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女,7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年.加重半月就诊。既往2型糖尿病史15年,高血压6年。眼科检查:视力:双眼0.3,眼压及前节情况正常,晶状体轻度浑浊.眼底:双视盘界限欠清,视网膜色红润,A:V=1:2,可见动静脉交叉征。后极部黄斑区:左眼散在视网膜前积血,颞上方见白色机化条索;右眼见大量硬性渗出,颞下方见舟状视网膜前积血。诊断为2型糖尿病(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相似文献   

2.
张大爷今年55岁,因双眼视物模糊曾于5年前就诊。矫正视力:右0.5,左0.6,眼底检查可见微血管瘤、小点片出血和硬性渗出。既往有糖尿病病史9年。确诊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Ⅱ期。医生建议其每3个月复诊并按时服药。两年后,张大爷因视力模糊加重第一次复诊,眼底荧光血管遣影诊断为双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Ⅳ期,建议其接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3.
仲杰 《山东医药》2001,41(8):65
患者男 ,17岁 ,因双眼视物不清、视物变形 3天来诊。患者 7天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 0 .1,左眼0 .2 ,两外眼 (- ) ;前房适中 ,房水清 ;瞳孔无散大 ,对光反应存在。晶体及玻璃体无混浊 ;眼底双眼视神经乳头红润 ,边界清 ;网膜血管正常 ,黄斑区水肿 ,周围有反光晕 ,中心反光消失。诊断为中浆病。第二天去济南市二院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符合中浆病。给予地巴唑 10 mg每日 3次 ,肌苷 0 .2 g每日 3次 ,复合维生素 B2 片每日 3次 ,ATP40 mg每日 3次 ,眼生素眼水点眼每日 4次。治疗 1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双眼视力0 .9。两…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2岁。因口干、多饮、多尿12年,视物模糊半个月,于2003年12月5日入院。患者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经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随即间断用消渴丸、二甲双胍、优降糖等治疗,治疗不系统。半月前出现视物模糊,经眼科检查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查体:T36.9℃,P82次/min,R12次/min,Bp140/80mmHg,心肺听诊正常,双下肢无浮肿,足背动脉搏动好。眼底检查双眼底均见小血管增生,右眼底颞上方及左眼底鼻上方均见片状出血。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年,加重半月就诊.既往2型糖尿病史15年,高血压6年.眼科检查:视力:双眼0.3,眼压及前节情况正常,晶状体轻度浑浊,眼底:双视盘界限欠清,视网膜色红润,A:V=1:2,可见动静脉交叉征.后极部黄斑区:左眼散在视网膜前积血,颞上方见白色机化条索;右眼见大量硬性渗出,颞下方见舟状视网膜前积血.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7岁,学生,因"双眼突发性视物不清4 d"于2008年1月4日入院.患者于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伴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多次测血压20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眼底检查示"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底动脉硬化Ⅲ级",头颅CT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庞旭 《山东医药》2012,52(42):98
患者女,12岁。自诉无意中发现右眼视物不清近1 a,于2011年5月9日入本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分别为右眼0.1(不能矫正)、左眼1.0。眼压分别为右眼11 mmhg、左眼15 mmhg。双眼前节正常,左眼眼底正常。右眼眼底,以视盘为中心,整个眼底各条血管明显纤曲、扩张、卷曲,未见出血及渗出。  相似文献   

8.
近10余年来,我们发现2例家系三代患遗传性核性白内障患者,现报告如下。例1:先证者,男,14岁。1989年曾因左眼晶体全混浊行晶体囊内摘除术,当时右眼即表现为晶体核不均匀混浊,皮质透明,视力为05,未予手术。1998年因右眼视力下降而再次来院,检查见右眼晶体全部混浊,视力数指/20cm,故行右眼晶体摘除。据调查, 患者一家三代中有8例自幼或20岁左右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其中6例行双眼晶体摘除术,术后配戴高度凸透镜,2例在裂隙灯下检查见双眼晶体核呈不均匀混浊,皮质透明,散瞳孔后视力较前提高2行。例2…  相似文献   

9.
例1:男,20岁。右胫腓骨下段骨折,在X线透视下行手法复位,持续跟骨牵引。术后36小时自述双眼视物不清。查体:视力右02,左03。视盘边界不清,周围有1/4~2视盘直径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渗出斑,伴火焰状出血,动脉细,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经用654-2、地塞米松等治疗1个月,双眼视力12,渗出斑及出血水肿均消失。例2:女,62岁。因左股骨颈骨折行巨孔表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3天出现右眼视物不清。查体:视力右眼数指/30cm,左眼12。右眼颞侧球结膜下出血,视盘边界不清,周围视网膜水肿,有1…  相似文献   

10.
韩旭东  刘力 《山东医药》2009,49(5):39-39
患者男,4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5个月,在当地医院按视网膜血管炎给予扩血管药、维生素C治疗1个月无效,故于2008年10月31日来诊。否认家族遗传史及其他慢性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5,左眼1.0;双眼前节元异常。扩瞳后间接眼底镜检查示左眼无异常;右眼视盘无异常,动脉细,静脉纡曲扩张,黄斑部颞侧见大片环状黄白色渗出,黄斑中心反射看不见。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右眼底黄斑颞侧见毛细血管末端瘤样扩张增强呈梭形改变,颞侧周边见血管瘤样扩张呈串珠状,有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11.
患者29岁。3年前,怀孕2个月时突感右眼前有浅褐色纱幕样暗影,且视物模糊及变形。检查:双眼外观正常,视力右5.0,左5.2。眼底:左眼未见异常;右眼屈光间质透明,视盘大小与颜色正常,边缘清,视网膜动静脉比例正常,黄斑区有明显水肿,伴少量黄白色渗出物,中心凹反光消失,有时隐约可见。即给维生素B_6、肌苷、烟酸和地塞米松口服,维生素B_1、B_(12)肌注。治疗近1个月,病情无改善,且左眼亦出现类似右眼的症状,视力下降至4.8。继续上述治疗,仍无效。正常分娩后,未给任何药物,自觉症状与体征迅速消失。1个月后复查:双眼视力均为5.2,黄斑区水肿消失,中心凹反光存在。3年后左眼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视力下降到4.8,眼底检查见黄斑区明显水肿。即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施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未用任何药物,半个月后症状体征消失,视力恢复正常。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5岁。主因反复口腔溃疡1年,左眼失明2 d 入院。患者于2012年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多位于唇黏膜、舌面、颊黏膜及咽喉壁,7~8 d 可自愈,1~2次/月,伴有右下肢红色皮疹,初为白色小脓疱,后自行消退,皮面留有色素沉着,未予诊治。2013年2月出现左眼视物模糊,伴疼痛、发红、流泪,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后症状缓解。2013年5月14日无诱因再次出现左眼发红、视物模糊,视力渐丧失,无光感入院。右眼无不适。病程中无生殖器溃疡,无关节肿痛,无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下唇黏膜可见数个溃疡,较大者约2 mm×2 mm,表面覆白膜,周围有红晕。右下肢散在皮疹,已结痂。心肺腹无异常体征。脊柱、四肢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9.9×109/L、中性粒细胞0.895、血红蛋白145.5 g/L、血小板391.2×109/L。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ESR,CRP 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均无异常。 RF、AKA、ANA、抗 CCP 抗体、抗 ENA抗体、ANCA 均为阴性。结核抗体:阴性。胸部 X 线片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左眼无光感,右眼视力0.4,矫正视力1.0,双眼眼压正常。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后可见沉着物(KP), Tyndall 征(+),虹膜纹理欠清,色素缺失,可见后粘连,前房絮状渗出,晶体表面色素沉着,玻璃体重度浑浊。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后可见 KP、Tyndall 征(+)。眼底造影示双眼葡萄膜炎(图1)。眼部 B 超示左眼玻璃体浑浊,左眼视网膜脱离(图2)。诊断为白塞病(Beh?et′s disease)、双眼葡萄膜炎、左眼视网膜脱离。予甲泼尼龙500 mg/d×4 d,每周1次,共4个疗程。环磷酰胺600 mg 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泼尼松片30 mg 晨顿服、沙利度胺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对症支持治疗。出院时左眼结膜无充血,视力逐渐改善,已有光感,行眼科检查:左眼手动/眼前,右眼视力无变化,双眼眼压正常。左眼前房渗出已吸收,角膜后可见 KP,晶体表面色素沉着,玻璃体中度混浊。右眼无异常。出院后我科及眼科门诊随访,泼尼松片由30 mg/d 逐渐减量为10 mg/d,环磷酰胺600 mg 静脉滴注,每月1次,连用4个月后停用,加用环孢素维持,继续口服沙利度胺片。患者未再出现口腔溃疡,2013年9月5日复查视力已恢复,左眼视力0.4,矫正后1.0,右眼视力无变化。左眼 B 超示视网膜脱离复位(图3)。到目前为止已规律随访7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仍继续随访治疗。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单一注射器气液交换法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再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取坐位或俯卧位,以单一注射器行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晶状体、眼底和眼压等情况。结果 2例(6.67%)因术后第2次出血需再次行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0±0.34)logMAR(术后) vs (1.47±0.52)logMAR(术前);t=8.267,P=0.001]。30例患者术后14 d均可以清楚观察眼底,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其中气体吸收后仍需使用降眼压药者2例。结论 应用单一注射器行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2003年7月以来,我们应用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80例(321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0例(321眼),男79例,女101例f年龄29~80岁,平均60岁;病程2~30a。1型糖尿病(DM)21例,2型DMl59例。DRⅢ期208眼,≥Ⅳ期者113眼。治疗前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眼底广泛渗漏伴毛细血管无灌注≥2个视盘直径(PD)者行全视网膜光凝。  相似文献   

15.
将230位行彩色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NP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五期。根据裂隙灯接触镜检查判断有无黄斑水肿。按较好眼视力情况分为≤0.1、≤0.5、≤1.0、〉1.0四等级;按照视功能调查表(VFQ-25)修改版自我评分情况分为≤30分、≤40分、≤50分、≤60分、≤75分、〉75分六等级。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诊断分期、黄斑水肿与视力、评分等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NDR、轻度NPDR、中度NPDR(143例)与视力、评分等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DR发展的全过程中,病变的严重程度、有无黄斑水肿与视力变化以及自我感知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在病变的早期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男,7岁。因左眼被弹簧玩具击伤,视物不见20天,右眼视物不清3天入院。患儿20天前被弹簧玩具击中左眼,当时疼痛,视物不见。当地医院诊为:前房出血继发青光眼;于第2天行左眼前房穿刺术。术后头痛、恶心。检查:右眼视力0.7;左眼视力0.5米光  相似文献   

17.
马清敏  张娟  李科军  贾志旸 《山东医药》2012,52(44):103+111
患者男,35岁,主因"头晕10 d"入神经内科,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并给予药物治疗。因患者诉左眼视物模糊请眼科会诊。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药物控制。眼科查体视力右眼1.0,左眼0.6(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近视力右眼Jager 1,左眼Jager 6,Amsler表左眼有视物变形,但患者无自觉症状,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  相似文献   

18.
刘隽  方林  王雪梅 《山东医药》2009,49(46):70-71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2例(787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根椐病变性质、屈光情况,对其黄斑区行氪离子激光光凝术。术后3个月检查视力、眼压、眼底。结果术后3个月显效376眼(47.78%),有效7311眼(92.89%)无效56眼(7.11%)。黄斑水肿完全消退376眼(47.78%),部分消退355眼(45.11%),总有效率为92.89%。结论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0岁。自幼双眼高度近视,近3年加重。于1993年12月11日在某医院行双眼后巩膜加固术。术后1周自觉右眼前有黑影遮挡,视力减退。经检查发现右眼黄斑区有一个1/2PD的干性裂洞,无视网膜脱离,即行激光光凝封闭。2个月后左眼前出现黑影遮挡,在当地医院用血管扩张药、营养神经药及中药治疗无效,于1994年11月转来我院。患者既往健康。其母亲及姐妹3人均高度近视。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3.4、左3.0,矫正右-12.00D=4.2、左-12.00D=3.4,眼压正常。双外眼正常,玻璃体絮状混浊。右眼底呈豹纹状、视盘边界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15岁,白族,云南大理市人,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视物模糊入院。患者自诉有食生肉史,否认绦虫病史。查右眼视力不到0.1,血清囊虫抗体阴性,超声检查发现眼底一活动囊肿伴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并取出囊肿经病理鉴定为猪囊尾蚴,两周后视力恢复至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