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儿科病房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结果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结论通过实施人文护理,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关怀,让患儿及家长处处都能感受到护士所给予的关爱和温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科患儿家属对人性化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医院在儿科人性化服务方面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患儿家属150人作为调查对象,自行编制调查表对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患儿家属总体满意度较高;不同性别的患儿家属对医院儿科提供人性化服务的服务效率、态度及就诊环境存在差异(P 〈0.05);不同年龄的患儿家属对就诊环境满意度存在差异(P 〈0.05)。结论儿科人性化服务意识在伴随医院发展过程中有所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但仍需通过加强医疗服务环境建设、改善医疗护理模式、重视医院管理环境建设及加强医护人员素质的建设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实施人文关怀及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创造温馨的人文环境。对不同年龄、性格的患儿采取相应的交流技巧,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以及来自医院客服人员的关爱。结果: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提高,儿科护理行为更趋于专业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该院儿科住院的患儿100例为对照组,实施普通儿科护理常规。2018年7-12月在该院儿科住院的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患者出院时对比两组患儿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出院时护士关怀能力、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PDCA管理模式用于提高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效果明显,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浅谈人文关怀在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对于护理工作实行人性化护理,不仅从环境、设施、语言、心理方面进行护理,而且实施人文关怀.结果 患者对于人文关怀护理后,使其护理的满意度大大上升.结论 在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舒适,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对愈后有很大的帮助,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整体护理;人性化服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对我科整体护理病房,实施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措施。结果人性化护理服务,满足了病人个性化需求,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升了护士素质,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患儿及家长对医院所提供的护理标准和要求也随之提高,医疗服务文化也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到儿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去,自觉的为患儿服务,新病房的启用给我院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通过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更新人文护理规范,制定人本操作流程;在实施整体护理中贯彻循证护理;建立正性支持系统,鼓励家庭参与护理等做法,为患儿提供所需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患儿的需求。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人性化护理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模式。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及有效的门诊管理。结果:患儿家长对服务态度、关怀照料、健康教育、责任感及儿科门诊环境设置方面的满意度均在96%以上。结论:在儿科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家长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92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另将同期采取常规护理的78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为患儿创建和谐的文化环境、提供便利的服务、注重交往礼仪、心理辅导以及健康教育等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采取人文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遵从医嘱比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7.83%(90例)、96.74%(89例)和1.09%(1例)而对照组分别为80.77%(63例)、85.90%(67例)和5.13%(4例),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讨论: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同时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该院小儿外科接受治疗的88例患儿予以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n=44)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服务,实验组(n=44)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对两组护理质量、患儿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服务态度、护理文书、护理操作、环境护理、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依从性为93.18%,对照组患儿为77.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儿为81.8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秀 《中国卫生产业》2013,(27):18-18,20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外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常规医疗服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医疗服务,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在小儿外科病房中采用人性化的方式来开展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以及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外科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士的素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效率,因此,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专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医疗满意度。方法通过改善住院环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单元,全程无缝隙护理操作,加强人文关怀,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改进护理质量控制等措施提升脊柱专科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创建优质护理单元后住院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后勤科室的保障支持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单元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自我成就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儿科病房中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该方法对患儿家属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在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儿科住院部就诊的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病房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质量管理,观察儿科患者家属对科室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儿科病房的服务态度、病房健康教育以及护患有效沟通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科病房中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对患儿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儿预后,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构建与实施并观察其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科住院患者16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科住院患者18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以及对本科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本科人文关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小儿内科病房在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患儿参与该次试验,其中1-6月收治的50例患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7-12月收治的50例患儿为试验组,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就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4.0%)较之对照组(20.0%)更低,治疗依从率(94.0%)较之对照组(76.0%)更高,家属护理满意度较之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内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预防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创建无哭声小儿日间手术室,提高患儿就医舒适度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日间病房实施无哭声综合干预方案,包括镇静和麻醉管理、无痛穿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结构化离院评估和AI术后随访等。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由97.9%上升至99.7%,护士满意度由92.1%上升至97.6%。结论基于应激适应理论的无哭声小儿日间手术室的创建,提高了患儿就医舒适度及家属和护士满意度,进而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在该院儿科病房接受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管理组(n=43例)以及分层管理组(n=43例),对比两组患儿护理质量等情况。结果分层管理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61%,常规管理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4.4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管理组患儿的临床护理综合评分为(86.34±7.04)分,常规管理组患儿的临床护理综合评分为(78.01±5.1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使患儿的家属能够对护理更加的认可,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杨敏 《现代保健》2011,(35):57-58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8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外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