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兴国 《工企医刊》2001,14(2):23-24
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是一种与恶性肿瘤血管增殖有关的新型肿瘤标志物。已有文献报道它具有广谱性、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等特点。我们通过对正常人群从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的测定和对比评估,认为这种方法对消化道肿瘤具有灵敏、广谱、快速、简便等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1)恶性肿瘤组:胃肠道肿瘤术前病人42例,后均经手术证实。其中男26例,女16例,结直肠癌19例,胃贲门癌23例;良性肿瘤组:选择同期确诊为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是恶性肿瘤形成和生长时促使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的因子。因此,TSGF可作为一种肿瘤标记物而为临床应用。我们对13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进行检测,旨在探讨TSGF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1.1.1 恶性肿瘤组 138份血清标本,患者为1998年8~12月本市医院的住院病人,均经病理学和CT等检测手段确诊为患有恶性肿瘤,其中包括肺癌、肝癌、胃癌、直/结肠癌、淋巴癌、宫颈癌、食道癌、肾癌等。取样时均未经手术根治或放射治疗。1.1.2 正常对照组 54份正常血清,来源于某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的标本。年龄25~45岁,男女各半,其肾功能、肝功能等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测定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SGF快速诊断试剂盒,对30例正常人,36例良性肿瘤患者,17例急性炎症及136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和部分患者治疗后血清TSGF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明显增高,且治疗后含量和阳性率都明显下降,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2.35%、特异性为96.67%。结论:TSGF的测定有利于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SGF(恶性肿瘤相关物质 )检测对评估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效果的价值。方法 取 75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前患者血清 ,采用生化比色法检测TSGF含量 ,并对 5 4例患者在术后 3个月时复查TSGF ,比较手术前后TSGF含量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TSGF阳性率分别为 73 .3 %和 16.7% (P <0 0 1)。结论 TSGF检测可作为评估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疗效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健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400-3400
目的 观察血清HE4.CA125与TSGF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40例、卵巢良性肿瘤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血清HE4.CA125与TSGF检查,观察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HE4高,CA125高,TSGF值高,与良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HE4.CA125与TSGF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中有明显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卵巢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河北省武安县食管癌高发区健康人群的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含量与有无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从武安县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健康人424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生化光度定量法测定血清中TSGF含量。结果 424例健康人群的TSGF含量为38.11~93.22 U/ml,平均(57.26±6.88)U/ml;TSGF阳性57例(13.4%),阴性367例(86.6%);TSGF表达阳性组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29例(50.9%),明显高于阴性组(123例,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GF是一种比较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健康体检及恶性肿瘤筛查。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检测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昱 《现代医院》2010,10(1):73-75
目的评价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对恶性肿瘤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128例恶性肿瘤治疗前后血清中TSGF值,以判定疗效。结果化疗有效组TSGF含量较化疗前明显下降,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化疗无效组TSGF含量上升,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复发转移组TSGF含量明显高于术后无复发转移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TSGF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治疗后复查和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这三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早期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8名卵巢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8名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选取28名正常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中TSGF、CEA、CA125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中所测TSGF、CEA、CA125含量均高于良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良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中TSGF、CEA、CA125单项及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良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观察组中Ⅲ、Ⅳ期的单项与联合检测阳性率要高于Ⅰ、Ⅱ期的患者。结论血清中的TSGF、CEA、CA125含量的三项联合检测对帮助诊断早期卵巢恶性肿瘤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4例临床诊断为肺癌,36例肺良性病变(BPD)患者血清TSGF的检测,并与4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肺癌组TSGF为81.28±14.57u/ml,阳性率81.2%,与BPD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PD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PD组抗炎治疗2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SGF作为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具有广谱性、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它在肺癌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潘丽 《现代养生》2013,(20):31-31
目的评价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这三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早期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8名卵巢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8名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选取28名正常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中TSGF、CEA、CA125的水平。结果现察组中所测TSGF、CEA、CA125含量均高于良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良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中TSGF、CEA、CA125单项及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良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观察组中Ⅲ、Ⅳ期的单项与联合检测阳性率要高于Ⅰ、Ⅱ期的患者。结论血清中的TSGF、CEA、CA125含量的三项联合检测对帮助诊断早期卵巢恶性肿瘤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昱 《现代医院》2009,9(1):73-7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比浊法对恶性肿瘤组、非恶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TSG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恶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TSGF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筛选试验,它具有敏感性高及广谱性的优点,可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511例有完整病理及影像确诊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证实TSGF在涵盖了肺癌、肝癌、食道癌、胃癌、肾癌、升/横/直/乙状结肠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胶质瘤、胰头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胆管癌、声带癌、纵隔肿瘤、骨癌、白血病、淋巴瘤等二十多种恶性肿瘤的检测中,阳性检出率为80.6%,特异性为88.6%,诊断符合率为86.89%。对患有活动性结核、桥本氏病及部分炎症患者,采用动态检测分析,可排除其一过性增高出现的假阳性,从而使TSGF阳性检出率上升至88.8%、特异性上升至96.5%、诊断符合率上升至93.2%。且恶性肿瘤疾病组血清TSGF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恶性肿瘤疾病组血清TSGF的含量(P<0.01)。认为TSGF具有恶性肿瘤的广谱标记性和高特异性,是癌症转移和疗效评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张敏  陈平 《中国医师杂志》2004,6(5):692-692
肿瘤标志物AFP、CEA、CA-50等作为恶性肿瘤的筛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灵敏度较低,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因其早期、灵敏、广谱的优点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我们通过对50例健康对照、65例恶性肿瘤、48例非恶性肿瘤老年患者血清TSGF进行检测以探讨血清TSGF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pe cificGrowthFactorTSGF)作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指标,已逐渐被广泛应用[1] 。研究表明,血清TSGF的测定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尚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2 ] 。而TSGF在胸腹腔积液中的应用和研究,目前报道甚少[3] ,为此,对10 2例胸腹腔积  相似文献   

15.
高晓钢 《中国校医》2003,17(2):182-182
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 ,大多是良性过程 ,但在部分病人是恶性肿瘤的首发表现。现将本人遇到的以瘙痒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病例结合文献 ,谈一点自己的体会。1 病例资料   1997~ 2 0 0 1年门诊老年性皮肤瘙痒病 5 1例 ,年龄 5 5~ 93岁 ;男性 35例 ,女性 16例 ;病程 1周~ 3年 ;局限性瘙痒 30例 ,泛发性瘙痒 2 1例 ;重度瘙痒 (严重影响睡眠 ) 13例。在 5 1例老年性瘙痒病中检查出 6例恶性肿瘤 ,均为泛发性重度瘙痒。 6例中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7~ 89岁 ;肺癌 1例 ,胃癌 1例 ,胰腺癌 1例 ,恶性淋巴瘤 1例 ,结肠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64例临床诊断为肺癌,36例肺良性病变(BPD)患者血清TSGF的检测,并与4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肺癌组TSGF为81.28±14.57u/ml,阳性率81.2%,与BPD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PD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PD组抗炎治疗2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SGF作为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具有广谱性、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它在肺癌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学确诊为肺癌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各6 7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 7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21-1、鳞癌相关抗原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结果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21-1以及鳞癌相关抗原检测结果,均较研究2组和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21-1、鳞癌相关抗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肺癌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21-1、鳞癌相关抗原等恶性肿瘤特异性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可以作为临床对肺癌实施诊断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崔广峰 《智慧健康》2023,(11):14-18
目的 探讨临床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疾病方案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22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1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最终结果,计算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性,比较分析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血流分级情况,归纳总结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恶性肿瘤患者超声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110例乳腺肿瘤患者通过病理最终诊断显示,良性肿瘤患者共50例,占比45.45%,包括:乳腺纤维瘤22例,乳腺脂肪瘤14例,乳腺增生8例,其他类型乳腺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患者共60例,占比54.55%。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与病理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经检测,阻力指数、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低于恶性乳腺肿瘤患者(P<0.05),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血流等级0级占比高于恶性肿瘤,Ⅱ级、Ⅲ级占比低于恶性肿瘤(P<0.05)。另外,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彩超影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价值及超声征象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甲状腺结节患者85例为对象,均常规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鉴别效能;比较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结节与周围组织的杨氏模量值(E)及超声征象特征。结果:85例患者经病理确诊恶性31例,良性54例。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恶性28例,良性57例。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鉴别灵敏度为83.87%(26/31)、特异度为96.30%(52/54);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Emax、Emin、Emean水平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P<0.05);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数目(多发)、肿块形态(不规则)、呈蟹足样浸润(是)、血流信号(丰富)检出率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能提高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灵敏度和特异度,且恶性肿瘤具有更高的E值,具有典型的超声征象,能为临床诊疗提供超声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资料完整的乳腺良恶性肿瘤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进行分析,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及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25例乳腺肿块中,病理诊断良性肿瘤共19例,恶性肿瘤6例。彩色多普勒分级为:0级12例(48%),1级7例(28%),2级5例(20%),3级1例(4%),其中0级良性肿瘤9例,占良性肿瘤总例数的50%,恶性肿瘤3例,占恶性肿瘤总例数50%,1级良性肿瘤6例,占良性肿瘤总例数的33%,恶性肿瘤1例,占恶性肿瘤总例数17%,2级良性肿瘤3例,占良性肿瘤总例数17%,恶性肿瘤2例,占恶性肿瘤总例数33%,3级无良性肿瘤,恶性肿瘤1例,占恶性肿瘤总例数17%。能量多普勒分级为:0级11例(44%),1级7例(28%),2级5例(20%),3级2例(8%),其中0级良性肿瘤10例,占良性肿瘤总例数的40%,恶性肿瘤1例,占恶性肿瘤总例数17%,1级良性肿瘤5例,占良性肿瘤总例数的20%,恶性肿瘤2例,占恶性肿瘤总例数33%,2级良性肿瘤3例,占良性肿瘤总例数的17%,恶性肿瘤2例,占恶性肿瘤总例数33%,3级良性肿瘤1例,占良性肿瘤总例数6%,恶性肿瘤1例,占恶性肿瘤总例数1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乳腺病灶血流情况,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优于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