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尤其是增强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9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9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强化方式,测量肿瘤平扫及双期增强CT值,计算净强化值,并与16例多形性腺瘤和16例腺淋巴瘤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腮腺基底细胞腺瘤CT平扫均表现为腮腺内单发的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楚,呈均匀的稍高密度,平均CT值约(38.2±9.1)HU,与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的平扫CT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明显强化,动脉期净强化值约(54.9±8.6)HU,静脉期强化程度持续增加,净强化值约(63.0±10.7)HU。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的强化程度高于多形性腺瘤(P<0.01),但与腺淋巴瘤无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期:肿瘤实质部分的强化程度均高于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P<0.01)。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为腮腺单发病灶,多发生于浅叶,边缘规则,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且呈"快进慢出"持续、渐进性强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及MR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BCA患者的CT及MRI表现,并与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6例腮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进行比较。结果 11例腮腺BCA病灶均为单发,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平均最大径(22.36±8.79) mm,多位于浅叶(8/11)。6例接受CT检查,平扫5例病灶密度不均,1例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边缘强化较明显,1例可见强化壁结节。5例接受MR检查,11例病灶T1WI均呈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均可见低信号包膜;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并以边缘环形强化为主,其中1例可见明显强化壁结节。CT或MRI见血管贴边征象10例,静脉回流进同侧下颌后静脉或颈外静脉者7例。结论 腮腺BCA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腮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10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中,2个病灶密度相对均匀,8个病灶密度不均匀。43例腮腺淋巴瘤患者中,43个病灶密度较均匀,18个病灶密度不均匀。3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16个病灶密度均匀,15个病灶密度欠均匀,CT增强扫描6例明显强化,余25例轻度强化。1例鳃裂囊肿表现为类圆形的低密度结节,CT值19 HU,边缘清楚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检查囊内容物不强化,囊壁可轻度增强。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增加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基底细胞腺瘤、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鳃裂囊肿。基底细胞腺瘤双期CT增强幅度大于其他种类疾病(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能对腮腺肿瘤进行有效定位,双期增强扫描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良性肿瘤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混合瘤的MSCT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病理证实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混合瘤患者各1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其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混合瘤的MSCT特征以及CT定量测量结果。结果:平扫图像基底细胞瘤呈现出不均匀的等密度结节,病灶囊变率高达80%,高于混合瘤的60%,但两者不具有统计学异常(p=0.329)。增强扫描时,基底细胞腺瘤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均为明显强化,其强化幅度值明显高于混合瘤,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混合瘤MSCT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MSCT能对两者进行有效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肾脏罕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罕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包括肾嗜酸细胞腺瘤5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孤立型纤维瘤3例,后肾腺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和球旁细胞瘤各1例;其中12例接受CT检查,3例接受MR检查.结果 11例CT或MR平扫显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肾嗜酸细胞腺瘤明显不均匀强化,体积较大者可出现中央瘢痕.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R T1WI、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内夹杂索条状、斑片状高信号以及流空信号.血管瘤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易发生囊变;孤立型纤维瘤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后延迟强化.后肾腺瘤、平滑肌瘤和球旁细胞瘤缺少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论 肾脏罕见良性肿瘤大多边界清晰,影像学表现多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CT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BC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增强图像。结果 22例均为单发,位于腮腺浅叶19例,同时累及浅、深叶2例,位于深叶1例。类圆形及圆形16例,形态不规则6例,边缘均清晰。肿瘤直径为1.1~4.3 cm,其中3例直径3.0 cm。5例密度均匀,17例伴有囊变,2例伴有钙化。平扫肿瘤实性部分与肌肉软组织密度基本相同,15例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增强幅度大于40 HU,静脉期的增强幅度较动脉期略有下降,7例肿块的实性部分表现为轻中度渐进性强化(增强幅度小于40 HU)。结论腮腺浅叶的孤立性结节、体积小、易囊变、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显著强化,静脉期增强幅度略有下降是腮腺BCA典型的CT征象,结合临床特点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对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评价其影像学表现特征。 结果 30例患者中,多形性腺瘤16例,腺淋巴瘤10例,基底细胞腺瘤4例。多形性腺瘤表现为特征性的渐进性强化;腺淋巴瘤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基底细胞腺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强化。3者增强方式不同,其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10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和CT表现,总结该瘤的临床特征。结果 10例术前均排除多形性腺瘤诊断,2例多发患者和2例突向颌后区呈哑铃状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基底细胞腺瘤。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有较典型的临床特征有助于腮腺区肿物术前缩小诊断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罔特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与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内部呈实质低回声,分布均匀,部分实质内可出现液化,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硬度中等,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或周边部有血流信号.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的声像图依据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多形性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20.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与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回顾性分析其CT与MRI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位于右侧肾上腺者7例,左侧肾上腺者4例,最大者约为7.5cm×9.3cm,最小者约为2.1cm×3.3cm。边缘清楚,呈圆形、类圆形。CT平扫呈低密度,边缘清楚,CT值约为15~35.6HU,平均约为23.3HU。增强后动脉期约为18.6~37.8HU,平均25.3HU。静脉期约为23.6~42.6HU,平均约为27.5HU。3例延迟2min后扫描约为28.6~47.9HU,平均约为32.7HU。有2例发现散在斑点状钙化,2例肿块包绕下腔静脉并显示“伪足征”1例。4例MRI检查病例中,T1WI呈略低信号3例,等信号1例,均低于肝及肾,高于脾脏,T2WI呈高信号3例,等高混杂信号1例。注入GD-DTPA后动脉期无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边缘略强化1例,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逐渐略均质强化3例,不均质强化1例。结论: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很好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对肾上腺节细胞瘤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