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  袁才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25-232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颅脑外伤病人期间的护理要点。方法:观察并记录了37例重型颅脑外伤应用亚低温治疗前后脑温、腋温、颅内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病例皆能顺利渡过低温时期。结论:亚低温能有效控制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体温、降低颅内压,并减轻低温对病人的不良影响,亚低温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前,亚低温治疗方法国内外已比较规范,广泛应用于临床。国际上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深度低温(17—27℃)和超深低温(16℃以下)。江基尧于1993年首先将28—35℃定义为亚低温,目前国内外临床多采用32—35℃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我院自2003年10月份开始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我们选取45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应用亚低温和常规治疗两种方法进行分组治疗,结果表明亚低温治疗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国际国内运用亚低温(肛温32-35℃)治疗颅脑伤证明能减轻外伤后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我院近期开始使用冬眠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7例,与往常规法比较,有良好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童挥  田军  王诚 《贵州医药》2001,25(1):43-44
80年代以来 ,大量实验研究证明 ,2 8℃~ 35℃的亚低温能减轻颅脑外伤后脑损害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我院从 1997年始对 4 9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GCS≤ 8分 )分组进行亚低温和常规治疗 ,临床表明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具有显著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9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 (GCS≤ 8分 ) ,其中男性 39例 ,女性 10例 ;年龄 18~ 4 1岁 ,平均年龄 37 5岁。随机分为两组 ,亚低温治疗组 2 6例 ,其中广泛脑挫裂伤 15例 ,脑内血肿术后 4例 ,原发性脑干伤 7例 ;常规治疗组 2 3例 ,其中广泛脑挫伤 13例 ,脑内血肿 5例 ,原发性脑干…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治疗可使部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脑组织顺利地度过创伤后脑水肿期及减轻继发性脑损伤,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对收治的部分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22例应用亚低温治疗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结合亚低温综合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治疗组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结合亚低温冬眠治疗5~7d;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GCS、GOS、颅内压(ICP)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GCS、GOS高于对照组,死亡率、ICP、切口疝、迟发血肿、脑膨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结合亚低温综合治疗,对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救治方法。方法 对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存活22例(57.9%),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7例(18.4%),重残15例(39.5%),死亡16例(42.1%)。结论 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脱水治疗脑水肿,早期亚低温治疗,防治脑血管痉挛,改善血流,及时正确防治各种并发症,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综合治疗42例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施行亚低温综合治疗,并与同期应用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比较,显示前者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着显著作用。提示亚低温治疗在降低脑的耗氧量、保护脑组织、减轻脑水肿、减少并发症、抑制颅脑损伤后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和释放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赵红军  焦慧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01-2002
目的 评价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40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冶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比较其显效率。结果 总显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特重型颅脑外伤38例救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存活22例(57.9%),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7例(18.4%),重残15例(39.5%),死亡16例(42.1%)。结论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脱水治疗脑水肿,早期亚低温治疗,防治脑血管痉挛,改善血流,及时正确防治各种并发症,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周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75-1676
重型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诊,具有来势凶猛、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做好急性颅脑外伤病人的急救和护理工作是提高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本院自2002~2003年共收治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38例,现将急救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对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收治的部分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采用亚低温疗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GCS评分。结果15例治疗效果良好,中残6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对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存活148例(6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08例(73%),重残40例(27%),死亡90例(38%)。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存活148例(6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08例(73%),重残40例(27%),死亡90例(38%).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朱立平  宋金海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063-206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高渗性昏迷的治疗方法。方法:结合35例重型颅脑外伤伴发高渗性昏迷的病例的检查,采用补液、小剂量胰岛素、停用激素和减少脱水剂用量、胃管内温水注入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死亡12例,自动出院2例,好转21例。结论:通过对发病机理的研究,认为控制内源性、医源性高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大大减少重型颅脑外伤合并高渗性昏迷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国内外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亚低温 (肛温在 2 8℃~ 3 5℃ )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 (GCS评分≤ 8分 )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2 ] 。我科于 1 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从收治的 5 8例重型颅脑伤病例中 ,随机择取 3 0例给予亚低温治疗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将 5 8例重型颅脑伤病例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以下简称亚低温组 )和对照组。其中亚低温组 3 0例 ,对照组 2 8例 ,两组病例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两组病人临床资料项  目亚低温组对照组年龄 38 50± 1 6 2 0 38 0 7± 1 2 0 1男 /女 2 6/ 4 2 …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珉  张莉 《河北医药》2003,25(1):61-62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而又复杂的创伤 ,它不单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 ,同时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将接踵而至 ,促使病情加重。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一直徘徊在 3 6.8%~ 64 .3 % [1 ] 。近几年来临床上开展了亚低温冬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 ,使病人体温降低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 ,脑损伤超过 7~ 8h实施亚低温治疗其低温保护作用明显减弱[2 ] 。因此 ,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对脑保护作用越明显 ,疗效越好。为了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我科于 1999年 9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在常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亚低温治疗方式;对照组除未使用亚低温治疗方式外,其他治疗方式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温度宜设置在33~35℃,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机体变化情况,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轻中度低温(33~35℃, 简称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不断深入,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再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证实,亚低温治疗不仅能减轻颅脑损伤后的病理损害程度,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与常温其他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86例需要手术抢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进行亚低温治疗和以往86例同样需要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后比较。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重残率及预后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便于实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