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氧诱导因子1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或细胞在低氧环境中可产生低氧诱导因子1(HIF1)及多种类分子,通过转录水平参与对低氧反应性基因的调控,从而使机体或细胞进一步对低氧刺激作出复杂的病理生理性反应。其详细的生物学功能及具体的调节机制等问题还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细胞为适应低氧环境,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方式发生了改变,其中选择性剪接在低氧应答调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低氧诱导因子介导的低氧应答信号通路在机体适应低氧环境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低氧诱导因子剪接体通过此通路调控红细胞生成、血管生成、糖酵解等过程.而抑制性PAS蛋白质、脯氨酸羟化酶、促血管生长因子、芳香羟受体核转运蛋白剪接体则通过其它通路进行调控.选择性剪接不仅在低氧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阿尔茨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常见人类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低氧能诱导编码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转录,过程的具体分子机理一直不清.低氧诱导因子家族的克隆及其调控许多目的基因表达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机体氧感受的分子机理的认识.同时低氧诱导因子家族中各因子的表达差异,及其之间的相互调控,低氧诱导因子在低氧条件下的作用机理,对目的基因的调控及相互之间差异的阐明,对理解许多与组织缺氧有关的重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别是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过程中发现的一种DNA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内,是机体适应氧变化的主要转录调节因子。HIF-1被激活时通过调控组织、细胞中的氧耐受相关基因的表达,使这些基因的产物蛋白含量增加,发挥生物学效应,增强机体对氧变化的耐受能力。HIF-1是氧感受家族中的主要转录因子,低氧状态下HIF-1的表达对于细胞的生存起到重要作用。高氧状态下HIF-1的表达也对细胞的生存起作用,高氧与低氧对机体的影响有许多相似之处。机体在不同氧分压变化条件下HIF-1的作用及机制如何?HIF-1是否是一个广泛的氧压调节因子?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氧消耗过多或供给不足造成的低氧分压状态,即缺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尤其在一些炎症发生的细胞组织中。缺氧状态下,机体通过各种机制激活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HIF 入核后转录调控下游靶基因,使细胞适应缺氧应激。研究发现,HIF 在炎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缺氧诱导因子HIF-α在固有免疫细胞参与的炎症相关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背景:在缺氧状态可诱导机体产生缺氧诱导因子,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产生的一氧化氮(NO)可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的活性。 目的:探索低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神经干细胞的低氧/复氧损伤关系。 方法:无菌条件下将出生24 h以内的Wistar大鼠处死,并分离大鼠海马组织,制作成脑组织的细胞悬液,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后,将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及低氧-复氧组,后两组以150 μmol/L氯化钴溶液制备低氧模型,而后低氧-复氧组细胞在低氧4 h时复氧。 结果与结论:低氧条件下,神经干细胞凋亡数量及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mRNA表达水平增加;而缺氧-复氧组中凋亡神经干细胞数量高于缺氧组,但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水平低于缺氧组。说明这两种因子参与细胞低氧损伤过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机体内间充质干细胞(MSC)处于相对低氧环境(体积分数为1%~7%)与常氧环境(体积分数为20%)时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作为低氧环境下的主要转录调控因子,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糖酵解及血管生成等方面的调控.近年来发现,HIF-1α在对MSC存活、分化及迁移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MSC处于低氧环境时,通过对HIF-1α及其下游基因的调控,可提高MSC的存活率,促进其成软骨分化,抑制成脂分化,增强迁移能力,但对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仍存在争议.不同组织来源、氧体积分数及诱导培养条件等均会对MSC的生物学特性造成影响.因此不同实验结果的比较应在统一的实验条件基础上进行.拟从低氧对MSC的增殖、凋亡、分化及迁移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低氧促有丝分裂因子(hypoxia-inducedmitogenicfactor,HIMF)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分泌蛋白,其作用与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HIMF具有促有丝分裂、血管生成性、血管收缩性、趋化因子特性等多种生物学功功能,并能通过诱导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促进炎症因子及生长因子的产生等机制影响细胞活动.目前研究发现HIMF能调节PLC-IP3、PI3K-Akt、BTK、Notch等多条信号通路,引起炎症发生、气道重塑、血管收缩及增厚等病理过程,从而诱导疾病的发生.HIMF参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能为今后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和靶点.本文就近年来对HIMF介导的信号通路及其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宋亚琼  周播江 《解剖学报》2017,48(2):236-240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一种调控组织细胞氧稳态的关键性核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其表达和活性受到细胞氧浓度的严密调控。它能在生理性和病理性缺氧缺血的情况下,通过调控细胞能量代谢、血管发生、红细胞生成、细胞生存、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效应,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得以生存或者走向凋亡。本文中我们主要概述了HIF-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缺氧时调控骨骼肌能量代谢方面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是指机体在经历一次或多次短暂、非致死性低氧刺激后,获得的对更严重甚至致死性低氧/缺血刺激的耐受性,被认为是机体抗低氧/缺血的一种内源性保护现象~([1])。虽然HPC可以明显减轻组织、器官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低氧/缺血损伤并产生保护作用~([2-3]),但其分子机制还不甚清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受体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