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颞三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颞三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研究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迪亚拉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教授靳瑞(指导)中风又名卒中,因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其名,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血性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涡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涡僻率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为老年人常见死因之一。因此中风的病因病机对临床用药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现从以下几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什,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补而仅以歪僻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论中风"血瘀髓海"与"活血化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平东 《江西中医药》2007,38(10):21-22
中风是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风性善行数变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从广义上认识该病,遂类比名中风.又因发病突然而称"卒中".  相似文献   

5.
中风,又名卒中,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未经昏仆而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其发生主要在于患者平素阴阳失调,气血亏虚,加之失于调养,以致阴陷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气血逆乱,挟痰挟火,窜扰经脉,蒙塞心窍而突然发生半身不遂诸证。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遂的症候。我于2003-2005年3月通过对60例中风中经络患者运用熄风平肝散治疗,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曰平 《光明中医》2003,18(4):29-29
中风又名卒中 ,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 ,或不经昏仆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均属本病范畴。本病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 ,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 ,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脏腑有闭症与脱症之分。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 ,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此类病发生都较急骤 ,病死率高 ,后遗症多。病后搞好护理对其康复极为重要。1 严密观察病情中风一病 ,病情变化迅速 ,临床表现复杂 ,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中风后神志清楚或昏迷 …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风病舌象的变化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一一一一︶程晓丽辽宁省武警总队四支队卫生队︵一一三一︶徐凤阳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  相似文献   

8.
答: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虮静∑鸩〖敝?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而多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又称卒中。中风临床分二种类型,一种是由外邪侵袭而引发者,只表现为口眼喎斜,而无半身不遂,病情较轻,即通常所称歪嘴风者为真中风;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9.
苏宁 《广西中医药》2009,32(5):42-43
出血性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逆乱,血与气并走于上,乱于脑窍,兼挟风、火、痰、瘀,导致血溢脑脉而出现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舌(口呙)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由于该病有较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加伦 《河南中医》2007,27(4):72-73
脑梗死中医又名卒中、中风,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近年来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腔隙性脑梗死为多见,据统计占45%~50%,本病并非以半身术遂为主症,而是大多症状轻且单一,诸如单觉肢体麻木,单纯语言障碍,或仅偶觉构词困难;单为面肌无力,或单见手指不灵等,在辨证论治方面难以入手。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体会到,腔隙性脑梗死所表现的诸症,寓有中医脑府病变的特殊规律,而着眼中医之生理、病理特性论治,且可收事半而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1.
中风证治从痰从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宗扬 《江西中医药》2007,38(11):45-45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故类比为中风.病发突然,故又称为"卒中",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死、面神经麻痹等疾病,可以归于中风一证进行讨论.本病急性发作以后,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药合透穴治疗中风58例湖南省永顺县中医院(416700)胡硕龙主题词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中风(中医)/穴位疗法中风又名卒中,因起病急聚,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相似文献   

13.
中风又名卒中,因起病急聚,证见多端,变化迅速而名,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为主证,为老年多发急症,笔者运用中药治疗中风80例,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风又名卒中 ,本病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伴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 ,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包括西医的脑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脑血管意外。近年来 ,发病率增长极快 ,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向。在其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 ,精神、神经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伴随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心理压力等将引起机体神经支配、脑部血液循环的改变 ,以致加重症状 ,影响疾病的预后。笔者旨在针对住院期间中风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 ,进行观察分析 ,从而实施正确的护理对策 ,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资料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为本虚标实证,在本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盛,气血郁阻,以致经络阻滞而为中风。根据临床常见症状,大体分为以下四型进行治疗。一、痰浊阻络型此型多见于形体丰满之人,系因嗜酒肥甘,聚湿生痰,痰浊阻滞经络;或因肝火内  相似文献   

16.
中风是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与致残率均很高。笔者于1997年3月~2006年10月采用活血通瘀汤治疗本病1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风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并伴有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响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临床上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型。中经络者多无神志障碍而病轻,仅表现为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及半身不遂;中脏腑则以猝然昏仆为发病特征,常因有神志不清而病重。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以及面神经麻痹等病),或称脑卒中。  相似文献   

18.
孙丽娜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78-878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因其起病急骤,见症多端,变化速疾,与自然界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类比名日中风,亦称卒中。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由于正邪有强弱,素体阴阳有偏盛,因而病位有深浅,病情有轻重,病势有顺逆。  相似文献   

19.
中风     
吕景山 《山西中医》1989,5(3):49-52
中风又名卒中。因起病急骤,症状多端,与风的特征“善行而数变”相类似,故名中风。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兼有眩晕、高热、吞咽困难、失明等症。中风属现代医学脑血管病的范畴,可见于一过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假性延髓球麻痹等病。一、治则方穴 (一)中风先兆(脑血管机能不全、一过性脑缺血) 主证:眩晕、半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无力。治则:清脑调神,通调气血。  相似文献   

20.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的一类急性病。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中风相当于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中风是临床常见病,近年其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本病对人类健康威胁很大,虽然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医疗技术提高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对本病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防治体系,但因患本病而致死、致残的仍不乏其人。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和延缓发病的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现将中风的防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