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合彦  徐萍  张杰  李绍静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02-1104
目的了解廊坊市加油站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长期接触汽油及苯作业对加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廊坊市273名加油站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神经科、血常规、尿常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心电图及腹部B超等,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加油工人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为7.0%,高血压检出率22.3%,血常规异常检出率12.5%,尿常规异常检出率21.6%,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1.4%,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19.4%,肝功异常检出率7.3%。趋势卡方检验表明,加油工高血压、血常规异常、尿常规异常、腹部B超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线性趋势(P0.05);高血压、血常规异常、尿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有随工龄增长而增高的线性趋势(P0.05)。结论廊坊市加油站作业工人长期接触汽油及苯,对其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慢性损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石化企业加油站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为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对中石化重庆某分公司29家加油站302名作业工人进行了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神经衰弱综合征的检出率为2.65%,血常规异常检出率为17.88%,尿常规异常检出率为41.39%,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21.85%,腹部B 超异常检出率为20.53%,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为23.84%;男女性加油工的尿常规、肝功能和血糖异常检出率差别明显,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有随工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加油站行业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汽油对职工的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脂质代谢存在一定的损害,企业需提高职业病防范意识,加强员工职业病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郑州市加油站职业病危害现状。
方法 选择郑州及所属周边县、市156家加油站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调查, 并分析320名加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
结果 加油站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加油工接触的毒物浓度均高于计量员, 加油机旁的毒物浓度均高于值班室,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 但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神经衰弱症状检出率6.3%, 血常规异常检出率16.3%, 尿常规异常检出率10.0%,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9.1%, 血压异常检出率6.3%, 肝功能及B超异常检出率各为12.2%, 皮肤异常检出率11.9%。11~15年工龄组血常规、B超、神经系统和皮肤异常检出率均高于1~10年工龄组(P < 0.05)。高血压、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2个工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现阶段加油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较低, 但对作业人员健康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石化企业加油站和油库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现状。方法对某石化企业65座加油站及3座油库的共915名作业人员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异常检出率最高的为腹部B超(42.95%),其次为尿常规异常(33.99%),男性高血压、腹部B超、心电图、红细胞和肝功能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女性低血压、白细胞、血红蛋白异常下降和尿常规异常检出高于男性。结论加油站及油库作业人员长期低剂量接触溶剂汽油和苯等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引起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相关指标出现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吉安市加油站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长期接触汽油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吉安市83家加油站的903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询问职业史、内科、神经系统、皮肤、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加油站作业人员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为9.19%,皮疹、皮肤过敏、皮肤干燥脱屑、皮肤角化皲裂检出率为2.1%,末梢感觉、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检出率为2.33%,高血压检出率6.87%,血常规异常检出率5.65%,尿常规异常检出率2.66%,心电图异常检出率9.64%,肝功能异常检出率2.55%。趋势卡方检验表明,加油站作业人员高血压、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常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线性趋势(P<0.05);神经衰弱综合征、高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有随工龄增长而增高的线性趋势(P<0.05)。结论吉安市加油站作业人员长期接触汽油,可造成健康危害,对加油站作业人员应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6.
了解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状况,为控制职业病提供依据。对开封市208名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血糖过高、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0.6%、4.8%、12.1%、13.9%和21.2%。听阈测试异常率为9.6%。而且,听阈和心电图异常率随工龄延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噪声作业工人健康问题严峻,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部分涉苯企业员工健康状况,为制定沙井街道涉苯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09年1~7月部分涉苯企业员工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暴露组类神经症检出率为15.5%,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P=0.006);暴露组白细胞计数减少检出率、红细胞计数减少检出率、血小板减少检出率分别为19.5%、10.2%和18.0%,均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P〈0.05);暴露组B超异常检出率为5.4%,与对照组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686)。结论宝安区沙井街道涉苯企业的员工受到苯及其系物危害的情况普遍存在,企业应当从转变工艺流程、改善作业场所的环境入手,做好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开展职业健康状况的分析,探讨职业性噪声健康保护措施。方法对2015年广州市两家大型汽车整车制造企业7 184名接触噪声的男性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听力损失、血压、心电图和肝胆脾B超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血压、心电图和肝胆脾B超的异常率分别为2.7%、3.5%、15.7%和28.2%。噪声作业工人中发生高频听损和语频听损者,其血压异常率和肝胆脾B超异常率均高于听力正常者(P0.001)。随着年龄和接噪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高血压及肝胆脾B超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1);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01)。结论噪声对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作业工人的听觉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了不良健康影响,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控制噪声对噪声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业中噪声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2017年依据《职业健康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对佛山市南海区某汽车制造厂接触噪声作业在岗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702名接触噪声作业在岗人员检出患有目标疾病15例,检出率2.14%,其中疑似职业性噪声聋4例,检出率0.57%;职业禁忌证11例,检出率1.57%。纯音听力测试异常率19.23%,血压异常率7.41%,心电图异常率6.98%。不同年龄、工龄组目标疾病、血压、心电图、纯音听力测试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损害较大,自我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应加强个体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扬州市苯作业人员的血常规状况,探讨不同年龄、行业、工龄、性别对苯作业人员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扬州市2014年3 003名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003名苯作业人员血常规异常检出率为6.9%,WBC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检出率分别为4.3%和5.2%。不同年龄、行业组苯作业人员血常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10a组WBC的减少检出率高于工龄10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WBC减少检出率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工龄、性别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工行业男性组和女性组WBC减少检出率分别为5.2%和2.0%,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作业人员血常规异常主要表现为WBC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工龄、性别对苯作业人员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苯作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防护,尤其是化工行业的男性员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体检了解邮政行业接尘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255名接尘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项目包括内科常规、心电图、肺功能、胸部X线、腹部B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邮政行业接尘人员尘肺病检出率为6.27%,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尘肺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P<0.05).腹部B超异常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邮政行业接尘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邮政行业接尘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改善作业环境,切实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112家加油站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加油站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对北京地区112家加油站作业人员作息时间、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油料销售情况、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对26家加油站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和苯系物的浓度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价;对796名加油工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神经科、血常规、尿常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心电图及腹部B超。[结果]加油站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和苯系物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加油工人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为6.5%,皮肤干燥脱屑、角化皲裂检出率为1.9%,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检出率为2.1%,血常规异常检出率5.2%,尿常规异常检出率19.1%。且异常检出率随作业工龄增长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加油作业工人长期接触汽油和苯系物造成健康危害,对加油作业工人应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3.
怀化市171名医用放射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利平  付家胜  罗卫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13):1364-1365
目的了解怀化市医用放射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07年度以来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用放射作业人员的健康档案资料,用SPSS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腹部B超、肝功能、外周血象、血压、X线胸片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2.81%、20.47%、12.28%、11.11%、8.19%、2.92%。结论该市医用放射作业人员总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心电图异常率较高,提示不仅要做好职业放射防护工作,还要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加油站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情况,为制定职业卫生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重庆市123家加油站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采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2 187名作业工人,1 318名(60.27%)检查对象至少有1项检查结果异常,其中尿常规异常检出率为36.03%,血常规为17.15%,心电图为10.70%,血压为10.11%,血糖为7.18%,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均正常。除血常规外,各年龄段的尿常规、心电图、血压和血糖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压、血糖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工龄增加而增高。工龄<5年的作业人员尿常规异常检出率最高。女性尿常规异常检出率(48.02%)高于男性(18.89%)(χ^2=194.98,P<0.05),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4.67%)高于女性(7.93%)(χ^2=25.19,P<0.05)。接触汽油组血常规、血压、血糖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尿常规异常检出率(42.14%)高于接触组(33.63%)(χ^2=13.91,P<0.05)。结论加油站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异常检出率较高,主要表现在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方面,但由于社会因素、生理因素等影响,研究结果尚不能完全反映汽油对加油站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制鞋从业人员的苯及苯系物接触情况并探讨其对健康的影响。方法对51家制鞋企业2 329名接触和不接触苯及苯系物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白细胞进行计数,通过调查从业人员年龄、性别、接触工龄等因素,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触苯及苯系物人员高血压、贫血、心电图异常、B超异常、尿常规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高血压、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7.72%、11.39%,并且接触组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5,P0.01)。接触组中工龄≥5a的员工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均高于工龄5a的员工,女性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12.60%)明显高于男性(9.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组患病概率和白细胞减少检出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和改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了解南昌地区加油站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提出防护对策。方法依据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某石化企业驻南昌地区加油站作业工人共874名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自觉有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的有245人,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未见;皮肤瘙痒13人,其中3人有散在皮疹。检查项的异常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尿常规30.66%,彩超30.21%,血压12.93%,血常规12.36%,心电图7.55%,肝功能6.75%,血糖1.95%。男性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和心电图的异常率高于女性,女性血常规的异常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异常率4个县高于城区,且随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均P0.05)。结论南昌地区加油站工人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和泌尿系统、代谢功能方面存在健康问题。今后在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的同时,应实施健康生活指导、督促企业改进生产方式,做好劳动保护,尤其是女工的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襄阳铁路地区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影响特点,为制订健康监护策略提供医学依据。方法对襄阳铁路地区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的的职业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 797名受检作业工人中有1 363人检查指标有异常,异常检出率为35.90%。不同接触工龄组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B超异常、胸透异常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检出率有随着接触工龄增高的趋势。结论襄阳铁路地区面临的职业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应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做好职业病三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英德市某水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状况,为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和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英德市某水泥企业296名在岗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特征的在岗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状况和纯音测听异常情况。结果 296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血压异常、血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等指标检出率分别为19.26%、21.28%、16.22%和22.97%。男性血压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听力损失、血压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均升高(P值均0.05)。296名工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高频听阈提高、语频听阈提高、较好耳语频加权值25 dB的检出率分别为19.26%、64.53%、7.09%和1.35%。男性的高频听阈提高和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值均0.05);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高频听阈提高、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和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随着工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结论英德市某水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损害较严重,有关部门需督促企业加强和完善噪声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毒有害作业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为有效防控有毒有害物质、保证员工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计2 200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员工的职业体检报告,统计员工听力损失情况,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结果维修队、勘探队、石化厂、发电厂、采油厂、化肥厂、编织厂员工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别为13.3%(64/581)、8.3%(5/60)、6.6%(22/160)、5.4%(18/335)。4.4%(14/320)、2.8%(11/390)、2.7%(7/254)。有毒有害作业员工心电图异常影响因素:粉尘因素1 075名(48.9%)、铅因素1 044名(47.4%)、有机溶剂因素996名(45.3%)、噪声因素1 176名(53.4%)、高温因素1 027名(46.7%),各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437名(19.4%)员工B超检查异常,286名(13%)员工尿十项异常,167名(7.6%)员工血压异常,144名(6.5%)员工肝功能异常,11名(0.5%)员工血细胞分析异常,258名(11.7%)员工电测听异常,58名(2.6%)员工摄片异常。结论高温、铅、噪音、有机溶剂、粉尘等有毒有害因素均能导致员工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员工听力损伤检出率较高,体检异常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济南铁路局企业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为对象,职业健康体检由专业机构完成。结果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血液生化指标异常以血脂升高为最高,占32.72%;血压升高占18.70%;B超检查以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占32.33%;心电图检查以心率异常检出率最高,占17.77%;血常规检查,HGB异常率最高,占9.25%;尿常规异常率为16.21%。各检测指标在接触组之间异常率不同,其中血脂升高、肝功能异常、WBC和尿常规异常率在不同接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囊肿、胆囊息肉、肾结石、ST-T改变和左心室高电压检出率在不同接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影响不同,应引起关注,在制定控制措施时应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