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高分子踝足矫形器矫治脑瘫踝足畸形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自制高分子踝足矫形器(ankle—foot orthrosis,AFO)配合脑瘫(cerebral palsy,CP)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64例有踝足畸形的痉挛型CP患儿(双足畸形52例,单足畸形12例,共116足)经矫形外科会诊后,在进行运动疗法等治疗的同时采用自制高分子AFO进行矫治,并随访畸形矫正效果。结果 穿戴AFO3~14月后,共有98足畸形得到矫正,优良率84.5%。结论 自制高分子AFO为CP康复治疗的有效配合手段,具有重量轻、弹性好、穿戴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踝足矫形器矫治脑瘫患儿尖足初步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踝足矫形器配戴前后的尖足改善情况进行量化评定。方法对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48足)配戴矫形器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8只尖足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显效25%,好转64.6%,无变化10.4%,与配戴踝足矫形器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尖足改善的同时,患儿的站立和步行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结论踝足矫形器在纠正脑瘫患儿尖足、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行设计制作的小儿踝部矫形鞋托,经多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一、制作:用0.5mm厚白铁皮依图1剪裁折制即成。成品见图2~3。二、用法:将鞋托置于踝关节后方,前方裸露部和足与托之间着力部加衬垫,扣上扣件或用绑带适度缠绕包扎即可(足趾需外露,见图4)...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失败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89例111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首次手术后畸形复发(66例87足)或继发外翻(23例24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失败原因包括单纯软组织松解手术34足,转移肌肉发育差9足,肌力平衡手术中解剖定位错误、转移肌腱附丽点选择不当51足,术后石膏松脱致附丽点脱落17足。结论:在彻底软组织松解、纠正畸形的同时,肌腱转移应选择改良良好的肌肉、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肌力平衡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 对经过手法按摩、系列石膏固定治疗后残余畸形及0.5岁以上患儿未经上述方法治疗者予3、4次手法按摩、系列石膏固定(1次/3~4周)治疗后施行肌力平衡术或松解术+肌力平衡术或松解术+骰骨楔形切除术+肌力平衡术。共治疗41例50足,4~6个月15例(18足),6个月~5岁5个月26例(32足)。结果 32例(41足)获得平均3.5年随访。优22例29足,良8例10足,可2例2足,总优良率93.8%。结论 肌力平衡术适用于动力性跖内收型马蹄内翻足及轻、中型病例,重型病例需配合Turco松解术和(或)骰骨楔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介绍Mckay手术加隐动脉皮瓣治疗小儿严重外伤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应用情况,本组按Mckay原则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同时采用带血管蒂岛状隐动脉皮瓣,交腿移植修复踝跟部皮肤缺损创面,共治疗5例。术后随访,踝跟部外观满意,无片状疲痕或溃疡,踝关节背伸10~20,跖屈15~25,内、外踝连线与足底纵轴线夹角为80~90。评分优4例,良1例。该术式对矫正小儿严重外伤性马蹄内翻足踝部畸形,恢复其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报告并评价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远期疗效。1957~1994年采用早期矫正畸形建立肌力平衡手术治疗3个月~12岁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088例1521足。采用自行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6~36年(平均11年6个月)、随访时年龄13~40岁的128例188足(其中年龄在18岁以上52例74足)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总优良率89.4%,骨骼完全成熟患儿的优良率89.2%。手术疗效与足踝部主要肌肉功能、术前足畸形程度和手术时年龄均有明显关系(P<0.05)。手术操作不当也可影响手术疗效。早期矫正畸形并建立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能取得外观及功能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神经电图以及体感觉诱发电位测定外周向中枢传导的异常并寻找神经病变的位点,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神经电生理异常与马蹄足畸形的关系。方法应用Nicolet公司VikingⅣ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手术前的CCF婴幼)L(2000年10月~2003年12月)48例(63个病足)和对照组(9个正常足)进行检测。检测包括下肢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及H反射。体感觉诱发电位分别于胭窝、腰4、颈7以及头部左右中央进行记录。结果63足中神经电生理异常的有48足(76.2%)。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显示39个病足(61.9%)存在异常,其中腰.以下异常24足,神经电图检测显示34个病足结果异常(54.0%),H反射异常20足(31.7%)。三度畸形22足全部存在神经电生理异常,二度畸形39足中26足存在异常。结论76.2%先天性马蹄足患儿存在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神经电生理异常,此异常多存在于脊髓腰4以下节段。通过体感觉诱发电位和神经电图检测显示,神经电生理异常与CCF畸形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足跖侧松解和跗骨V形截骨治疗儿童高弓足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软组织和骨性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高弓足畸形的方法 ,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因神经肌肉性疾病所致的高弓足 /高弓内翻足畸形 15例 19足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遗留高弓足畸形 1例 1足 ,采取足跖侧软组织松解和足跗骨V形截骨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法 ,术后用小腿管型石膏固定 6周。主要从足外形的改善、足负重及行走功能和X线测量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平均获得随访 3年 6个月。跗骨截骨均于术后 6~ 8周愈合。术后 10周开始负重和行走。除 3例高弓足畸形复发并后足内翻加重 ,17足外形、足负重及行走功能均明显改善 ,X线测量Meary角由术前平均 2 5°减少至 5°以下。本组优者 8足、良者 9足、差者 3足 ,优良率为 85 .0 %。结论 足跖侧软组织松解和足跗骨V形截骨联合手术是治疗儿童高弓足 /高弓内翻足畸形确实有效的方法 ,对大于 6岁儿童足的生长发育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但是 ,对进行性神经肌肉性病变所致的高弓足 /高弓内翻足畸形 ,则术后容易复发或畸形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Ponseti技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初步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采用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62例(98足),其中男49例(81足),女13例(17足);年龄15d至16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按Pirani标准评价疗效和随访(0~0.5为正常,≥1.0为畸形复发)。56例(90足)外观畸形纠正,皮下触及跟腱连续有力,踝关节可背屈达10°~20°,跟骨无内翻,高弓消失,无“摇椅足”发生,优良率92%(90/98);6例年龄9个月以上患儿(8足)因不按要求佩戴支具畸形部分复发,复发率8%(8/98)。结论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脑瘫儿童足畸形抑制性石膏的治疗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210016)梁兵近年来,我们采用抑制性石膏治疗脑瘫并各类足畸形患儿4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8个月~13岁,全部病儿均获6个月~2年随访。46例X片未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绘制正常儿童踝-足角曲线图,并探讨曲线图的临床意义.方法 调查对象为2005年10月至2009年11月南通瑞慈儿童医院外科门诊体检的891例正常儿童,年龄6个月至15岁,排除先天性骨骼、肌肉及神经疾病,排除双下肢其他疾病引起的畸形,使用自制测量器械,分别测量双足踝-足角,并按照左右侧记录数据,依数据绘制出正常儿童双侧踝-足角曲线图.结果 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绘制出6个月至15岁正常儿童踝-足角的曲线图.图表显示:正常儿童的踝-足角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年龄越小,踝-足角越小,至15岁前后,踝-足角接近成人的88°左右,不再发生大的变化.结论 本测量结果是一种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大样本的观察得出结论,对门诊就诊过程中发现足内翻和足外翻以及"内八字"和"外八字"的早期干预和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25例(331足),平均年龄159d,(2~630d),其中男146例,女79例。均采取Ponseti方法手法矫正、石膏同定,每7d更换石膏1次,经3~10次(平均6.7次)石膏矫形后患儿内收内翻畸形得到矫正,开始佩戴外展支架每天24h,持续3个月后,改每天12h至患儿3~4岁。结果平均治疗时间8.5周,185例(81.9%)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年,疗效满意率为94.8%。结论早期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满意疗效,疗效与足部畸形程度及患儿治疗依从性有关,与治疗时间早晚无明显相关,外展支架的运用有利于减少马蹄内翻足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调式矫形器治疗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经本院门诊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51例(68足),均采用可调式矫形器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和疗效评定。结果 51例平均随访3年(2.5~3.5年),68足中,优58足(58/68,85.29%),良7足(7/68,10.29%),差3足(3/68,4.41%)。≤3月龄组患儿疗效优良率为97.50%;4~6月龄组疗效优良率为92.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调式矫形器治疗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Turco松解胫前肌外移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urco松解胫前肌外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30例190足,平均随访6年。矫治最大度数:足跖屈畸形40°、前足内收45°、跟内翻30°,双踝联线与足底纵轴线夹角由40~70°恢复至80~90°,踝能背屈15~25°,跖屈15~30°。以Garceau评价标难评定疗效,总优良率94%,复发率6%。步态和鞋底磨损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别。一次性彻底松解同时外移胫前肌,恢复了足的生物力学结构,能使患足恢复良好外形和功能。手术年龄以2个月至1岁为合适,复发与分次治疗、术中松解不够、患儿年龄偏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伊氏外固定器治疗小儿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伊氏外固定器结合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例,神经麻痹性马蹄足2例,马蹄足术后复发2例,外伤后马蹄足1例。年龄4~13岁。经1~4年随访,足外形、足负重力线达到或接近正常足,Kite角改变>50%,无严重并发症。其特点是通过对伊氏外固定器调整,能够三维地延长、压缩、扭转各部件间距,从而矫正畸形足的内翻、内收、下垂及小足畸形。具有缓慢持续的逐渐矫形,不影响生长中足的发育,有延长足的效应,且操作简便。治疗期间可随时下地负重、走路、进行功能锻炼。此法更适应于大年龄儿童或其它手术方法失败的患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的定位诊断问题,为选择针对性的矫形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以来治疗的复发性马蹄内翻足18例26足,按Davidson方法分成三组:A组为单纯性前足内收畸形(8例10足);B组为前足内收并中足旋后复合畸形(蚕豆足畸形,8例13足);C组为后足内翻合并前足内收畸形(2例3足).A组畸形采用胫前肌腱外移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骰骨外侧闭合性楔形截骨术矫形,B组畸形采用中跗骨联合截骨矫形,C组畸形采用跟骨外移截骨+软组织松解+胫前肌腱外移,或加Ilizarov外固定器逐渐矫形.结果 本组18例26足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0个月(18~70个月),其中随访时间超过2年为16例23足.按照国际马蹄内翻足研究会评定标准(ICFSG)评价手术效果,优8例10足,良6例10足,可1例2足,差1例1足.其中评定为可和差的2例3足均为C组病例,虽然其后足内翻合并前足内收畸形获得比较满意的矫正,但距骨滑车畸形引起的胫距、距下关节僵硬并未解决,是导致评分过低的主要因素.结论 儿童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的术前定位诊断与矫形结果有较强的相关性.依照术前定位诊断确定的畸形类型,选择针对性的矫形手术方法,才能实现满意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远期足底压应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肌力平衡手术后远期足底压应力进行测试,旨在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和评价手术疗效。采用自行设计的足底压应力分布测试系统,测试术后6年6个月~28年6个月(平均15年1个月),年龄13~32岁(平均16.9岁)的33例(42足)的足底压应力,并与正常足相比较。结果:临床疗效优良者35足的足底压应力分布接近正常,但部分指标仍有异常。全足着地期延长,足跟离地期缩短(P<0.05),动态第5跖骨头部位和拇趾部位压应力峰值减小(P<0.05,P<0.01),拇趾部位压应力。时间积分减小(P<0.05)。临床疗效可和差者7足的足底压应力分布所有指标均显著异常(P<0.05及P<0.01)。结论:足底压应力分布测试可作为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和评价足部手术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距下完全松解术治疗重度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推荐治疗重度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新的手术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距下完全松解术治疗重度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4例24足。14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2个月,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4岁。10例为双侧足畸形,4例为单足,其中3例为左侧,1例为右侧。术后平均随访3年9个月,最短为13个月,最长为5年。结果:畸形完全纠正为19足占79.1%,畸形复发4足占16.6%,1足并发足外翻畸形占4.1%,1足局部皮肤坏死占4.1%。结论:距下完全松解术,跟骨与距骨之间得到充分旋转复位,而使畸形得到较好的纠正。  相似文献   

20.
Carroll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arroll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可能性因素.方法 采用Carroll手术原理和方法对268例Dimeglio分型Ⅲ、Ⅳ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实施治疗,其中男200例(230足),女68例(78足),单侧228例,双侧40例,共308足;手术年龄为6个月~10岁,平均手术年龄为2.4岁,术后石膏固定6~8周.结果 268例(308足)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4年,平均2.8年.疗效评定根据足术后的外形、步态、足印、踝关节功能、有无疼痛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价.优258例294足,良8例10足,一般2例4足.无舟骨坏死发生.结论 Carroll手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理想方法之一,术前石膏矫正有助于手术矫正畸形,手术疗效与足畸形程度及手术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