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47例,B级40例,C级21例)和97例正常对照血清中TGFβ-1和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CIII)。结果肝硬化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中HA、IVC、LN、PCIII水平随炎症和肝硬化进展而呈逐渐升高。各组血清HA、IVC、LN、PCIII均与血浆TGFβ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这对于早期诊断出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112例,分为无腹水组37例,腹水组75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对患者肝硬化程度进行分级,A级23例,B级36例,C级19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CA125水平,并作常规肝功能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Child分级的增加,患者血清CA125水平逐渐升高,Child C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Child B组(t=7.216,P0.05);Child B组显著高于Child A组(t=5.341,P0.05);肝硬化伴发腹水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无腹水组患者(t=7.241,P0.05);TBA升高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TBA正常组(t=8.314,P0.05);ALT、DBil升高组与正常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与腹水、肝硬化程度明显相关,理论上可以作为临床监测肝硬化患者病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病毒相关性喘息患儿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及其趋化因子的水平,探讨二者在病毒相关性喘息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8例病毒相关性喘息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4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12±0.62)×10^9/L,恢复期为(0.34±0.13)×10^9/L,对照组为(0.16±0.07)×10^9/L,观察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且观察组恢复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为(437.2±87.6)ng/L,恢复期为(182.4-t-56.2)n玑,对照组为(84.1±39.7)n尚也,观察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且观察组恢复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与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579、0.593、0.581,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及其趋化因子可能参与了病毒相关性喘息患儿的病理生理过程,二者水平的测定可监测婴幼儿喘息的病程变化,有利于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索水平及其与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方法测定73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索、胰岛索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相关的临床生化指标,同时对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肝功能分级。结果肝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与肿瘤坏死因子-α、肝功能分级无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索水平明显升高,其改变与胰岛索敏感性相关,与肿瘤坏死因子-α、肝功能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BO血型及胱抑素C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4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性别、年龄、乙型肝炎家族史、乙型肝炎病毒标记、肝功能分级、门静脉高压及并发症与ABO血型分布情况,比较胱抑素C与肌酐水平差异及其与肝功能分级关系,并与681例健康人群进行对比。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A型血发生率最高。各年龄组中ABO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型血患者中有乙型肝炎家族史、门静脉宽度〉1.5cm、食管静脉曲张、有并发症及肝功能分级Child-PughC级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血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胱抑素C水平随着肝功能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血的人群具有肝硬化的高危因素,AB型血的肝硬化患者其病情发展较其他血型者更严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胱抑素C水平与尿素氮、肌酐相比明显高于健康者,胱抑素C水平随肝功能分级升高而呈升高趋势,同时胱抑素C具有成为肝功能分级的良好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肝硬化临床证型Child分级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梅  乔蔚虹 《中国校医》1999,13(6):418-419
Child-pugh分类(改良Child分类)是国际上常用的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评估的一种方法[1],但临床肝硬化证型与Child分类之间的关系、对临床不同证型进行肝脏贮备功能评估,目前尚缺乏了解和研究。为了解肝硬化不同临床证型肝脏贮备功能状态,以期寻求与建立肝硬化辩证分型诊断标准有关的客观指标,我们于1996年1月至1998年7月对110例6种证型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Child-pugh分类的计分、分级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0例肝硬化患者按1990年河北承德“全国肝硬化专题学术讨论会”制订的诊断标准诊断[1]其中肝炎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老年人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 ,探讨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老年人肝硬化和对照组的血清瘦素、肝功能、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血氨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分析各组间瘦素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人肝硬化组的血清瘦素、胰岛素、FBG、血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血清瘦素和血氨水平在Child -PughA和C级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Child -PughB、C级的BMI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肝硬化组的瘦素与BMI、胰岛素和血氨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老年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并随肝功能的逐渐恶化而升高 ,与BMI、空腹胰岛素和血氨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脂联素(LPS)、内毒素(APN)水平与患者肝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54例肝硬化患者,均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采用放射性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LPS、APN水平,所有患者进行肝功能Child分级,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LPS高水平、APN高水平患者Child C级人数均多于对应低水平组患者,而Child A、Child B级人数少于对应低水平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高水平、APN高水平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对应低水平组患者,而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水平均低于对应低水平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中LPS和APN水平异常,参与了患者病情的进展,血清中LPS和APN水平反应肝功能,动态监测患者血清中LPS和APN水平有助于评价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对肝硬化及其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搜集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患者30例,根据child-turcottee-pugh分级法分为Child A级(8例),Child B级组(10例),Child C级组(12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并进行腹部彩超检查了解肝、脾、腹水情况以及脑电图了解脑电活动情况.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时患者总胆汁酸早期即可明显升高,而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含量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3,P值<0.05、t=2.042,P值<0.05、2.75,P值<0.01).②在肝功能分级不同阶段,上述各项指标亦有显著差异.结论 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是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合成功能以及肝脏损伤的重要指标,故联合检测有利于更全面的评价肝功能,且更有利于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更好帮助临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发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期为预防、控制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206例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引发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6例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17.5%;易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腹膜、消化道、泌尿系统及其他部位,分别占41.7%、27.8%、16.7%、8.3%及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实施侵入性治疗、血清白蛋白<30g/L、血白细胞<4×109/L、有并发症、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肝功能Child分级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实施侵入性治疗、有并发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肝功能Child分级是引发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很多,在治疗过程中应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与肝炎肝硬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4月—2009年6月于清苑县人民医院就诊的52例患者和26例健康体检者同时测定血清中aPoA-I和aPoB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组、失代偿组血清中aPoA-I和aPo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级别越高,血清中aPoA-I和aPoB下降水平越明显。结论血清中aPoA-I和aPoB的水平降低与肝硬化及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关系密切。对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78例,其中对照组36例,给予护肝、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德福韦10 mg,每日1次,2组病例均在治疗12月后观察肝功能、HbeAg、HBV DNA、Child-Pugh评分等。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生化学指标改善、HbeAg阴转、HBV DNA水平下降及Child—pugh分级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德福韦具有较强的抑制HBV DNA复制的作用,通过抑制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能使乙肝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及肝脏生化指标改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2例,同期无肝硬化的普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之后检测血糖、胰岛素、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NLR、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NLR、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不同肝功能分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加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NLR、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升高。血糖、胰岛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清CC型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和膜联蛋白A2(ANXA2)水平变化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选取同期胃部良性疾病患者86例为良性组,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86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及不同年龄、性别、病灶直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胃癌患者血清CCL11、ANXA2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CL11、ANXA2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血清CCL11和ANXA2水平高于良性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组血清CCL11水平为(40.82±10.16)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程度胃癌患者血清CCL11和ANXA2水平高于高分化患者,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CCL11和ANXA2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CL11和ANXA2水平与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与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CCL11、ANXA2水平呈高表达,均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可为临床诊断及分期鉴别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8月医院诊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治疗的40例单纯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均检测血氨、血清白蛋白、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临床特点。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肌酐、国际标准化比率及白细胞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同感染部位的肝性脑病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腹膜炎、呼吸道、尿道及皮肤组织感染患者的3、4级与1、2级肝性脑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后病情更加严重,对肝脏的损害更大,临床治疗时应该引起重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观察组)与50例无鼻部症状患者(对照组)的相关临床资料,检测其血常规,比较2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探讨其与过敏性鼻炎病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嗜酸性细胞升高比例(38.37%)显著高于对照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P〈0.0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过敏性鼻炎病情呈正相关(r=0.65,P〈0.01)。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升高程度与病情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杜贤  李世葵  黄胜贤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379-338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13例原发性肝癌、80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的Hcy的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组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P﹤0.01~0.05),且随着Child分级的升高而递增。结论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反映原发性肝癌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对PHC早期诊断、疗效判断、预后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介素-8 (IL-8)与支气管哮喘关系.方法 采用外周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介素-8(IL-8),同时以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患者外周血EOS计数与血清IL-8水平呈正相关(r=0.70,P<0.01).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8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方法测定73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相关的临床生化指标,同时对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肝功能分级。结果肝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与肿瘤坏死因子-α、肝功能分级无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其改变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与肿瘤坏死因子-α、肝功能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周血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和T1基因(GSTT1)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0例(研究组)、乙型肝炎患者4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GSTM1和GSTT1基因分型,Child Pugh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肝功能,并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比较两组外周血GSTM1、GSTT1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GSTM1及GSTT1基因暴露水平,明确GSTM1和GSTT1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分级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GSTM1空白基因占比、GSTT1非空白基因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 Pugh分级为C级的GSTM1空白基因分布频率较GSTM1非空白基因高,GSTT1非空白基因分布频率较GSTT1空白基因高(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STM1空白基因、GSTT1非空白基因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具备GSTM1空白基因、GSTT1非空白基因的个体,乙型肝炎肝硬化风险更高,且易出现肝功能损害,两者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早期诊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