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测定,综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验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并用和单用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均有效,但针药并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针刺面瘫奇穴及拔罐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治疗78例面瘫患者,观察针罐合用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78例面瘫患者中,经针罐合用,其中4次治愈18例,占23%;6次治愈12例.占15.3%;8次治愈20例,占25.6%;10—12次治愈25例,占32%;无效或效果不明硅3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结论针刺奇穴配合拔罐疗法,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面瘫咀嚼剂是在吸收前贤验案效方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法方药原则指导下,筛选参合组方、制备而成的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型中药制剂.两年来经对7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针、药并用与单纯用药对比观察治疗表明,针、药并用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药组.兹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西医、中医针药、火罐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方法西药、针灸、中药汤剂及火罐并用治疗45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结果面神经麻痹患者治愈45例,治愈率100%。结论西药、针药、火罐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刘放 《中国保健》2010,(10):62-63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124例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针刺加闪罐组)62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62例,治疗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闪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疏通经络,调运气血,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新陈代谢,促使炎性渗出物尽快吸收,使面神经恢复正常功能;治疗时疗程短,安全性高,不留瘀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晓志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84+186-184,186
【摘要】目的探讨针药结合与心理疗法治疗胃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胃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针药结合治疗,观察组采用针药以及心理疗法联合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在临床总有效率上统计后显示,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4.4%;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37.8%,对照组为22.2%;观察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佳(P〈0.05)。结论针药结合联合心理疗法应用于胃神经官能症治疗中,疗效确切,治疗较为彻底,且安全性高,临床可广泛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照观察分析针药灸结合和单纯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针药灸结合治疗难治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透针加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透穴刺法加中药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38例,以7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愈23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37%.结论 透针加中药对顽固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患者在使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与清热通络方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60例治疗1组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与清热通络方治疗,另60例治疗2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98.33%)显著比治疗2组(86.67%)高(X2=5.886,P0.05)。结论:将三棱针点刺放血与清热通络方治疗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治疗中时,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疗效,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周围性面瘫根据分期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59例中治愈48例(81.36%),好转11例(18.64%),总有效率100%。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全燕 《现代保健》2009,(25):50-51
目的 观察HY—D型电脑中频药物导人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104.例常规应用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药,治疗组120例的常用药同对照组,配合经皮治疗仪,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80例,治愈率66.7%;对照组痊愈38例,治愈率36.5%;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给药治疗配合常规治疗小儿肺炎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观察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针药并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中医针药并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有效方法。方法以针刺为主针刺方法的改进,以及针感的调控刺络拔罐配合,TDP照射与功能训练。结果120例患者临床治愈15冽,显效95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诊断明确,针刺、针感调控得当,配合TDP照射与功能训练,临床疗效才能显著,持久。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鸡血藤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针刺配合鸡血藤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针刺和不用鸡血藤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痊愈率为66.67%,对照组只有40.9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穴位配合重用鸡血藤对顽固性面瘫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且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中西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红藤汤+西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自2006年2月-2008年9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的治疗经过。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纽于月经干净3天后开始中药红藤汤+西药(庆大霉素针、地塞米松针、糜蛋白酶针和2%利多卡因针)保留灌肠,并配合热磁贴下腹部,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于经期采用头孢哌酮钠针3.0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0.5%甲硝唑注射液100mI静滴,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两组均为每月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纽60例,治愈4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红藤汤+西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治愈率高,又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杨天蓉 《中国保健》2010,(2):127-127
周围性面瘫是指茎乳突孔或以下部位面神经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发病率最高,本病好发年龄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以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不能鼓腮、吹气等为主症。笔者从2005年至今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化疗药物并用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9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卡。观察两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症状改善率分别是40.0%、58.0%,54.0%、72.0%,66.0%、76.0%,对照组分别是19.0%、35.7%,33.3%,42.9%,38.1%、45.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卡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改善临床症状,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吴双 《现代养生》2014,(20):120-120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观察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针药并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中医针药并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不同时机针刺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1日到2014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的90例患者,分别将他们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7天普针加13天电针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20天电针治疗的方式。目的:通过对治愈结果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实验组47例患者中,共治愈了42例,治愈率高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而且两组统计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O.05)。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即开始进行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恢复期才开始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越早采取针刺治疗,产生的疗效越明显,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20.
宋宏文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1981-1982
目的探讨“九针透刺法”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68例,采用眉三针、唇三针、耳三针取穴透刺法为主进行治疗,10次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总共2个疗程。结果168例患者中,治愈147例,好转21例,无效0例。治愈率达87.5%,总有效率100%。结论“九针透刺法”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