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毒螺旋体感染机体后1—3个月内即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如未经规则驱梅治疗,有10%左右的患者在以后的3—20年中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称神经梅毒(ileurosyphilis)。初期(下疳)及二期症状(皮疹)不显著的患者发生神经症状的可能性更大,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漏诊,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目前国内个案报道不多,但在近10年来,梅毒感染在我国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下,神经梅毒的发病不容忽视。现将最近在我院所发现,并临床确诊的1例神经梅毒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顺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对1998年10月~2005年12月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的梅毒感染者进行分析.结果:梅毒的感染率逐年上升,且感染者多为青年人.结论: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与我国性病流行趋势一致,采供血机构在继续提高梅毒抗体检测水平的同时,应重视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减少因"窗口期"输血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是研究梅毒螺旋体株多样性和流行病学的重要工具。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有助于显示梅毒疫情,评估与神经梅毒相关的基因亚型,监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区别复发和再感染梅毒等。文章主要就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及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濮伟  陈效华  邢韦韦 《山东医药》2007,47(22):116-116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从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感染所致。2002年4月-2006年7月,我科收治先天性梅毒患儿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一种经典性传播疾病,其传染性强,传染源隐蔽,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治愈困难,危害极大[1]。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其次是母婴垂直传播或血液传播[2]。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梅毒感染情况较其他群体有其特殊性[3]。近年来,临床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老年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而无梅毒感染的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无不洁性生活史、既往史和接触史,给临床诊断和病人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4]。  相似文献   

6.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期以来临床实验室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实验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非梅毒螺旋体试验 ,代表实验有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USR )、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等。另一类为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如TPHA和TPPA等。在临床应用中前一类试验主要用于梅毒感染的初筛和疗效观察 ,后一类用于梅毒感染的确认[1] 。由于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检测的抗体不是梅毒特异性抗体 ,一些其他疾病如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猩红热等也可出现阳性反应 ,加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只在 70 %~ 80 % [2 ] ,故认为USR、TRUST和RPR…  相似文献   

7.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侵犯皮肤、黏膜、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美国,20世纪40年代是梅毒的一个发病高峰期,约66.9/10万人,随后的公共卫生的介入及青霉素的应用使接下来的约10年梅毒发病率大大下降,但由于同性恋患者的增加、吸毒及其他药物滥用的行为,特别是伴随着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增加了神经梅毒的发病风险[1].  相似文献   

8.
毛慧  王玫  吕红娟 《山东医药》2006,46(25):82-83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性传播为其主要途径,母婴垂直传播、输注含有梅毒螺旋体的新鲜血液均能引起该病感染。为保证输血安全,笔者对济南地区2001~2005年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陶立玉 《山东医药》2008,48(29):65-65
为调查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2005~2007年,我们对2 652例手术及输血的老年患者进行TP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全国在解放后,梅毒和神经梅毒基本消灭.但近10余年,又出现了新的梅毒患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回顾及总结福清市医院1994~2004年住院治疗的27例神经梅毒的资料,旨在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神经梅毒(NS)是指梅毒螺旋体侵犯人体的大脑、脊髓或脑膜等中枢神经系统所导致的持续感染。随着梅毒的迅速蔓延,神经梅毒发病率也不断上升[1]。由于神经梅毒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与病毒性脑炎、脑梗死、多发性神经炎、老年性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极其相似,加上近年抗生素的滥用,神经梅毒的自然进程变得不典型,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由此导致很高的漏诊和误诊率[2,3]。  相似文献   

12.
正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是梅毒(syphilis)的病原体,1905年,法国医学家Hoffmann和Schandim等率先从一例梅毒患者的下疳及其附近肿大的淋巴结组织标本中检验发现。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TP感染导致全世界每年增加约1 200万新发梅毒病例。虽然,青霉素等抗梅毒治疗有效,但因为实验诊断检测技术等的缺陷,其依然在世界广泛流行~([1~3])。梅毒患病率不断上升,且有不断  相似文献   

13.
[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因机体免疫状态存在差异,常使二期梅毒疹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且皮疹可以与多种皮肤病表现类似。当皮疹不典型时,极易容易引起误诊、漏诊。本文现对1例以阴囊单发条索状皮疹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疹进行报道,为临床诊治该部位二期梅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全身播散侵犯脑脊膜和/或血管引起神经组织变性或血管病变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梅毒诊断的困难在于其临床表现多样,而抗生素的使用至其临床表现更复杂化,而且绝大多数患者不能提供梅毒感染病史,故神经梅毒易漏诊、误诊。本文介绍1例以突发意识不清为首发表现的混合型神经梅毒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男,60岁,已婚,外观消瘦,因行为异常10余天,反应迟钝、言语不能4 d,突发意识不清1 d入  相似文献   

15.
梅毒是近20年中国增长最快的传染病之一,2004-2016年间梅毒报告数年均增加26.3%[1].暗娼、MSM、吸毒者、流动人口是梅毒感染重点人群[2-4],对这些重点人群进行梅毒干预、筛查、规范治疗可及时治愈传染源,控制梅毒的进一步传播.上海市青浦区既往仅由卫生部门开展重点人群梅毒干预、检测和电话告知结果,缺乏后续随...  相似文献   

16.
人感染梅毒后,体内能产生两种抗体,一类是针对梅毒螺旋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即抗梅毒螺旋体抗体(IgG和IgM),另一类是具有抗体性质的反应素。为了解健康人群的感染情况,就健康从业人员的血清进行梅毒的初筛(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确证实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并对初筛阳性血清滴度与确证实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梅毒(syphilis)是梅毒螺旋体(也称为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可侵及皮肤、黏膜、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组织和器官。梅毒以性传播为主,母婴传播和输血等也是重要的感染途径。梅毒螺旋体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可累及脑实质、颅神经、脑膜、脑血管、脊髓等,病变范围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被称为"超级模仿师"[1]。梅毒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18.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对梅毒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评价,温江县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原因,妊娠期梅毒螺旋体感染11例对围生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384例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_ABs)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梅毒诊断的依据。方法对2012年确诊梅毒并经FTA—ABS检测为阳性的384例患者的血清,同时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复核检测,并对其中的40例患者进行脑脊液FTAABS检测。结果384例FTAABS检测确诊的阳性病例中,梅毒抗体IgG、IgM同时阳性的59例(占15.4%),抗体IgG阳性IgM阴性的325例(占84.6%)。40例脑脊液中抗体IgG阳性的12例,未见抗体IgM阳性。梅毒合并感染HIV的患者有29例(占7.6%),其中RPR滴度〉1:8有21例(72.4%)。单纯梅毒感染的355例(92.4%),其中RPR滴度〉1:8有97例(27.3%)。结论FTAABS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梅毒患者病程中IL-2、IL-10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不同病程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一期、二期、潜伏期梅毒组、血清固定组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0的含量。结果一期梅毒组IL-2高于对照组(q=6.68,P〈0.01);二期梅毒组IL-2低于一期组(q=5.38,P〈0.01);二期梅毒组IL-10高于一期梅毒组和对照组(q=6.03,P〈0.01);血清固定组IL-10高于对照组(q=6.60,P〈0.01)。结论IL-2在一期梅毒达高峰,之后随病程进展显著降低。IL-10于二期梅毒显著升高,之后随病程进展呈升高趋势。宿主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且随病程进展,其抑制现象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