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eig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重症肌无力的Meige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因突发双眼睑下垂无力2周入院。曾在当地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经相关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经抗胆碱酯酶、营养神经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询问病史患者症状无晨轻暮重现象,新斯的明试验阴性,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考虑Meige综合征,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及抗癫痫药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临床遇及眼睑下垂、眼肌痉挛等患者时,要全面采集病史、及时行相关检查,若按重症肌无力治疗无效,要拓宽诊断思路,进行鉴别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神经电刺激已经广泛应用于疼痛、帕金森病、颅脑外伤昏迷促醒、癫痫及低氧后植物状态等[1],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目前常用的神经电刺激包括有脊髓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电刺激、深部脑电刺激、舌下神经电刺激、骶神经电刺激等.每种神经电刺激各具特点,主要临床应用范围及相关机制有所不同.本文现将常用的神经电刺激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某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脱水、控制血压、控制血脂、脑保护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测法(Fugl-Meyer)运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神经义肢控制系统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功能性电刺激技术等,通过分析脑电信号获得控制命令,直接作用于肌肉系统或外部设备,恢复或代偿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本文阐述神经义肢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归纳该技术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CH)是一种高度致残性头痛,表现为一侧眼眶周围剧烈疼痛伴自主神经症状。急性期治疗多给予高流量吸氧或使用曲坦类药物,旨在控制症状;给予维拉帕米和锂剂可以预防丛集期的复发。对于难治性丛集性头痛(refractory cluster headache,RCH)病人,神经电刺激治疗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神经电刺激治疗难治性丛集性头痛主要包括蝶腭神经节刺激、枕神经刺激及深部脑刺激等。与射频毁损术和神经切除术治疗相比,神经电刺激具有靶点明确、选择性高、并发症少、可调控等优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神经电刺激治疗可有效缓解难治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频率,延长缓解期。尤其是蝶腭神经节刺激正逐渐成为治疗难治性丛集性头痛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阴部神经痛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诊断困难,多年来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疼痛医学的迅速发展,脉冲射频及神经电刺激等微创介入治疗在各类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广泛应用,其在阴部神经痛病人身上也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了阴部神经痛的诊断方法及当今的治疗策略,包括口服药物,局部注射等基本治疗手段及脉冲射频,脊髓电刺激(及骶神经电刺激)等介入治疗方法并辅以一些心理治疗,从而达到缓解这类病人的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与神经康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回顾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明确电刺激特别是双侧电刺激是否为促进神经康复的理想治疗方案。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www.ncbi.nlm.nih.gov,gateway.nlm.nih.govwww.cnki.net1984-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electricalstimulation,neurorehabili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电刺激,神经康复等。资料选择:选择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数据提炼:对检索到的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文献中相关信息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实验研究提示,脑存在可塑性,电刺激可通过机械刺激,造成全身血液循环的加快,促进脑血液供应,增加脑内侧支循环建立,电刺激可以调解神经递质的表达,促使神经营养因子和星形细胞增生,从而促进轴突出芽和突触形成,增强脑的可塑性。双侧电刺激可通过动员更多的神经通路来促进神经康复。结论:越来越多的基础及临床实验证据表明,电刺激特别是双侧电刺激是促进神经康复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信这种康复训练模式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对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高频超声检查,比较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检查及单独检查诊断价值。结果: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检查诊断准确率96.43%、敏感性98.52%高于单独检查(P0.05);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特异性与单独检查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神经肌电图电诱发电位应用于疑似臂丛神经病变患者,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为临床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9.
常见神经心理疾病的认知电位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任何一个心理活动都伴有大脑神经电生理的变化,多种事件相关脑诱发电位,如P300、N400、MMN等被认为是大脑皮层活动的整合结果,与大脑复杂的认知过程有关,又称之为认知电位,可作为判断大脑高级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用于神经精神科临床和心理学研究。因此,探讨和研究常见神经心理疾病的认知电位特征并应用到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等临床工作中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是小儿危重症之一,能造成不可逆脑损害,甚至威胁生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能减轻其危害。随着神经电生理、基因检测、神经影像技术的进步,近来在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诊断、预后等方面均有新的认识,分以下几方面叙述。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电刺激因对慢性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被广泛用于临床。现在常用的神经电刺激方法有经皮神经电刺激、外周神经刺激、深部脑刺激、脊髓电刺激、经皮脊髓电刺激和运动皮质刺激。每种电刺激又各具特点,它们为那些其他治疗无效的或因疼痛而致残的患者带来新的曙光。本文就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各种方法比较其利弊。  相似文献   

12.
背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进行脑电诊断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目的探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对ADHD患儿诊断的精确性和治疗的疗效.设计以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心理科.对象选择2003-10/2004-5到鞍山市中心医院心理科多动症门诊就诊的儿童,共113例.纳入标准年龄6~14岁到多动症门诊就诊的儿童.排除标准患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精神病性障碍、听觉异常和视觉异常等疾病者.其中男88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10±3)岁.方法应用A620全自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对113例儿童进行脑电检测,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ADHD的诊断标准对前来就诊的儿童进行诊断,计算脑电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应用该仪器对27例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脑电波θ/β比值的变化,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价治疗前后多动指数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脑电波θ/β比值,Conners多动指数.结果脑电诊断ADHD的灵敏度为83.58%,特异度为82.6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患儿的θ/β值为(8.26±4.05),较治疗前(12.38±7.96)明显下降(t=2.39,P<0.05);Conners多动指数治疗后为(12.05±8.63),较治疗前(24.73±10.96)显著下降(t=4.72,P<0.01).结论脑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辅助诊断ADHD;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DHD患儿的脑电异常和多动症状.  相似文献   

13.
电刺激与神经康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冯龑  何祥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77-6979
目的:回顾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明确电刺激特别是双侧电刺激是否为促进神经康复的理想治疗方案。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www.ncbi.nlm、nih.gov.gateway、nlm、nih.gov www、cnki.net 1984-01/2003—12期间的相关章,检索词“electrical stimulation,neurorehabilitation”,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01/2003—12期间的相关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检索词为“电刺激,神经康复”等。资料选择:选择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的献。数据提炼:对检索到的电刺激促进神经康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献中相关信息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实验研究提示,脑存在可塑性,电刺激可通过机械刺激,造成全身血液循环的加快,促进脑血液供应,增加脑内侧支循环建立,电刺激可以调解神经递质的表达,促使神经营养因子和星形细胞增生,从而促进轴突出芽和突触形成,增强脑的可塑性。双侧电刺激可通过动员更多的神经通路来促进神经康复。结论:越来越多的基础及临床实验证据表明,电刺激特别是双侧电刺激是促进神经康复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的临床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的生活质量。相信这种康复训练模式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其更深一步的机制仍值得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烧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青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942-1943
电烧伤可以造成广泛的血管、神经、肌肉、皮肤以及骨骼等组织的损伤.由于机体各组织电阻不同.电烧伤后组织毁损程度和平面存在较大差异,损伤组织范围的诊断及治疗十分棘手.近年来对电烧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运动治疗和代偿技术(含神经发育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表面肌电生物反馈、非侵入性脑刺激、球囊导管扩张术、针灸、药物和手术治疗。运动治疗和代偿技术是治疗基础,舌喉复合体向上向前运动是治疗核心,要强调早期、主动性、个体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同时要注意患者营养及吸入性肺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正>第十四届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宣武讲习班将于2016年9月21~25日在北京举行,本期讲习班将研讨运动障碍病、癫痫、疼痛等功能脑病的临床进展,同时直播手术。课程内容包括:运动障碍病的神经调控治疗及进展、顽固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技术进展、功能区致痫灶的切除技术、癫痫的神经调控治疗及进展、慢性疼痛的神经调控治疗及进展、内镜技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等。手术直播内容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治  相似文献   

17.
电诊断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美国电诊断学会的规定,电诊断学的范围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电位等。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是康复医学处理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电诊断学技术能比较客观准确地了解神经的功能状态,对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因此电诊断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磁共振、电生理表现及治疗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磁共振和电生理表现及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其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定,并进行3 ̄36个月随访,检查脊髓MRI、体感诱发电位(SEP)等,并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因部分病人确诊前应用VitB12,有时VitB12浓度无法作为诊断依据,脊髓MRI、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敏感地显示病灶部位。结论 脊髓MRI、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客观地提示病变部位及治疗前后的变化,对SCD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背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ftention den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进行脑电诊断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目的:探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对ADHD患儿诊断的精确性和治疗的疗效。设计:以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心理科。对象:选择2003-10/2004-5到鞍山市中心医院心理科多动症门诊就诊的儿童,共113例。纳入标准:年龄6~14岁到多动症门诊就诊的儿童、排除标准:患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精神病性障碍.听觉异常和视觉异常等疾病者。其中男88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10&;#177;3)岁。方法:应用A620全自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对113例儿童进行脑电检测,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ADHD的诊断标准对前来就诊的儿童进行诊断,计算脑电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应用该仪器对27例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脑电波θ/β比值的变化,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价治疗前后多动指数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脑电波θ/β比值,Conners多动指数。结果:脑电诊断ADHD的灵敏度为83.58%,特异度为82.6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患儿的θ/β值为(826&;#177;4.05),较治疗前(12.38&;#177;7.96)明显下降(t=2.39,P&;lt;0.05);Conners多动指数治疗后为(12.05&;#177;8.63),较治疗前(24.73&;#177;10.96)显著下降(t=4.72,P&;lt;0.01)。结论:脑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辅助诊断ADHD;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DHD患儿的脑电异常和多动症状。  相似文献   

20.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能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脑区,研究脑的功能连接.本文基于任务态和静息态的应用模式,自局部脑区功能活动、脑区间功能连接及脑功能网络层面,综述了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研究现状.今后需进行多学科、多方法 相结合的纵向研究,探索神经精神疾病特异的功能影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