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白介素-1与肌腱挛缩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内的肌腱组织终生受力,适当的力有助于它的动态平衡。活体关节周围的肌腱和韧带所受的应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关节的活动本身对肌腱韧带的被动牵伸,二是关节周围相应肌肉收缩对肌腱的主动牵伸。当关节周围的疾病,如骨折后肢体制动、周围神经损伤或中枢神经损伤所致的活动障碍使肌腱组织得不到充分的被动和主动牵伸,即肌  相似文献   

2.
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外基质形成的。肌腱、肌肉周围与肌内的细胞外基质确保了骨骼肌与骨骼之间的功能连接。细胞外基质位于细胞之间,由胶原蛋白与非胶原蛋白组成。结缔组织有多种功能,首先。对血管、神经提供机械支持;其次,结缔组织使肌肉具有弹性;第三,能够进行力量传递,来自肌纤维的力量传递不仅经肌肉-肌腱接头处至肌腱及骨,而且在肌纤维间与肌肉的肌束间进行侧面传递。[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肩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多种疾病可以累及肩关节而导致肩部疼痛。运动损伤是一类重要和常见的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原因。这类疾病可以累及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等结构[1]。影像学在这类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4.
<正>风湿病是以关节及组成关节的骨、肌肉、肌腱、韧带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是风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风湿病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正气不足是风湿病发生的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是风湿性疾病发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四肢骨折在骨与关节的损伤中最为常见,由于临床治疗中骨折愈合的需要,常要对骨和关节进行一定时间的固定和制动,因而常易引起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患肢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运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僵硬和畸形等并发症.我科对入院病人,根据治疗方案,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和知识宣教,帮助病人树立坚持功能锻炼的信心,并确保有效的功能锻炼,有效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张继清  成少娟 《全科护理》2008,6(31):2868-2869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骨伤科常见病,多因弯腰取物、搬提重物、超限用力或突然改变体位,侧旋用力,致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及小关节发生扭挫伤,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腰部肌肉、韧带、小关节等扭挫伤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存在。急性腰扭伤可引起腰部肌肉韧带小关节等组织的撕裂伤,使部分肌腱韧带纤维断裂、损伤组织、渗血、血肿、局部疼痛肌肉痉挛,经久未愈形成肌肉组织纤维化、瘢痕粘连等退行性病理性改变从而发生慢性腰痛,  相似文献   

7.
劳损性腰背病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腰痛患者的20%。本症因病情复杂,所以病名繁多,如腰肌劳损、功能性腰背痛、腰肌筋膜炎、肌肉风湿、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一、病因本症多由于长期单一体位工作(如弯腰、久坐、久站),使腰部某些肌肉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产生非特异无菌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风湿病的概念是指以累及肌肉、肌腱、滑膜、滑囊、筋膜、韧带、骨与关节等,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其中常见及多发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白塞病、舍格伦综合征、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风湿性多肌痛、痛风等等约30余种.  相似文献   

9.
骨科运动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专科,其诊疗范围已扩大为与运动相关的骨与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等损伤,涵盖全身大小关节的运动损伤和关节不稳.目前,运动医学就关节镜微创技术、肌腱和骨骼肌损伤治疗、康复训练和保守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的进展.本学科的治疗宗旨是以较小的创伤达到较大的治疗效果,尽早重返运动.  相似文献   

10.
<正>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等)慢性损伤性炎症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肩周炎常发于40  相似文献   

11.
肩部疼痛病因较多,按病因学分类主要包括:骨与关节源性、肌肉软组织源性、神经源性等。而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骨与关节源性肩部疼痛日益增多,因而对此类疾病基础与临床诊疗进行全面及深入探讨成为必  相似文献   

12.
手关节活动范围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手的运动是骨骼、肌肉、神经综合作用下的关节运动,其中任何一部份障碍均会导致关节运动变化。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在神经、肌肉检查前最基本的检查项目。手由27块小骨构成,其关节比人体任何部位的关节小,由于这些小骨和肌腱的动力,手关节进行复杂的运动。为了能快速的得到客观正确的检查结果,必须具有关节运动学的基础知识、熟练的检查方法及临床经验。本文将手外科领域的活动范围测定方法及其结果的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扁”,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理特征为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肉酸胀、疼痛,多呈间断性发作,严重者由于病变肌肉及软组织粘连使肩部傻硬,宿关节活动受限,给工作和生活带束很多不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RA活动期患者37例和RA静止期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比较RA活动期和RA静止期患者滑膜关节增生厚度、关节腔积液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情况、肌腱炎/腱鞘炎、骨侵蚀发生率,并分析患者关节病变超声评分与DAS-28评分相关性.结果 RA活动期患者关节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厚度均明显>RA静止期(P<0.05).RA活动期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0级比率低于RA静止期(P<0.05).RA活动期患者肌腱炎/腱鞘炎、骨侵蚀发生率均高于RA静止期(P<0.05).关节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厚度、关节病变超声评分与DAS28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肌肉骨骼超声及病变超声评分可有效评估RA活动性程度.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关节滑膜异常增生形成绒毛状突入关节腔,对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肌腱等组织进行侵蚀,引起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临床治疗方案繁多,报道不一。应用自拟青风藤方水煎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可明显改善患者晨僵、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超声显像在足踝部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足踝部疼痛的病因包括骨结构、韧带、肌腱及软组织病变。评价足踝部病变的方式很多 ,如X线、CT、MRI。有关肌腱、关节及软组织的病变可用超声作有效诊断并指导介入治疗(表 1)。表 1 足踝部超声诊断适应证肌腱病变肌腱炎、肌腱撕裂、肌腱病等关节、滑囊病变关节积液、关节内游离体、滑囊炎等软组织病变异物、跖筋膜炎、腱鞘囊肿、蜂窝织炎或脓肿等指导介入治疗关节抽吸、滑膜或软组织活检、关节或腱鞘内注射等  足踝部的超声检查需 7.5MHz或更高线阵探头 ,应用直接扫查法。超声可在不同的切面和体位动态观察运动的全过程 ,扫察时…  相似文献   

17.
<正>肩周炎俗称凝肩,常见于五十岁的患者故又称五十肩,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的表现。其病变首先是关节囊内软组织粘连,并逐渐波及关节囊周围,临床特点为自发疼痛和活动时疼痛加剧,患肩活动受限,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病程长者可致肩、臂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关节滑液对移植物强度以及腱骨愈合的影响尚无定论。目的:观察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过程中,关节滑液对移植肌腱生物力学及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下肢半腱肌腱,以同侧肢体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模拟关节滑液影响模型,并同时取对侧肢体半腱肌行股骨髁上"U"形肌腱埋植避免关节滑液的影响。重建4周,取股骨-韧带-胫骨复合体,行生物力学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重建后4周,生物力学测定时发现"U"字形埋植肌腱断裂时平均载荷明显大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处于关节内的肌腱(P<0.01)。组织学观察发现,骨隧道内坏死的腱组织已被纤维组织、新生骨组织替代,腱骨交界面形成Sharpey纤维连接和纤维软骨,优于关节内肌腱;"U"字形埋植肌腱腱骨交界面成骨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前交叉韧带重建肌腱(P<0.01)。结果证实"U"字形埋植肌腱的生物力学及腱骨愈合均优于处于关节内肌腱,提示关节滑液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韧带的强度以及腱骨愈合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超声具有无辐射、用途广泛等优点,对于儿童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随访、治疗有重要价值,还可诊断未成熟骨的病变。儿童骨骼未骨化部分透声佳,使超声评估关节、软骨、肌腱、肌肉更为方便~([1-2])。对于儿童骨骼发育异常、软组织肿物、炎性疾病、引导关节药物注射治疗及软组织活检,超声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文献系统阐述儿童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骨骼发育异常、肌肉骨骼炎性病变,非感染性关节病变,软组织肿瘤以  相似文献   

20.
四肢急症创伤不仅造成皮肤、肌肉缺损,而且骨、关节、肌腱、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裸露和损伤,若不及时修复,可产生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终生残疾.1998年6月至2001年2月我们采用带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四肢急症创伤缺损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