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10(1):i002-i003
海扶(HIFU)作为一种概念诞生已有60余年.其含义是“高强度聚焦超声”。1997年,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首次开发出应用海扶技术治疗肿瘤的高科技医疗设备一海扶刀(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相似文献   

2.
由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重庆市发展高新医疗器械暨海扶超声妇科治疗仪新闻发布会”于2003年2月26日下午在重庆市渝州宾馆3号楼海棠厅举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重庆市副市长吴家农、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意龙、副局长夏永鹏、重庆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伍源德、重庆市卫生局副局长周英杰、重庆市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小若、《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第一副主任委员郎景和教授以及重庆妇科界专家等都亲临了此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海扶刀是一个非常出色和令人振奋的设备,具有超鲜的能力,非凡想象力,将来的用途会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4.
杨曼娟 《现代保健》2012,(28):127-128
目的:探讨海扶刀(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的30例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采用微波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微波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低于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组的9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是一种治疗宫颈糜烂较为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优于微波治疗,尤其在中、重度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佳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海扶刀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瘤体平均直径分别为(4.78±0.78)cm和(2.89±0.63)cm,均明显小于治疗前的(6.13±1.03)cm(P<0.05)。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瘤体平均体积分别为(53.30±12.80)cm3和(14.30±8.40)cm3,均明显小于治疗前的(122.10±18.70)cm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瘤体平均直径和瘤体平均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后3个月(P<0.05)。患者术后主要有下腹疼痛、皮肤水疱、阴道流血、臂部疼痛以及血尿等并发症。结论: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将10例巨大肝肿瘤病人在接受海扶刀治疗的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均为男性,年龄大的75岁,小的35岁,体重在49kg~67kg,肿瘤直径在12cm~32cm,中度肝功能不全,6例有不同程度的腹水、黄疸等,有2例心电图改变,ST段下移T波倒置,有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轻度贫血,2例糖尿病人。麻醉10例都是先行硬脊膜外腔穿刺T8—9或T9—10,头向置管3cm~5cm并固定硬外管平卧,开通静脉输液,装上监护机测BP、ECG、SPO2、HR。硬外腔注试量麻药(2%利多卡因)3ml,5分钟后测麻醉平面及证明无全脊麻,可分次首量麻药(1%利多卡因或0.375%布比卡因)至麻醉平面在T4~12,(首量药不定是个体差异大。有些7ml就达治疗平面,因  相似文献   

7.
何梁何利基金2008年度颁奖大会于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57位科技工作者分获不同奖项。其中,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王智彪教授获得医学类“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奖励他在高强度聚焦超声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中专教育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芜湖地区卫生学校实施“中专教育质量工程”,开展“教育质量建设年”活动。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健器具》2005,(10):13-13
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JC型肿瘤治疗系统继经过英国牛津丘吉尔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证明疗效之后,最近获得欧洲方面的CE认证。  相似文献   

10.
王懿辉 《自我保健》2012,(11):48-49
癌症治疗,除了人们所熟知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还有一种无创伤的高科技治疗新技术——海扶刀,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第四大“主力军”。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正是一个从“大创-小创-微创-无创”的发展历程,以海扶刀为代表的无创治疗正在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