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白纹伊蚊幼虫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选用灭蚊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3龄末4龄初的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95%可信区间,毒力回归线和抗性倍数等.结果 上海市宝山区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药性倍数分别为85.6倍、53.3倍及14.3倍.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3种杀虫剂均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其中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具有高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嘉定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防蚊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及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对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结果嘉定区白纹伊蚊幼虫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均表现出中等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4.25和13.67。嘉定区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为抗性种群。结论嘉定区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应加强对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的监测,并在化学灭蚊时注意科学合理地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静安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成蚊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 高效氯氰菊酯、倍硫磷、残杀威、溴氰菊酯、氯菊酯和双硫磷对静安区白纹伊蚊幼虫的LC50分别为0.012 5、0.005 3、1.467 9、0.007 8、0.0044和0.0...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佛山和潮州白纹伊蚊对3种常用杀虫剂敌敌畏、残杀威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监测广州、佛山和潮州白纹伊蚊幼虫的抗药性。结果广州市白纹伊蚊对敌敌畏、残杀威和高效氯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226、3.894和0.407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1.19、1.62和2.88倍;佛山市白纹伊蚊对敌敌畏、残杀威和高效氯氰菊酯的LC_(50)分别为0.170、3.153和0.112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0.89、1.31和0.79倍,潮州市白纹伊蚊对敌敌畏、残杀威和高效氯氰菊酯的LC_(50)分别为0.152、1.400和0.053 mg/L,抗性倍数为0.80、0.58和0.37倍。结论广州市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低等抗性,在实际消杀工作中需注意合理用药,延缓蚊虫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江省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不同地理株对敌敌畏等8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指导灭蚊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4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金华市淡色库蚊对氯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11.5倍;绍兴市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11.2倍;各调查点淡色库蚊对其他一些化学杀虫剂均处于低抗水平;金华市白纹伊蚊对敌敌畏已产生高度抗性,抗性倍数为22.8倍,对氯菊酯和胺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3.4和11.4倍;宁波市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7.2和11.8倍;义乌市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高度抗性,抗性倍数为28.8倍,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9.7和18.4倍;各调查点白纹伊蚊对其他一些化学杀虫剂均处于低抗水平。结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各地理株对8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以菊酯类最高,应加强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监测及科学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舟山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方法于2017年6—7月在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临城新区、岱山县和嵊泗县采集白纹伊蚊幼虫繁殖培育至子一代,幼虫采用浸渍法,成蚊采用接触筒法测定对常见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和敌敌畏均未产生抗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20×10~(-6)、4.39×10~(-6)、5.50×10~(-7)、4.36×10~(-5)和4.12×10~(-6)g/L;对比敏感品系,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倍数最高,为3.27。白纹伊蚊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4种杀虫剂均敏感,对马拉硫磷有可疑抗性。结论舟山市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倍数最高,成蚊对马拉硫磷产生抗性,应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陕西省伊蚊分布地区铜川及安康市白纹伊蚊抗药性情况.方法 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对3种杀虫剂的24 h死亡率;采用半数致死剂量(LC50)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对9种杀虫剂的LC50.结果 区分剂量法测定结果显示,铜川和安康地区白纹伊蚊对敌敌畏、氯菊酯、溴氰菊酯均为抗性群体;半数致死量法测定结果显示,安康、铜川市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003 71和0.001 45 mg/L;对氯菊酯的LC50分别为0.006 25和0.017 67 mg/L;对溴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002 69和0.000 76 mg/L;对氯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017 46和0.009 37 mg/L;对DDT的LC50分别为0.809 54和0.217 06 mg/L;对敌敌畏的LC50分别为0.040 15和0.026 77 mg/L;对双硫磷的LC50分别为0.002 22和0.003 10 mg/L;对残杀威的LC50分别为0.348 14和0.651 91 mg/L;对仲丁威的LC50分别为0.157 19和0.543 77 mg/L;抗性倍数以敌敌畏、双硫磷、残杀威等较高.结论 在应用杀虫剂防治媒介伊蚊时,应结合地理区域及生态环境特点对蚊虫进行综合治理,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珠海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幼虫浸渍法。结果珠海市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LC50为0.001 4 mg/L,产生低抗药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均较敏感,LC50分别为0.000 7,0.462 6,0.284 0 mg/L。结论在白纹伊蚊防治中,应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和延缓白纹伊蚊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6年贵阳市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当地白纹伊蚊的防控及相关传染病疫情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广泛采集贵阳市不同区域的白纹伊蚊,并标记采集地点,记录采集试虫数量、虫态等信息。采用WHO推荐的蚊虫抗药性生物测定方法,幼虫采用浸渍法,成虫采用接触筒法,分别测定幼虫和成虫的抗药性,判断抗性程度。参考品系数据引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的实验结果。结果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和敌敌畏4种常用杀虫剂对贵阳市白纹伊蚊幼虫的LC50分别为0.006、0.000 7、0.003和0.074 mg/L,为参考品系的7.78、1.8、17.8和2.17倍。成蚊接触0.1%溴氰菊酯药膜1 h后,24 h的死亡率为79.6%,表明成蚊对溴氰菊酯已经产生了抗性;而对3%高效氯氰菊酯、3%氯菊酯、0.06%残杀威和8%顺式氯氰菊酯药膜接触1 h后,24 h死亡率分别为93.2%、90%、87.9%和97.4%,均表现为可疑抗性。结论贵阳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测试的4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除了对氯菊酯为中抗外,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敌敌畏均为低抗;成蚊对溴氰菊酯产生了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等抗性程度需进一步确定,应加强贵州省蚊虫抗药性监测,科学指导杀虫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科学开展灭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Ⅳ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并与敏感品系进行比较得出抗性倍数。结果上海市虹口区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双硫磷和残杀威的LC_(50)值分别为0.010 3、0.020 4、0.006 1、0.000 4和0.625 1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11.57、51.00、3.06、0.25和1.74。结论上海市虹口区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溴氰菊酯产生高抗性,高效氯氰菊酯中抗性,氯菊酯低抗性。应加强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及科学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科学开展灭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Ⅳ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并与敏感品系进行比较得出抗性倍数。结果上海市杨浦区白纹伊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和双硫磷5种药物的抗药性倍数分别为53.93、40.25、14.91、15.33和9.13倍。结论上海市杨浦区白纹伊蚊对常用5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氯菊酯、溴氰菊酯产生高抗性,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中抗性,双硫磷低抗性。应加强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预防与减缓杀虫剂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宝鸡市白纹伊蚊抗药性情况。方法采用成蚊接触桶法和幼虫浸液法测定白纹伊蚊成虫的抗药性。结果成蚊接触桶法测定结果显示,宝鸡市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氯菊酯疑似抗性;幼虫浸液法测定结果显示,宝鸡市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LC_(50)为0.000 74 mg/L,对溴氰菊酯的LC_(50)为0.000 71 mg/L,对氯菊酯的LC_(50)为0.003 42 mg/L,对双硫磷的LC_(50)为0.005 26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氯菊酯11.79、高效氯氰菊酯1.76、溴氰菊酯2.29、双硫磷3.68。结论在白纹伊蚊防治时,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杀虫剂,同时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特点,对蚊虫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减缓蚊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指导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卫生杀虫剂,提高蚊虫的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市等9个市州,分别在城区各处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饲养1代后,采用浸渍法进行生测。数据经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和抗性级别。结果内江市、绵阳市和泸州市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是114.50、45.18和35.49,呈高水平抗性;其余监测点抗性较低或敏感。绵阳市和自贡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9.60倍和198.57倍,呈高水平抗性;其他监测点氯菊酯监测结果较高效氯氰菊酯低一些,最高呈中抗性。绵阳市、内江市和攀枝花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溴氰菊酯呈现高抗性;自贡市呈中等抗性;其余监测点抗性较低或敏感。大部分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敌敌畏和双硫磷敏感,个别呈现低抗性;只有自贡市的呈中抗性。结论各地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和溴氰菊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加强和坚持抗药性监测,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咸阳市白纹伊蚊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成蚊接触桶法与幼虫浸液法。结果咸阳市白纹伊蚊对4种杀虫剂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双硫磷4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59、2.48、2.94、1.58。结论咸阳市白纹伊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倍数为1.58~5.59,除双硫磷为敏感外,其余3种均为低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东营市白纹伊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程度,为及时调整抗药性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接触筒法测定成蚊抗药性,采用浸液法测定幼虫抗药性。结果 2019年东营市白纹伊蚊幼虫对双硫磷、氯菊酯、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013 6、0.017 9、0.014 8和0.041 9 mg/L,抗性倍数为8.50、8.95、37.00和46.56倍。成蚊接触3.00%氯菊酯、0.50%马拉硫磷和0.05%残杀威药膜1 h后,24 h的死亡率分别为85.00%、88.57%和93.24%,呈现疑似抗性;接触0.10%溴氰菊酯、0.40%高效氯氰菊酯药膜1 h后,24 h死亡率分别为68.33%、74.67%,呈现可能抗性。结论东营市白纹伊蚊幼虫、成蚊均对测试的常用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建议定期开展抗药性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抗性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上海市奉贤区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情况,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液法进行生物测定。结果白纹伊蚊幼虫自然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 89和34. 5倍,属于中抗水平;对氯菊酯、双硫磷抗性倍数分别为5. 25和9. 06倍,属于低抗水平;对残杀威的抗性倍数最低,为1. 49倍,属于敏感水平。结论奉贤区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幼虫对部分常用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残杀威、氯菊酯、双硫磷等杀虫剂,减少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使用剂量和频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内江市白纹伊蚊种群幼虫及成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内江市白纹伊蚊抗性治理提供相应对策。方法在内江市建城区范围内(东西南北中)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后,采用刘维德推荐的生物测试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抗性水平,WHO推荐的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成虫的抗性水平。幼虫抗药性监测结果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敏感品系(S-lab)为参照。结果内江市白纹伊蚊种群幼虫对溴氰菊酯为高度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为中等抗性,对双硫磷为低抗性,对敌敌畏敏感。成虫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为中抗,对敌敌畏和双硫磷为敏感。结论加强对内江市白纹伊蚊的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南省原登革热流行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蚊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系数。结果埃及伊蚊对溴氰菊酯抗性系数为2.04~2.82,而三亚市埃及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为3.76。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为2.40~3.60,而海口市白纹伊蚊对仲丁威和残杀威抗性系数分别为2.63和2.07。结论海南省原登革热流行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对供试杀虫剂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贡市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科学选择杀虫剂、制定防蚊灭蚊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种常用杀虫剂,采集城区各方位不同生境白纹伊蚊成蚊在实验室饲养繁殖,取Ⅲ龄末Ⅳ龄初幼虫采用蚊虫幼虫浸渍法测定不同杀虫剂的LC50,并与敏感品系LC50比较计算抗性倍数(RR)。结果自贡市城区白纹伊蚊幼虫对双硫磷(RR=1.88)敏感,对敌敌畏(RR=19.75)、溴氰菊酯(RR=19.23)呈中抗药性,对高效氯氰菊酯(RR=116.22)、氯菊酯(RR=198.57)呈高抗药性。结论自贡市白纹伊蚊幼虫4种常用杀虫剂产生中抗至高抗水平,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产生高抗药性,用药时需注意,在防蚊灭蚊工作中应当科学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2020年常州市白纹伊蚊密度情况及抗药性水平,为防治登革热媒介伊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幼蚊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 BI)法,成蚊监测采用双层叠帐法,抗性测定采用幼虫浸渍法。结果 常州市白纹伊蚊2020年BI值平均为5.405 4,阳性积水容器类型主要为轮胎、废旧轮胎,帐诱指数平均为5.81。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双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67.504、37.302、4.230、17.138,对氯菊酯为低抗,对双硫磷、溴氰菊酯为中抗,对高效氯氰菊酯为高抗。结论 应加强蚊虫孳生场所治理,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