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手足癣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又称“脚湿气”、“香港脚”,大约有30%-40%的人群患有此病。足癣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传染病,手癣大多由足癣感染而来,常因搓足引起。病人常表现为趾间潮湿、发白或起小水疱,剥去皮屑为湿润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传染病,病因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0型,为一种微小型核糖核酸病毒,偶尔可由柯萨奇病毒A24型引起。这是一种暴发流行的眼部传染病,1969年首先在非洲加纳发现此病,世界各洲及大部分岛屿都发生过此病的流行,1971年曾在我国大范围流行。  相似文献   

3.
森林脑炎疫情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脑炎又称蜱传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昏迷、瘫痪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此病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病死率较高,主要传播媒介为蜱。此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在六、七月份,这与蜱的繁殖与活动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迁徙活动的增加,易感人群的积累,造成此病时有骤发。本文收集自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间来我科就诊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7例,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予以治疗,并设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为对照组,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  相似文献   

5.
风疹的故事     
风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表现是发热、皮疹。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6.
龙凤区2008年学校和托幼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和托幼机构人群聚集,人群年龄结构特殊,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近年来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较多,尤其是传染病爆发与流行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多有发生。现对2008年龙凤区报告的学生和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野鼠中的黑线姬鼠为本病传染源。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和急性肾衰竭人群对此病有普通易感性,而多见于青壮年之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10-1月份为高发季节。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以抗病毒、对症、支持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加强分期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是关系到HFRS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8.
假菌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病现代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菌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病是一种妇科常见的多发病.患病率高复发性高,大约有75%的妇女一生中患过此病.据相关人员统计,此病为滴虫性阴道炎的4倍。流行病学:在假菌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病中,感染发病1次占16%,再次发病84%,在84%发病人群中,35%发病6次以上,非妊娠妇女发病率为10%,妊娠妇女发病率为30%,现就此病的发病机制、原因及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医疗单位的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是防止医源性交叉意染的关键。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为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及传播,做好医疗消毒工作,保障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0.
SARS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起初,由于社会各界对它的了解甚少,曾引起过很大的恐慌。2003年5月,我由于刚下一线,被隔离在家,为配合市政府作好宣传抚慰,我就利用家庭电话,为一些接受隔离的人群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充分发挥传染病专业护理知识,消除那些被隔离人群的种种不安,为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抗非典再做努力。  相似文献   

1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发展过程中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样的症状与体征,甚至危及生命。此病有自愈倾向,但易复发。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传播,其次为母婴垂直传播,输注了带有梅毒螺旋体的新鲜血液也可传染。了解了某市梅毒的高危人群、发病及流行情况,加强献血者中梅毒的检则,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钦北区近8年乙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区2004-2011年乙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近8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种类共23种,病例共13338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37.71/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有16种,病例共11171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99.09/10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和艾滋病。传染病死亡人数共140例,人群死亡率为2.50/10万,其中狂犬病占55.0%,艾滋病占38.6%。结论该区近8年乙丙类传染病人群年均发病率低于该省其他县,但人群死亡率及梅毒和艾滋病患者数量逐年在增加却是基本一致,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郭健  孙计田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2):935-935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此病容易被误诊。1992年以来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2例中,误诊12例,现就误诊病例特点及原因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洪波  吴少辉  刘霞  黄亚铭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377-378,38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2004—2011年乙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乙丙类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全县2004—2011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4种,患者数18 427例,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为269.39/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患者数13 416例,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为196.13/10万,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传染病死亡人数171例,年均人群死亡率为2.50/10万,其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死亡人数占65.50%,狂犬病死亡人数占26.90%。结论该县2004—2011年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特别是梅毒和AIDS病例数增多明显,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15.
预防接种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主要措施,是人类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和人类免疫状况的分析,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可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我国自推行“四苗”预防接种和实施计划免疫以来,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某些传染病已被彻底消灭或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脑脊髓炎简称流脑.是春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1—5月份流行,3月份为高峰,此病多见于6个月-15岁的少年儿童。由于流脑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在这个流行季节,父母应给予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在我国发生不明原因持续高热且具有极强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经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考察,结果显示:此病是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具有以发热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白细胞不高、胸片为肺炎改变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特点,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现将SARS病原学研究、主要治疗方案、带给我们的启示、疫苗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2002年11月中旬开始,中国广东省境内出现了一种以发热、干咳、特征性X线肺部体征和极易传染为特点,并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的疾病,称为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该病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我国卫生部将此病作为甲类传染病处置,即一种限时报告和处理的法定传染病。2003—04—16 WHO正式确认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并命名为SARS病毒(SARS—CoV)。  相似文献   

19.
<正>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近些年,我国各地均有在校学生结核病报告病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均造成了影响,同时也不同程度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住校学生是此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因其在校期间集体居住,共用教室餐厅等公共设施,一旦出现结核患者,特别是涂阳患者如预防不当,极易造成结核病的传播~([1])。在我国,3/4的肺结核患者为最具有劳动能力的青壮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个全球性流行的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全国各地小儿腮腺炎发病率逐年增高。有报道在呼吸道传染病门诊以腮腺炎占首位。它主要以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痛性腮腺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此病没有特效抗病毒药,只有对症治疗。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