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少吃香,多吃伤。吃得慌,伤胃肠。吃过饱,呆头脑。多食醋,少药铺。肉配蒜,营养灿。饭前汤,胜药方。粗细粮,搭配常。荤与素,不过度。七分饱,永不老。宁锅放,不肚胀。细嚼咽,消化散。男吃韭,女吃藕。狂伤身,暴伤胃。  相似文献   

2.
雪梅香     
绿衣使,送来了《四川中医》。看,临床报导,交流经验无私。研读医经,探讨理论细无遗。综今古,荟萃百家,颇具宏规。沉思。中医术,救死扶伤,国族承维。殆至而今,肩担四化之基。发展长才作贡献,求精技术保民绥。斯刊也,补短扬长,是友如师。其二喜吾蜀,中医学术有期刊。志,横今纵古,交流促进精研。阐往开来,发扬证类灿宏编。中西汇,血证见能,恒论真传。当前。新中国,重视中医,设院培贤。李、杜、蒲、任诸公迪后承先。蔚起人才似春笋,城乡医院遍全川。传经验,《四川中医》,知识源泉。  相似文献   

3.
(试题刊载在本刊1986年第4期第78页)六月份《医古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惹,t己,音特。等,丫6n,音掩。鲜.e卜u己n,音喘。店,shon,音山。滤,:卜。,音书。嚎,hu了,音会。患,hu了,音会。淡,d如,音蛋。殖,丫了,音忆慈,m如,音闷。镯,」叻n,音捐。资,打,音机。 二、1.见(现)。2.有(又)  相似文献   

4.
从容歌     
文乐 《养生月刊》2007,28(12):1084-1084
山从容,它巍峨壮观,风度坦然。水从容,它逶迤缓行,风致翩然。云从容,它飘曳出没,风情靓然。月从容,它柔和婉丽,风韵恬然。从容是健康的心态,明媚的气象。从容是简单的生活,朴实的作风。处事从容则得余味,待人从容则得余年。从容处事,不躁不乱。从容待人,不卑不亢。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外不愧人,内不愧心。自供清淡精神爽,人事从容日月长。心如止水安宁,又如白云漂游无意。生命悠悠,适意为美。养生之道贵在心,你我共唱从容歌。从容歌@文乐~~  相似文献   

5.
花疗三字经     
花食疗,养生宝。防治病,不可少。 食黄花,解暑妙。食梨花,润肠道。 食参花,助醒脑。食桃花,美容貌。 丁香花,炎症消。金银花,治感冒。 合欢花,助睡觉。百合花,祛咳效。  相似文献   

6.
动为纲,步经常。日三餐,进营养。勿暴食,宜定量。重食疗,口味香。起居处,有阳光。须早起,睡硬床。勤沐浴,体舒畅。会休息,才健康。常梳发,擦面庞。舌舔腭,叩齿响。背宜暖,咽津常。摩腹部,护胸膛。不吸烟,酒少量。讲和睦,心宽畅。恐与怒,肾肝伤。忧和郁,神不爽。行路时,防碰撞。精气神,善调养。应知足,乐常享。爱整洁,环境良。笑一笑,年少壮。勤用脑,寿延长。搓足心,养肾精。爱运动,五脏强。  相似文献   

7.
笑对生活     
正人生之路,崎岖坎坷,高瞻远瞩,笑对生活。春夏秋冬,日月蹉跎,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大千世界,真假交错,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胜戒骄傲,败戒颓落,把握时机,适时定夺。善待亲友,助人为乐,不计前嫌,胸怀开阔。遇事冷静,不动肝火,不悲不激,心平气和。  相似文献   

8.
黄河长江 ,放声歌唱。祖国医学 ,源远流长。岐伯与黄帝 ,问答谱华章。啊 ,岐黄就是中医的脊梁 !黄河长江 ,虎啸龙吟。神话传说 ,美丽动人。龙蟠橘井树 ,虎守杏林春。啊 ,杏林就是中医的家门 !长江黄河 ,龙腾虎跃。千年岐黄 ,不朽著作。悬壶作标志 ,壶中有日月。啊 ,悬壶就是中医的事业 !中华儿女 ,朝气蓬勃。满园桃李 ,未来华佗。杏苑春意浓 ,神州名医多。啊 ,杏苑盛开中医的花朵 ![编后话 ] 为中医写首歌 ,想法不错。振兴中医 ,宣传工作应浓笔重彩 ,歌也是一种方式。写中医歌词 ,太俗则乏味 ,过雅则少知音 ,须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求…  相似文献   

9.
玩者寿长     
正"日如乌,月如梭。岁月迁,光阴过。人老了,干什么?植花草,种瓜果。养鱼虫,放鸭鹅。看美景,得收获。跳新舞,唱旧歌。京评杂,迪斯科。不求好,只求乐……是与非,凭人说。命在天,天在我。人世间,瞬间过。死不悔,生当乐。"这是刊在《成都商报》的"老年三字经",为老年人的晚年颐养天年,指出了一道欢乐之道。  相似文献   

10.
肠痈三则     
<正> 一、赵某,女,61岁。1972年5月29日初诊。右下腹痛已四天。前两天伴发烧,呕吐,纳差,口干。大便正常,小便色黄。检查:右下腹有压痛和反跳痛,隐约可触到肿块。验血:白细胞15600。舌质红,苔边白、中微黄,脉象细数。西医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中医辨证病属湿热积滞,肠络不通。治宜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红藤30克,赤芍9克,丹皮9克,桃仁9克,丹参12克,元胡12克,生火黄4.5克。3剂。6月2日二诊:药后腹痛消失,纳增,唯觉下腹作胀。淤滞已行,毒邪渐解,仍有气滞未除。上方加减续进,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红藤30克,赤芍9克,丹皮9克,乌药9克,青陈皮各9克,枳壳9克。3剂。6月10日三诊:腹胀消失,食欲增加,  相似文献   

11.
李某某,男。65岁。退休工人。 1984年9月14日初诊。症见口唇溃烂,红肿,疼痛,伴流血,结痂。局部有灼热感,干燥。反复发作10年,加剧月余。每年秋季即发,经久不愈,饮食、说话均有妨碍,倍感痛苦。曾就诊于湖医附一院,确诊为“顽固性口唇渍疡”,并经病理切片,高度怀疑唇癌。建议回当地医院治疗。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一气之下将病历烧毁,在极痛苦的情况下而求治于中医。刻下伴畏寒发热,体温37.8℃,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证属心脾积热,邪毒为患。治以清脾泻热,妆邪解毒。方用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柴胡15克  相似文献   

12.
<正> 1 桂枝汤治产后高热 褚某,23岁,1996年12月23日初诊。诉产后7d,发热2d。患者因产后将息失宜,不慎风寒,初觉畏寒,继则发热,已历2d。刻诊:高热自汗,微恶风寒,头痛鼻塞,偶有咳嗽,口渴欲饮,无腹痛,恶露正常,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体温:39.5℃。辨证属产后正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风寒化热。法当扶正祛邪,辛温解表。以桂枝汤加减速投。处方:桂枝、柴胡、知母、生姜各20g、白芍10g,甘草5g,红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2剂药后,高热竟退,诸恙悉除,深感经方疗效之神奇。  相似文献   

13.
血友病     
刘某某,男,4岁。浙川香化乡人。1987年9月11日就诊。家长代述,患儿半月前发烧,尔后浑身有出血斑泡,最大的血泡如小枣。经几家西医院检查诊断为血友病败血症。经治罔效。证见面色无华,周身出血斑点及血泡累累。眉间及右拇指血泡大如小枣,触之疼甚。低热口渴,饮食尚可,大便正常,小便赤。舌质紫暗,舌苔黄腻。指纹紫黯,脉象滑数。问及家族史,其父母不属近亲结婚,亦无遗传史。证属肝肾阴虚,心火炽盛,血热痰滞,经络不畅。治宜滋补肝肾,清热凉血,祛痰通络,活血化淤。投葛根黄芩黄连汤化裁:粉葛根15克川黄连8克淡黄芩8克  相似文献   

14.
周××,女,46岁,干部。1984年5月26日初诊。住院号841913。因慢性胆囊炎并胆石症而行胆囊摘除。术后出现不规则性发热已3周。腋温37.5~38.5℃,甚者39℃。多起于午后,午夜过热渐退。经多种治疗均无效果。且因热不退,胆道引流管迟迟不得拔除。鉴此,遂停用西药,邀余会诊。患者诉:除不规则性发热,伴头晕,乏力,嗜睡,纳少,便秘及右上腹隐痛。证见: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皮肤干燥,手掌心热。腋温37.5℃。腹软平,胆道引流管中引流通畅,伤  相似文献   

15.
傅先生名山,字青主,一字公他,阳曲人。祖霖,官山东、辽海参议。父之谟,明经授徒,号离垢先生。山生而颖异,读书十行并下,过目辄能成诵。年十四,督学文太清拔入庠。继文者,袁临候先生继咸也,一见深器之,准食饩。檄取读书三立书院时,时以道学相期许,山益发愤下帷。袁每云:"山,文诚佳,恨未脱山林气耳。"崇祯丙子,继咸为直指张孙振诬诋下狱。山徒步走千里外,伏阙讼冤。孙振怒,大索山,山敝衣褴褛,转徙自匿,百折不回,继咸冤得白。当是时,山义声闻天下。  相似文献   

16.
天有道,地有规,人遵循,切莫违。 生死命,富贵天,不争取,非实言。 日出作,日落宿,劳与逸,要有序。 白天动,夜间静,动与静,养生命。 动养身,静养心,学养脑,食养魂。 年在春,日在晨,早活动,有精神。 种庄稼,养花鸟,猫与狗,也热闹。 练书法,学画画,苦与恼,全搬家。 唱唱歌,跳跳舞,忧与愁,全没有。  相似文献   

17.
柴胡在神经精神科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以柴胡为主药组方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效果满意。现举数例如下。1 惊恐症患者,女,12岁,学生。1998年5月10日就诊。一周前晚上游戏时因受惊吓,到夜间突发惊叫,语无伦次,继而白天也频繁发作,曾在当地服药无效。诊见面色萎黄,神情恐惧,目光呆滞,舌尖红,苔薄,脉弦细数。理化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治以疏肝解郁、镇惊安神。处方:柴胡18g,龙齿24g,蝉蜕、枳实各9g,竹茹10g,甘草6g。服药3剂即获显效。继服5剂而愈。2 梦游症患者,女,68岁,1998年11月18日就诊。患者近3天夜间突然大喊,起床行走,醒后全然不知。白日疲惫,纳少乏力,舌尖红,苔薄白微腻,脉…  相似文献   

18.
满江红“七七事变”纪念日民族奇耻,神州辱,云翻雷激。山河碎,群情慷慨,石城狼藉。华夏英豪风骨在,芦沟老骥征徐忆,念羿弓丰剑战犹酣,齐收拾。长城恨,雄狮叱。还故土,征倭屐。正汉关明月,海东昏日。神社招魂呼战犯,番酋祭鬼思军国。到头来,算尽巧机关,今非昔。高阳台碧血英魂———纪念抗日名医曹颖甫曹颖甫先生,乃江南文坛巨匠、杏林耆宿。能文能诗,书画俱佳,雅量高致。壮治岐黄,特许仲景,尤嗜经方。然生逢国难,威武不惧,身遭不幸。抗日战争期间,淞沪血战,殃及江南,江阴沦陷,寇入其室,辱及家人,公怒火填膺,肆口大骂不止,身遭枪击,且刳其腹…  相似文献   

19.
三阴交常规消毒。用橡皮膏分成1cm×1cm 2块,将掀针放于橡皮膏中心,将橡皮膏针尖对正三阴交穴位,用手指一掀刺入皮肤,同时足底如电麻样。5分钟左右,足底灼热消除。留针3~5天。患者,女,65岁。形胖,纳强,每晚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诊为胃阴不足。患者,女,48岁,教师,形瘦,纳少,天冷每夜两足底灼热,不能忍受,将两足放于被窠外。经某处治疗无效。诊为肾虚。  相似文献   

20.
脾阳虚弱,久热不退黄××,女,24岁,已婚,农民。就诊日期:1984年10月16日。患者发热年余,持久不退,经闭10余月。中西医结合治疗未见显效。诊见:肌肤甲错,面部更甚,色且晦黯,形体羸瘦,身虽热而形犹寒,热而无汗,体温常在38℃左右。渴喜热饮,纳谷不馨,食入作胀,腹满便溏。舌苔薄白质淡。脉沉数而无力。辨证为中焦虚寒,脾阳失运。治宜健脾益气,温中祛寒。拟理中汤。药用: 潞党参、焦白术各15克,川干姜、炙甘草各6克。连进10剂,热稍退,体温降至37.5℃左右,精神转佳,饮食渐增。效不更方,继用理中丸调治月余,热始退,肌肤渐趋丰腴华润,诸恙均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