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BZY-A低频治疗仪(肌力平衡治疗仪)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腰背肌核心稳定性训练(CST)联合BZY-A低频治疗仪(肌力平衡治疗仪),对照组给予单纯腰背肌核心稳定性训练,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月、3月观察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分值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单用腰背肌CST与腰背肌CST联合BZY-A低频治疗仪(肌力平衡治疗仪)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均有效果,均能降低VAS分值、ODI评分及增高JOA分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促进脊柱的稳定性,能有效地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联合治疗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推拿联合腰腹肌协同训练对腰部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治疗的68例腰部运动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腰腹肌协同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治疗1周、1个月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推拿联合腰腹肌协同训练能显著改善腰部运动损伤患者疼痛症状及活动功能受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表面肌电图分析评价其对椎旁肌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予以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电动牵引床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次/d,5次/周,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JOA评分和表面肌电图评价。结果 (1)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JOA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表面肌电图分析:两组治疗后,患侧腰部竖脊肌、多裂肌的平均振幅和斜率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竖脊肌、多裂肌平均振幅和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且有助于改善椎旁肌肉肌力,促进局部的生物力学平衡,其疗效优于常规牵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种椎管内药物注射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脊柱微创介入组和骶管封闭组各60例,比较两组JOA、VAS及ODI评分和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脊柱微创介入组疗效优于骶管封闭组(P0.05)。两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微创介入组的三项指标浓度均较骶管封闭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椎管内药物注射疗法治疗LDH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其可能的机制与降低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抑制神经根周围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联合呼吸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就诊的66例NLBP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核心肌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的腰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腰椎疾患(JOA)评分以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RDQ)评分,并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4周后,VAS评分、RD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RD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核心肌力训练的基础上开展呼吸训练能显著改善NLBP患者腰部疼痛及功能受限,能提升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李国胜 《颈腰痛杂志》2021,42(6):818-820
目的 观察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k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骶管注射组(对照组)各30例.手法骶管注射组采用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牵引骶管注射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比较三组的JOA、VAS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手法骶管注射组的JOA评分>牵引骶管注射组>对照组(P<0.05),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的直腿抬高角度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六味地黄丸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慢性腰腿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5例LDH术后遗留慢性腰腿疼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脉冲射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评估两组腰腿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VAS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2周、4周VAS评分显著较低,JOA评分显著较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4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各项评分(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脉冲射频治疗LDH术后慢性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腰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采用表面肌电图分析患者腰部肌肉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椎旁痛点治疗,1周2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同时利用表面肌电图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包括平均肌电波幅(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位频率的斜率(MFs)。结果治疗2周后NRS、ODI评分减低,AEMG和MPF增加,MFs绝对值降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ODI、MFs、MPF第1周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周结束后治疗组的NRS、ODI、AEMG及MFs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显著缓解LDH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评分以及腰部肌肉的电生理状况,提高肌肉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训练对骶髂关节功能紊乱所致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08-2017-08,于我院治疗的74例骶髂关节功能紊乱所致LBP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髂骨旋转调整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控制训练,连续治疗3周。比较治疗前、治疗3 d、1周、3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RDQ)以及腰椎功能评分(JOA),并评价治疗3周后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3 d、1周、3周,两组VAS评分、RDQ评分均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3 d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周观察组VAS评分、R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髂骨旋转调整法基础上联合运动控制训练治疗骶髂关节功能紊乱所致LBP,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提升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肖清明  吴昔钧  尹恒  邱峰  李超  张贤 《中国骨伤》2020,33(10):928-932
目的:探讨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推拿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7例退变性腰椎失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其中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手法治疗组(肌筋膜链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40~69(51.76±5.07)岁;病程(3.4±1.6)年。基于中医经络理论手法治疗组(中医经络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2~70(52.48±4.31)岁;病程(3.3±1.7)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1和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腰痛程度,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及改良的Oswe 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腰部肌肉肌张力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改良ODI评分及腰部肌肉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肌筋膜链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JOA评分、改良ODI评分及腰部肌肉肌张力与中医经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肌筋膜链组治疗结束后1和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改良ODI评分及腰部肌肉肌张力较中医经络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围术期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8—2022-02于郑州市骨科医院行侧后路PELD术治疗的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不同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分为系统康复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各27例。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腰背疼痛程度、腰部功能和腰部神经功能;末次随访统计2组患者对康复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前的VAS、ODI、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2组患者的VAS、ODI、JOA评分均较术前逐渐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康复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侧后路PELD术治疗的LDH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XLIF)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D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DS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X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obb角、胸腰后凸角、侧方移位、Nash-Moe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前凸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XLIF可明显缩短DS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VAS、JOA评分、ODI指数及影像学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的中药熏蒸方法对于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骨伤科收治的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时间段的中药熏蒸,观察组给予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的中药熏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和腰椎JOA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继续下降,观察组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继续升高,观察组仍升高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的中药熏蒸应用于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骶管神经阻滞与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联合治疗对腰椎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6-2016-06我院收治的10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单节段退行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8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退变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给予PRP多裂肌注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1周、2周、4周和随访4周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周、2周时观察组VAS评分和OD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时,观察组VAS评分和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多裂肌脂肪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也低于该组治疗前(P<0.05).结论 PRP多裂肌注射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减压手术治疗椎管内占位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椎管内占位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路非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及手术情况。结果术后3天、6个月,两组影像学指标、ODI、JOA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3天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百分比、ODI指数、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减压手术可明显提高椎管内占位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LDH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与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指数、下肢、腰部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36%、76.5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LDH患者疼痛症状与功能障碍,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升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六味地黄丸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 13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NR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JOA下腰功能评分(JOA)改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型胶原C端肽(CTX-I)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水平改变;同时记录治疗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NRS、VAS、ODI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RS、VAS、ODI和JOA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TRACP-5b、TNF-α和CTX-I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IGF-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ckenzie疗法配合重复周围磁刺激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患者腰椎功能及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方法将50例CNL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ckenzie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竖脊肌和多裂肌的伸屈比(FRR)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kenzie疗法配合重复周围磁刺激能够有效减轻CNLBP患者的疼痛感,明显改善腰椎功能缓解肌肉疲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患者行核心稳定性运动(core stabilization exercises,CS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N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及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CSE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腰部ODI指数,比较总腰椎前凸角(TLL)、腰骶角(LSA)、骶骨倾斜角(STA)、骨盆倾斜角(PT)等腰骶结构指标,以及恢复正常活动、腰痛消失时间,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SA、ST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TLL显著高于对照组,P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正常活动、腰痛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能进一步提升常规药物及推拿治疗NLBP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腰部疼痛、腰椎功能以及腰骶部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