗组、AZT、放疗及AZT联合放疗组的相对端粒酶活性分别为 10 0 ,5 2 .6 ,2 3.3及 10 .4。结论 AZT、放疗均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并降低端粒酶活性 ,且AZT能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熊娟  李光明 《陕西肿瘤医学》2013,(11):2622-2625
近年来,生物钟基因及昼夜节律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内的热点.生物钟基因普遍存在于生物界,是生物昼夜节律运转的分子基础.其表达紊乱会增加肿瘤的发病率,通过对肿瘤时间节律性及时间生物学的研究,对指导肿瘤的治疗、预后及转归开辟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就生物钟基因及肿瘤的时辰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在60年代,人们已经注意到与先天性免疫缺陷有关恶性肿癌的发病率很高。此后的10年中,人们在接受异体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发现该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肿瘤重新频繁出现。最近研究证实,HIV感染和接受某些骨髓移植的病人更易患淋巴肿瘤。目前人们已弄清楚,由免疫缺陷(无论是先天性的、医源性的,还是获得性的)所导致发展而成的淋巴肿瘤均有一个独特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它在病因和临床表现上都与有正常免疫力病人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截然不同,此类肿瘤中的大多数均与EBV  相似文献   

20.
癌胚抗原(CEA)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肿瘤标志,在多种肿瘤中CEA表达明显增加,对疾病的诊断、预后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构建了含组织特异性的CEA启动子控制HSV-TK自杀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诱导组织专一性杀伤.探讨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