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测定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Lp-PLA2水平与ACS患者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137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ACS组(97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Lp-PLA2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p-PLA2水平与ACS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Lp-PLA2水平随之增加.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在冠心病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血浆Lp-PLA2、AST可作为影响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42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92例,合并冠心病组150例;另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CT和血浆Hcy水平,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探讨PCT、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PCT(0.13±0.06) ng/ml和Hcy(10.15±2.73)μmol/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冠心病组患者PCT、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冠心病组中,不同脉病变支数亚组间比较显示,双支病变组PCT、Hcy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PCT、Hcy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PCT、Hcy水平越高,各Gensini评分组PCT、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CT、Hcy、糖化血红蛋白是冠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随血清PCT和血浆Hcy水平的升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冠心病患者为疾病组,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的血浆Lp-PLA_(2)水平。疾病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病变亚组、两支血管病变亚组及三支血管病变亚组,比较各亚组的血浆Lp-PLA_(2)水平;疾病组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亚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缺血性心肌病亚组,比较各亚组的血浆Lp-PLA_(2)水平。结果疾病组的血浆Lp-PLA_(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三支血管病变亚组的血浆Lp-PLA_(2)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亚组、两支血管病变亚组,两支血管病变亚组的血浆Lp-PLA_(2)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亚组(P<0.05)。缺血性心肌病亚组的血浆Lp-PLA_(2)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的血浆Lp-PLA_(2)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Lp-PLA_(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疾病严重程度有显著关系,Lp-PLA_(2)可用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选择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Acs合并糖尿病组)患者,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单纯ACS组)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冠脉Gensini评分与P选择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CS合并糖尿病组、单纯ACS组P选择素水平、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S合并糖尿病P选择素水平、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单纯ACS组(P〈0.01)。与冠状动脉1支病变和2支病变组比较,3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患者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检测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均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展开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铁蛋白水平366.72±14.8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0.25±13.64ng/mL(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随着病变支数增加,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逐渐升高。观察组男性中血清铁蛋白超标率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可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程度加以反映,对病情评估、预后预判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血浆脑钠肽(BNP)、血清尿酸(U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43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尿酸酶法测定血清尿酸(UA)水平,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结果 ACS组血浆BNP、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和血清UA水平在ACS组呈正相关(r=0.407,P<0.01)。结论血浆BNP和血清UA水平升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浆BNP和血清UA水平对ACS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名作为实验组,另取51名体健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再分为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47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61例。分析组间资料,测得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计算各组冠状动脉病变分数,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分析比较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Hcy在各组间有显著差异,健康对照组最低,其次是单纯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最高(P0.001);Hcy在冠脉病变不同程度的各组间差异显著,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0.001);Gensini评分与Hcy间呈正相关。结论: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不可分,推测Hcy可成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CRP、FIB 及HCY水平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对比急性冠脉综合征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生化角度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法: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4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作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分别为41.74±5.76 mg/L,604.53±264.73 mg/dl)显著高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分别为4.88±2.49mg/L,353.33±105.68mg/dl),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差别(分别为22.39±16.5μmol/L,17.52±8.31μmol/L).结论: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临床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鉴别急性冠脉综合征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德容  何皓  蒋军华 《现代保健》2012,(14):141-14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3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20例确诊非冠心病患者(正常组)的外周血清IL-18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ACS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组(P〈0.01);双支、三支病变组的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IL-18水平可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并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SF/TIBC水平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6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铁代谢相关指标(SF、TIBC、SF/TIBC),探讨其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并对所有患者均定期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结果多支病变患者SF、SF/TIBC水平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患者,而TIBC水平低于单支及双支病变患者;完全闭塞组患者SF、SF/TIBC水平高于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而TIBC水平低于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和冠脉病变支数与SF、SF/TIB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14和0.36、0.29,P0.05),与TIB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7和-0.64,P0.05)。SF/TIBC、冠脉狭窄、冠脉病变支数是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均与SF、TIBC、SF/TIBC水密切相关,SF/TIBCs是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对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冠脉病变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对照组(未合并代谢综合征)和观察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收集所有入选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其冠脉病变程度。结果:1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64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观察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病变程度相比,观察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支病变患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脉主干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比未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更严重,因此代谢综合征作为冠心病冠脉病变指标的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进行观察,以分析血清Cys-C与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正常的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进行检测,采用Gensin积分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血清Cys-C与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亚组血清Cys-C水平均明显升高,冠脉狭窄程度(Gensin)积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亚组间进行分析,与单支冠脉病变组比较,双支冠脉病变组与多支冠脉病变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ys-C水平与Gensin积分呈正相关,Gensin积分越高,血清Cys-C水平越高(r=0.261,P0.05)。结论血清Cys-C与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血清Cys-C水平的检测能够准确评估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有助于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36例冠心病并行PCI术的患者及15例CAG正常者的血清CRP、IL-6水平,并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者其血清值及PCI术后的变化。结果血清CRP、IL-6水平显示:冠心病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CI术后显著高于术前。CRP、IL-6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IL-6水平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有炎症反应参与,且在PCI术后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313例经冠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T2DM组)及非糖尿病组(ND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及CAG结果。根据冠脉病变形态学标准分型及SYNTAX评分等来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冠脉病变。结果与NDM组相比,T2DM组的高血压病、高血糖症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甘油三酯(TG)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减少(p<0.05);冠脉造影病变分析在T2DM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C型病变、SYNTAX积分均高于NDM组(p<0.01)。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吸烟史、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方面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多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等多种危险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高;其冠脉病变严重,以多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冠心病及其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117例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CAS)组(75例)和冠状动脉正常(CAN)组(42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一步将CAS组分为1支病变组(31例),2支病变组(20例),3支病变组(24例),其中非重度狭窄者54例,重度狭窄者21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CAS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CAN组(P〈0.05),0、1、2、3支血管病变者血浆Hcy水平里遂级增高趋势,3支与0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支、1支与0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支与2支、1支与3支、2支与3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重度狭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20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PAPP-A,采用超敏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浆hs-CRP水平,并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AM I组和UAP组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PAPP-A与hs-CRP无明显正相关(r=0.37,P0.05)。冠心病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PAPP-A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hs-CRP水平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PAPP-A、hs-CRP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显著升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徐芳  曾高峰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9):1267-1269
目的 观察合并和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SAA、IL-1β、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具有预测价值的炎性指标.方法 研究对象为46例合并2型糖尿病和40例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用ELISA法检测他们的血浆SAA、IL-1β水平,用颗粒增强的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他们的CRP水平,并分析相应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合并2型糖尿病的ACS患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ACS患者血浆SAA和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AA和IL-1β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59,P<0.01),但这两者与血浆CRP水平无相关关系;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的血浆SAA、IL-1β、CRP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较未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冠脉病变范围更为广泛;对于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SAA可能相对CRP是更为敏感的炎症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18.
20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对20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并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3支病变和多支多节段病变,而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1支病变和2支病变;糖尿病组冠状血管的狭窄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良好方法,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冠状血管病变广泛、严重。  相似文献   

19.
廖晓芳 《现代保健》2013,(24):132-13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南京普朗FIA8000系列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定12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不同组别及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血浆NT-proBNP水平,对血浆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AP、UAP、AMI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UAP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3支病变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2支病变,2支病变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1支病变;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评分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34,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用于评估ACS病情,可作为评价ACS患者心肌缺血或坏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37-338
目的分析血糖波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9例AMI患者,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血糖波动下的冠脉病变程度。结果非糖尿病组的单支血管病变率高于糖尿病组(P<0.05),而三支血管病变率低于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的两支血管病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esini积分系统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中,NGF组的冠脉狭窄病变程度均轻于MGF组和S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往往更严重,且血糖波动越大,冠脉病变程度越高。AMI非糖尿病患者的非正常血糖波动对冠脉的损害比正常血糖波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