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Hint2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BEL-7402迁移的影响。方法根据Hint2基因设计引物,扩增Hint2基因全长并以pcDNA3.1(+)为载体构建Hint2过表达质粒。转染BEL-7402细胞提取m RNA和总蛋白,分别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Hint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细胞中Hint2蛋白与细胞线粒体进行共定位。使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Hint2过表达后对肝癌细胞BEL-7402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Hint2过表达质粒细胞的Hint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免疫荧光染色表明过表达的Hint2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划痕愈合实验表明Hint2过表达质粒使肝癌细胞BEL-7402迁移速率显著降低。结论 Hint2过表达质粒能够上调BEL-7402细胞中Hint2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表达的蛋白定位于细胞线粒体并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KLF6、Sp1蛋白在肝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KLF6、Sp1在人肝细胞癌与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探讨KLF6、Sp1在肝癌、肝硬化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及KLF6与Sp1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51例肝癌组织、35例癌旁肝硬化组织、10例良性病变而切除的正常肝组织转录因子KLF6、Sp1进行蛋白检测。结果KLF6、Sp1蛋白在肝癌组织表达率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中全部呈阴性表达(P〈0.001)。结论KLF6、Sp1蛋白过表达在肝细胞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肝硬化组织中KLF6与Sp1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15(Krüppel-Like Factor 15,KLF15)通过下调活化T细胞核因子胞质1型(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ytoplasmic 1,NFATc1)保护足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在正常人及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患者足细胞KLF15的表达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检测体外培养的永生化小鼠足细胞在高糖(HG)、脂多糖(LPS)处理48h及阿霉素(ADR)处理24h后KLF15的表达情况,足细胞感染腺病毒瞬时过表达KLF15后KLF15过表达效率、促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及NFATc1的表达情况,足细胞给予地塞米松处理后NFATc1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过表达KLF15的足细胞中给予损伤刺激(ADR、LPS、HG)后,足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免疫染色质共沉淀(CHIP)检测足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与LPS处理后转录因子KLF15与NFATc1启动子的结合情况;通过RT-PCR检测足细胞过表达KLF15后,NFATc1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KLF15在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足细胞表达降低;体外培养的足细胞在损伤刺激的情况下KLF15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降低;足细胞过表达KLF15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在给予损伤刺激的情况下,过表达KLF15组的足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足细胞过表达KLF15后,NFATc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NFATc1下游目的基因转录减少;在正常的足细胞中,转录因子KLF15与NFATc1启动子区域有结合,且在LPS损伤刺激下结合减弱,过表达足细胞中的KLF15,NFATc1的下游基因(Fzd9、Rcan1、Plaur)在mRNA水平表达降低;在体外培养的足细胞给予地塞米松处理后,转录因子KLF15表达明显增高, NFATc1表达降低。结论:转录因子KLF15通过下调NFATc1保护足细胞,地塞米松可通过升高KLF15抑制NFATc1保护足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miR-613在结肠癌组织和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以及miR-613靶向KrüPPel样因子4(KLF4)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5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613和KLF4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qRT-PCR检测miR-613在结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CT116,DLD1,LOVO,NCM460,RKO)中的表达。在HCT116和SW480中分别转染miR-613模拟物和抑制剂。CCK8及EDU实验用于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量miR-613与KLF4的相互作用关系。功能回复实验用于确定miR-613靶向KLF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miR-613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KLF4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其癌旁组织(P0.05);miR-613与KLF4表达呈负相关(R~2=0.74,P0.001)。在结肠癌细胞系中,HCT116中miR-613的表达水平最低,SW480中miR-613的表达水平最高。在HCT116中,miR-613的表达上调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升高(P0.05);KLF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W480细胞中,抑制miR-613表达后,增殖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KLF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HCT116细胞中,miR-613模拟物与KLF4 3'UTR野生型质粒共转染,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613抑制剂和si-KLF4共转染至结肠癌细胞后,si-KLF4可挽救由于miR-613低表达导致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降低。[结论]miR-613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miR-613通过靶向KLF4基因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锌指转录调节因子4(KLF4)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纺锤体和动粒相关复合体亚基1(SKA1)促进ccRCC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 从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440例ccRCC原位癌组织和80例伴有远处转移的ccRCC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KLF4在原位癌组织和伴有远处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取人肾癌细胞786-O、ACHN,分为KLF4过表达组、空载体组、共表达KLF4/SKA1组,采用慢病毒载体技术,分别转染pCMV-KLF4、pCMV、pCMV-KLF4和pCMV-SKA1质粒;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取786-0、ACHN细胞,分为KLF4干扰组及干扰对照组、KLF4过表达组及空载体组,KLF4干扰组和干扰对照组分别转染siKLF4和siNC,KLF4过表达组和空载体组分别转染pCMV-KLF4、pCMV质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SKA1 mRN...  相似文献   

6.
反义转录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HOTAIR)是在肝癌细胞中第一个被发现的长链非编码RNA,其可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和染色质状态来调节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影响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其中,HOTAIR可通过与PRC2转录抑制复合物结合,使其相应靶基因甲基化,从而诱导和促进肝癌细胞的激活与增殖,或者通过竞争同种miRNA,参与靶基因的水平表达调节,来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沉默HOTAIR可通过调控miR-217-5p活化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化-苏氨酸蛋白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9信号通路及降低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水平,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LIN28A基因在肝肿瘤细胞及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变化,揭示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肝癌细胞及DEN诱导的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中LIN28A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以携带LIN28A的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感染肝癌细胞,侵袭小室实验(transwell assay)检测过表达LIN28A对肿瘤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结果显示,LIN28A在肝癌细胞及大鼠原发性肝癌中表达量上调;侵袭小室实验表明,过表达LIN28A能明显提高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LIN28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升高,对肝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是一种肠上皮细胞特异性核转录因子,正常胃黏膜组织不表达CDX2,而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存在CDX2异位表达。近年研究发现CDX2在胃癌中起抑癌基因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MT)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目的:探讨CDX2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与EMT的关系。方法:分别将CDX2过表达质粒和干扰质粒转染入低表达和高表达CDX2的人胃癌细胞株MKN-45和AGS中,以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MT标记物表达。结果:过表达CDX2能显著抑制MKN-45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并上调上皮标记物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标记物vimentin表达(P0.05);而沉默CDX2表达能显著增强AGS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表达(P0.05)。结论:CDX2表达水平改变可影响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并参与EMT的调控,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可能与逆转EMT有关,具体分子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肝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常见肿瘤。miR-183-5p在多种肿瘤中被证明可促进血管形成。然而,miR-183-5p在肝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将探究miR-183-5p影响肝癌血管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生信分析miR-183-5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miR-183-5p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细胞功能实验探究miR-183-5p异常表达对肝癌细胞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和HUVECs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VEGFA、mTOR的表达。ELISA检测肝癌细胞分泌的VEGFA表达。mTOR通路激活剂MHY1485处理进一步探究miR-183-5p介导mTOR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发现miR-183-5p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miR-183-5p可明显抑制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HUVECs细胞血管形成。同时,沉默miR-183-5p可以抑制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mTOR通路激活剂MHY1485处理可以逆转沉默miR-29c-3p对HUVECs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 本...  相似文献   

10.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肿瘤蛋白翻译调节因子1-反义RNA1(tumor protein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regulator 1-antisence RNA 1,TPT1-AS1)TPT1-AS1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影响肿瘤的侵袭转移,但其在肝癌中的具体作用和相关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目的探讨lncRNA TPT1-AS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Huh7、SMMC-7721、HCCLM3和HepG2)中lncRNA TPT1-AS1的表达.靶向TPT1-AS1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 targeted for TPT1-AS1,si-TPT1-AS1)转染后,经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HepG2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评估上皮-间充质转分化进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tylinosita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Huh7、SMMC-7721、HCCLM3和HepG2)中均可检测到lncRNA TPT1-AS1的高表达.转染siRNA-TPT1-AS1可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及迁移,同时抑制HepG2细胞的EMT进程.此外,下调lncRNA TPT1-AS1可抑制MMP-9的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LncRNA TPT1-AS1在肝癌中高表达.敲减lncRNA TPT1-AS1可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以及下游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的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zrin与Hippo通路下游蛋白YAP(Yes-associated protein)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9例胃癌组织中的Ezrin和YAP的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过表达Ezrin及同时干扰YAP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Ezrin及同时干扰YAP后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Ezrin及YAP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MTT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Ezrin后胃癌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增加,而同时干扰YAP后生长增殖能力受到抑制.Transwell结果表明过表达Ezrin后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加,而同时干扰YAP后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抑制.结论:Ezrin在胃癌中可能起类似癌基因的作用,其可能通过上调Hippo通路的下游蛋白YAP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与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630靶向锌指转录因子Slug信号通路调节人肾癌细胞株ACHN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 取人肾癌细胞株ACHN培养传代,分为正常组(未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携带miR-630抑制剂阴性对照的慢病毒)、过表达组(转染携带miR-630模拟物的慢病毒)、低表达组(转染携带miR-630抑制物的慢病毒)。培养48 h后,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量miR-630、E-钙黏蛋白(cadherin)、Slug、波形蛋白(Vimentin)和N-cadherin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Slug、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630是否靶向Slug信号通路。结果 阴性对照组、过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转染效率分别为(87.39±17.36)%、(86.11±17.01)%和(85.43±16.98)%,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转录因子TEA结构域转录因子(TEAD)4通过调控赖氨酸缺乏激酶(WNK)1表达介导Wnt/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的增殖和迁移。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EAD4在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和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LOVO、HCT 116中的表达情况。构建低表达TEAD4和WNK1的SW620和LOVO细胞,并通过平板克隆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评估TEAD4和WNK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通过生物分析找到TEAD4与WNK1启动子之间的结合位点序列,运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qPCR验证TEAD4与WNK1启动子的结合情况。在沉默TEAD4的细胞中进一步过表达WNK1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TEAD4在结肠癌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5)。敲低TEAD4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1)。沉默TEAD4能显著抑制WNK1的表达(P<0.01)。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显著减弱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肝脏》2018,(11)
目的探究Snail家族转录抑制因子2(SNAI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hRNA慢病毒转染肝癌细胞以及细胞成球实验分析了SNAI2缺失对肝癌细胞锚定非依赖生长的影响,随后又利用CCK-8实验检测肝癌细胞SNAI2分子缺失对多种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当shRNA抑制SNAI2表达时,肝癌细胞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以及集落形成力均显着增加。抑制SNAI2分子表达增强了肝癌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结论 SNAI2分子通过抑制肝细胞肝癌的EMT发生和抑制多药耐药性,从而起到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基因突变对Kruppel样因子6(KLF6)抗肝癌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原发性肝癌及其癌旁组织KLF6基因外显子2序列,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双向序列测定。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KLF6真核表达质粒并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流式细胞仪及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观察KLF6基因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外源KLF6 基因对HepG2细胞p21WAF1表达的影响。结果 2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2例(8.7%)出现KLF6基因突变, 其中1例导致氨基酸改变(W162G)。转染野生型KLF6的HepG2细胞G0~G1期所占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而转染突变型KLF6实验组G0~G1期细胞无显著增加。转染野生型KLF6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突变型KLF6实验组和空载体实验对照组。外源野生型KLF6基因能上调肝癌细胞p21WAF1表达,而突变型KLF6基因上调p21WAF1表达的能力较低。结论 KLF6基因突变可能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基因突变可能不是KLF6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上调p21WAF1表达是KLF6基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lnc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GAS)5在骨肉瘤(OS)细胞U2OS中的表达,并深入探讨GAS5对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qRT-PCR检测U2OS细胞中GAS5和miR-221的表达;噻唑蓝(MTT)和Transwell小室法分析U2O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Starbase软件预测GAS5和miR-221的靶向关系,之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qRT-PCR分析加以验证。结果与hFOB 1.19组相比,GAS5在U2OS细胞中明显低表达;通过在U2OS细胞中转染pcDNA-GAS5可高效过表达GAS5;外源过表达GAS5可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GAS5能够与miR-221通过互补位点相互作用;与hFOB 1.19组相比,miR-221在U2OS细胞中明显高表达,且外源过表达miR-221可逆转GAS5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GAS5通过降低miR-221表达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在骨肉瘤中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HepG2中RhoA的表达水平,以及载体表达的短发夹状双链RNA(shRNA)特异性抑制RhoA在HepG2中的表达后,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RhoA在HepG2及L02中的表达;构建RhoA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至高表达RhoA的HepG2细胞中;筛选得到稳定低表达RhoA的HepG2细胞株,用侵袭小室法(transwell)检测该细胞株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并用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该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HepG2中Rho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肝胚胎细胞系L02(两者均P0.05)。转染pshRNARhoA真核载体特异性抑制RhoA的表达后,HepG2细胞分别在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中穿过微孔膜的细胞个数均远少于对照组细胞(两者均P0.05),增殖能力也明显减弱(P0.05)。[结论]抑制肝癌细胞HepG2中RhoA基因的表达能降低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部分逆转肝癌细胞的恶性表型,为进一步研究肝癌侵袭转移和增殖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2对人肝癌细胞侵袭力及转移力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对肝癌细胞侵袭力及转移力相关因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IL-2处理肝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癌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水平,用附壁试验检测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用细胞聚集试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聚集能力以研究IL-2对肝癌细胞侵袭力及转移力相关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 经高浓度和低浓度IL-2处理后,肝癌细胞表面ICAM-1及HLA-I表达均增加,CD44表达减少,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及肝癌细胞聚集程度均降低。结论 IL-2可明显增加肝癌细胞ICAM-1及HLA-I的表达,抑制D44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及肝癌细胞的聚集作用。因此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力和转移力。  相似文献   

19.
甲胎蛋白(AFP)不仅是肝细胞癌诊断的重要标志物,还在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除了胞外的配体结合和运输功能,以及作为生长调控因子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外,细胞内的AFP还可以通过和转录因子或一些关键蛋白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对下游基因的转录调控或对信号通路产生影响.这些为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SEPT9基因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blot法筛选SEPT9蛋白高表达肝癌细胞系,慢病毒转染沉默后检测细胞SEPT9蛋白表达量,通过EdU染色检测sh-SEPT9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沉默SEPT9表达后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westernblot分析沉默SEPT9表达对肝癌细胞HIF-1α、Ki67、PCNA、MMP-9、VEGF、Vimentin, 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影响。结果 westernblot显示SEPT9蛋白在肝癌HepG2细胞存在高表达,慢病毒转然能够获得稳定遗传的HepG2-SEPT9-shRNA细胞系,sh-SEPT9转然后,EdU染色显示HepG2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HepG2细胞Ki67、PCNA、Vimentin、N-cadherin、HIF-1α、MMP-9及VEGF表达量明显降低,E-cadherin的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 SEPT9基因通过增强肝癌HepG2细胞的EMT机制,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