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务委员彭云在1996年12月6日召开的全国整治药品回扣违法行为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前一阶段全国人多数地区开展药品回扣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揭露出大量]司题,回扣风得到初步遏制。然而部分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对药品回扣违法行为的危管性仍认识不足,过多考虑局部利益。她要求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对那些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案件要查个水落石出。近几个月来,工商、卫生、医药、纠风办等部门采取公布举报电话等措施,发动群众对收受药品回扣等不法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币的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2.
谢佩君 《上海医药》1999,20(11):8-9
近年来,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广大人民群众对药品价格尤其感到不满,零点调查公司前不久的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最不合理的收费”中,医药收费已被消费者列为首位。全国范围对药品回扣的违法行为虽然经过了1996年的专项整治,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仍未得到根本遏制,这种情况已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政策法规     
广东提出整治药品回扣工作重点 针对厂东省当前药品回扣的实际情况,厂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日前提出整治重点,主要包括:(1)继续做好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和抽查工作。在目前自查自纠面达91.27%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自查自纠走过场的单位和地区,重新自查自纠;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和自查不认真的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和抽查。 (2)加大执法力度,集中力量查处案件。药品购销回扣问题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工商、检察、监察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协调行动,坚决查处一批案件;对于群众的举报,要件件有落实。  相似文献   

4.
整治药品回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治药品回扣的几点思考厚华友赵明升(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122000)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回扣”已悄然渗入经济领域。药品回扣的存在,已经干扰了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笔者就整治药品“回扣”谈几点思考。1正确认识药品回扣划清折扣与回扣的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品标准》1996,(2):55-56
1996年2月6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国务委员李贵鲜、彭佩云主诗会议,研究整顿治理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的采用回扣手段购销药品问题(以下简称药品购销中的回扣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在全国医药管理局长会议上强调,要把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作为1997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培养和开拓医药市场。 他指出,今年医药管理部门将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开展治理整顿医药市场工作,下决心继续抓紧抓好下一阶段药品购销中给予、收受回扣违法行为专项检查工作,在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中规范药品市场行为,确保整治工作取  相似文献   

7.
杨群英  宋新余 《中国药事》2005,19(9):522-523
为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及整治药品"回扣"等问题,自1999年以来,国家试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卫生部等国家六部委(局)于2001年11月发布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试行)>,对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行为起到了指导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提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规范化管理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李玉衡刘霏)10月16日至18日,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司长边振甲为组长,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公安部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组员的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查组,对北京市药品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  相似文献   

9.
徐亚利 《首都医药》2010,(11):55-55
为了确保百姓的用药安全,维护北京市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无证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09年初起就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方案,特别是对五种无证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这五种无证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包括:成人保健品店违法经营药品;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点或店(俗称“黑药店”)违法销售药品;  相似文献   

10.
釜底抽薪才能根治回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购销中的回扣,已经发展到了非从根本上整治不可的程度。目前参与回扣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差不多是所有企业和医疗单位,现在扣率已经到8-10%,有的已经高扣到15一25%,更高者也有。依笔者看来,只靠国家行政性禁扣是不行的,必须从回扣产生的物质基础根源来整治这一歪风。回扣愈演愈烈的原因,除社会因素外,更重要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多年来低水平重复建厂。全国1981年1833家药厂,目前已达600O多家。医药批发企业以前约2000家,现在已达16000多家。陕西1981年仅有57家药厂,1993年163家,1996年初已达204家,药厂一多,低水平重复…  相似文献   

11.
福建39名收受“红包”、回扣的医务人员被查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沪生 《上海医药》2004,25(4):185-185
从福建省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获悉,自该省卫生厅2003年8月1日开通举报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热线至今,全省已有39名医务人员受到各种处理。 尤溪县医院原院长余乐极收受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扣24万元,被开除党籍、公职,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以来,针对药品零售企业不凭处方销售联邦止咳露等成瘾性处方药的违法行为,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分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专项整治行动,对不法企业进行了大排查、大整顿,药品零售企业违规销售止咳水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3.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今年第14号文件“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加强药品管理工作”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五个部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对药品购销中给予、收受回扣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检查的工作方案”,6月28日上海市医药管理局召开了各企业经理、厂长和主管经营的副经理、副厂长参加的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997年3月27日,国家工商局、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纠风办、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出通知,就1997年的药品回扣违法行为整治工作提出安排意见。1继续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目前未开展自查自纠或自查自纠走过场的地区和单位,要尽快组织重新自查自纠,自查自纠面要达到100%。各单位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这项工作限于4月底前完成。2.继续做好重点检查和抽查工作。各级专项检查领导协调机构要加强对重点检查和抽查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决不能走过场。特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1,(44):4195-4195
<正>本刊讯2011年10月12-14日,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边振甲为组长的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组,在广州市、东莞市进行了为期3天的检查工作。边振甲对广东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检查组听取了广东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查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品标准》1996,(2):53-5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部属各单位,部机关各司局:当前药品购销中的回扣问题比较严重,扰乱了社会和经济秩序,腐蚀了药品生产经营行业和医疗卫生队伍,使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有可乘之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此,我部决定将治理药品回扣列为1996年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当前药品打假治劣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伊犁州药监局自成立以来,牢牢把握“以监督为中心”不动摇,把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和市场整治工作的深入,药品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动向,制假售假者的手段更加隐蔽,造假药品更加逼  相似文献   

18.
信息之窗     
自国务院去年“紧急通知”发布后,各地各级医药、卫生、工商部门对全国医药市场进行的集中清理整顿、打假治劣取得初步战果如下: 自1994年10月至1995年初,全国查处非法药品经营户6451家,取缔药品集贸市场36个,查处假冒伪劣药品11309批(件)。 全国医药市场整治初战告捷,对净化市场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的  相似文献   

19.
铁鑫  石秀锦 《中国医药》2012,7(9):1164-1165
目的 了解北京口岸抗感染类药物进口情况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8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北京口岸进口的抗感染类药物的数量和品种进行定量研究并做出相关分析.结果 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2009年),通过北京口岸进口的药品总批次为3995批,其中进口抗感染药物877批;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2010年)进口药品总批次为3756批,抽检件数为12704件,包括进口抗感染药物1157批;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2011年)进口药品总批次为3806批,其中进口抗感染药物1182批.进口抗感染类药物进口量逐年递增且品种较单一,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抗感染类药物比重最大.结论 进口抗感染类药物的数量变化,与医药市场行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出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通报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 "这次专项整治,无论是整治力度,还是整治效果,都是前所未有的。"2007年12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吴浈这么评价自2006年7月以来进行的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2006年发生的"齐二药"事件,暴露出药品生产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反映出药品监管的薄弱环节。2006年7月,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国务院在全国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