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星 《临床肺科杂志》2016,(6):1031-1034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胸腺肽α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CD_3~+、CD_4~+、CD_8~+及CD_4~+/CD_8~+)和体液免疫指标(Ig G、Ig A及Ig M)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D_3~+、CD_4~+、CD_8~+、CD_4~+/CD_8~+及Ig A、Ig G、Ig M水平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CD_3~+、CD_4~+、CD_8~+、CD_4~+、CD_8~+及Ig A、Ig G、Ig M水平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好转10例和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好转11例和无效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可以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胸腺肽,两组患者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特征、生活质量、动脉血气指标,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2.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68,P=0.046)。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aO_2、FEV1、FEV1/FVC均显著升高,Pa CO2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CRP、TNF-α、CD_8~+显著降低,CD_4~+、CD_4~+/CD_8~+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8、CRP、TNF-α、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_4~+、CD_4~+/CD_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能够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消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5年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35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GEMOX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GEMOX化疗方案联合自拟消癌方煎汤内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细胞免疫功能、血液学毒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甲胎蛋白(AFP)下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4级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癌方有助于增强GEMOX化疗方案临床疗效,可减轻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血清炎性因子[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aCO_2、PaO_2、pH值及治疗后PaO_2、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NF-γ、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NF-γ、TNF-α、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及治疗后CD_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G、IgA、IgM水平及治疗后血清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序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个月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7 d、1个月观察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NIHS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NIHS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NIHS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7 d、1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8例,根据随机分组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灶吸收情况,治疗1、3、6个月痰菌转阴率,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1、3、6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病灶吸收及痰菌转阴,改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化相伴治疗联合干扰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住院期间晚期NSCLC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放化相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PEG-INF-α),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T细胞亚群水平,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8.09%,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为6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4~+/CD_8~+、CD_8~+及NK细胞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_3~+、CD_4~+、CD_4~+/CD_8~+、CD_8~+、NK百分比:观察组(60.12±7.27,36.67±4.78,25.64±5.06,1.41±0.49,19.97±9.79)%;对照组(56.71±6.83,31.47±4.28,30.02±4.86,1.13±0.33,18.47±9.75)%,CD_3~+、CD_4~+、CD_4~+/CD_8~+百分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化相伴联合干扰素治疗NSCLC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儿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HFMD并发心肌炎患儿6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上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肌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炎性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细胞免疫指标(包括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2)治疗前两组患儿AST、L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ST、LDH、CK、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儿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儿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两组患儿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儿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可有效提高小儿HFMD并发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心肌损伤、炎性反应并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分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喘息消失、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比值、NK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比值、NK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炎性因子、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免疫功能指标(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比值),并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007,P=0.04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EF、F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EF、FVC、FEV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05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健康人群108例作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表达;ELISA检测血清浓度;RT-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阻肺患者FEV_1、FEV_1/FVC水平,IL-10、TGF-β浓度,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CD_4~+Treg、CD_4~+CD_(25)~+Treg的表达和CD_4~+CD_(25)~+Treg所占CD_4~+Treg比例显著降低(P0.01);Foxp3 mRNA和蛋白与肺功能指标FEV_1(%)和FEV_1/FVC(%)以及蛋白与血清细胞因子IL-4、IL-10、IFN-α、IFN-γ和TGF-β均呈一定的正相关(P0.05)而与FVC(%)和PEF(%)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CD_4~+CD_(25)~+调节性细胞数量减少且血清浓度降低,Foxp3基因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片口服,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片口服联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4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分钟步行距离、伯格呼吸困难量表(Borg)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及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PN)〕水平,观察4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FEV_1%和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FEV_1%和FEV_1/FVC高于对照组、治疗前,C组患者FEV_1%和FEV_1/FVC高于A、B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EV_1%和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和Bo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治疗前,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C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A、B组,Borg评分低于A、B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和Bo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C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A组、B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血清IL-6、CRP及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血清IL-6、CRP、APN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前,C组患者血清IL-6、CRP、APN水平低于A、B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L-6、CRP、APN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4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慢阻肺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每日口服一次辛伐他汀;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指标和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FVC、6MW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IL-8、IL-17、TNF-α、VEG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而SGRQ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辛伐他汀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分布及CD_4~+Th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外周血CD_4~+、CD_3~+、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病人外周血CD_4~+、CD_3~+、CD_4~+/CD_8~+的比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IL-10水平较正常组显著下降,而γ-干扰素(IFN-γ)、IFN-γ/白介素-10(IL-10)比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IFN-γ、IFN-γ/IL-10比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IL-10水平显著升高,而IFN-γ、IFN-γ/IL-10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改善CHF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DC-CIK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NK、CD_3~+CD_4~+、CD_3~+CD_8~+、CD_3~+CD_(56)~+)及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同时对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统计其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稳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22%vs 22.22%、83.33%vs 61.11%),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NK、CD_3~+CD_4~+、CD_3~+CD_8~+、CD_3~+CD_(56)~+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14.63±4.13)vs(8.15±1.42)、(29.57±6.85)vs(25.24±4.14)、(38.96±8.24)vs(20.53±2.74)、(7.31±2.04)vs(1.46±0.83)],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D_3~+CD_4~+T细胞胞内IFN-γ、IL-2、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5.53±2.32)vs(7.74±1.48)、(10.53±2.34)vs(4.75±1.35)、(6.97±1.64)vs(2.64±0.85)],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55.56%、36.11%和72.22%、38.89%、13.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推广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12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6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D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可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他克莫司软膏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联合胸腺肽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他克莫司软膏联合胸腺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ALT复常率、HBeAg和乙肝病毒DNA(HBV D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4%)显著高于对照组(67.8%),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4~+和CD4~+/CD8~+水平均有所升高、CD8~+水平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66.1%)显著高于对照组(42.4%),HBV DNA转阴率(76.3%)显著高于对照组(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显著低于对照组(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胸腺肽进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HBeAg、HBV DNA转阴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加味益气补肾化浊方联合溴吡斯的明与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82例MG病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溴吡斯的明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加味益气补肾化浊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91%与73.68%,P0.05)。治疗后,两组眼睑下垂、语言蹇塞、身体困倦、腰膝酸软、纳减、排便无力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临床分型与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QM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QM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_4~+、CD_4~+/CD_8~+、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FN-γ、TNF-α、CD_4~+、CD_4~+/CD_8~+、AChRAb滴度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加味益气补肾化浊法联名溴吡斯的明可提高MG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和AChRAb滴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舒片治疗后循环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后循环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舒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程度评定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外周血EMPs表达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定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_(31)~+/CD_(42)b~-微粒、CD_(144)~+微粒、CD_(62)E~+微粒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_(31)~+/CD_(42)b~-微粒、CD_(144)~+微粒分数低于对照组,而外周血CD_(62)E~+微粒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出现2例轻微胃部不适。结论天舒片治疗后循环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眩晕程度,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调节EMPs的表达,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在慢阻肺合并真菌感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近期来我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康唑,观察组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氟康唑针+伊曲康唑胶囊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基本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分别为:白假丝酵母菌、曲霉菌、未分类真菌、混合感染,而两组患者之间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出现29例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7例不良反应,两组之间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对于慢阻肺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疗效确切,优于氟康唑,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