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中的价值。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慢重肝患者及其它HBV感染性肝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进行检测,并以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慢重肝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血清水平差异。结果:慢重肝患者外周血CD19+、NK细胞计数在各组中结果最低,CD3+、CD4+、CD8+比肝硬化组略高外,均比其它组低;慢重肝患者IgG在各组中结果最高、C3、C4最低,IgA除了比肝硬化组略低外,均比其它组高;血清补体C3预测慢重肝预后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结论:慢重肝患者存在明显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对发病机理的研究、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病原菌及其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收治于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的98例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组,在患者入院后腹水穿刺取腹水检测其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耐药性;另选取同期入院、相同年龄段且未合并腹腔感染的肝硬化患者9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CD_3~+、CD_4~+、CD_8~+、CD_(19)~+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以及营养状态指标:血清中总蛋白质(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 98例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经腹水细菌培养后,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5.31%,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无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占32.65%,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无耐药性;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的TP、ALB、PA、HB、TG和HDL-C水平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的CD_3~+、CD_4~+、CD_8~+和NK细胞水平均更低(P0.05),免疫球蛋白IgG、IgA更高(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肝硬化患者合并腹腔感染可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临床上早期可给予防治措施以减少腹腔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乳腺癌患者、35例同期乳腺良性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 A、Ig G、Ig M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全血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g G、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Ig A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改变与癌症组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CD4+/CD8+比值越低,CD8+、Ig G、Ig M水平越高,Ⅱ期与Ⅲ期、Ⅳ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对22例肺癌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和22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3+、CD4+、CD8+、CIM+/CD8+外周血T细胞亚群,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IgG、IgA和IgM,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结果感染组、肺癌组、健康组CD3+、CIM+、CD8+、CD4+/CD8+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IgG、IgA和IgM,补体C3、C4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补体c3、c4含量均降低。结论肺癌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CD3+、CIM+、CD8+、CIM+/CD8+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IgG、IgA和IgM,补体C3、C4下降,提示肺癌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 ,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 Ig G、Ig A、Ig M的含量。结果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组头发中钙和锌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 P<0 .0 5 ) ,而镁、铁、铜的含量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的意义 (均 P>0 .0 5 ) ;RRI组外周血中 CD3+ 、CD4 + 、CD4 + /CD8+ 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 P<0 .0 5 )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组血清中 Ig G和 Ig A产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而 Ig M产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头发中钙和锌的含量降低 ,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6.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 ,机体的免疫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易引起机体的 型变态反应 ,其发病过程有补体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参与 ,为探讨患者血清相关补体 C3 、C4及免疫球蛋白 ( Ig)水平与疾病的关系 ,及在诊断中的意义 ,对3 5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G、Ig A、Ig M及相关补体 C3 、C4水平进行检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以 ELISA法检测血清 Ig M抗体阳性和粪检虫卵阳性患者 3 5例 ,年龄 17~ 3 2岁 ,男性 ,均有感染史 ,采血前 ,未服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及抗血吸虫药。1.2 正常对照组 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3月该院儿科收治的5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并同时选择54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数据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Ig G和Ig 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g 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免疫黏附促进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免疫黏附抑制分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和CD3+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CD8+和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MP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各项指标出现明显异常变化。通过测定这些指标,对于诊断患儿的病情程度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治疗过程中适当加入一定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能够对患儿的治疗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Cox A16引起手足口病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2013年5月-2014年5月咽拭子标本为Cox A16阳性患儿78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病例组和普通病例组,另选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 M、Ig A、Ig G;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病例组患儿血清Ig M、Ig A较普通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g M=3.614、4.127;tIg A=3.152、3.873,P0.05),普通病例组Ig G含量高于重症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g G=2.951、3.236,P0.05);与普通病例组和健康正常对照组比较,重症病例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例降低,CD8+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D3+=3.314、4.247;tCD4+=3.124、4.043;tCD4+/CD8+=3.251、3.867;tCD8+=3.326、3.915,P0.05)。结论 Cox A16病毒感染后,患儿机体体液免疫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可能与其致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相关免疫学指标检测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机体免疫状态。方法收集HFMD患儿外周血,分别进行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G/M/A和补体C3、C4的测定,以健康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外周血作对照。结果 HFMD患儿外周血B细胞比例和绝对值较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性脑炎患儿组均明显增加(P均0.01)。HFM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部分CD3、CD4比例减低而其绝对值增高,CD8仅绝对值增高,CD3/CD4比值变化不明显,CD16+CD56绝对值增多。HFMD患儿血清IgG和IgA水平比健康儿童明显降低(P0.01),而IgM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补体C3和C4水平较健康组也降低(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动能紊乱,表现为B细胞增殖为主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狼疮肾炎(LN)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8例。将2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与同期28名健康人群比较(对照组),探讨其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 LN组CD3+、CD4+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8+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N实验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7,P0.05)。LN组其Ig A、Ig C、Ig M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54、6.257、5.115,均P0.05)。而C3、C4指标LN组也较对照组出现了降低,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补体水平均显著降低,与肾功能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8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总结分析,研究RRI患儿的免疫功能。方法以81例RRI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测定IgA、IgG、IgM;并与72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RRI患儿的CD3+、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IgG显著高于健康儿童,补体C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无显性变化。结论患儿RRI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免疫功能及抗炎因子、促炎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另选取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对象的免疫功能及抗炎、促炎因子指标。结果急性期组Ig A、CD3+、CD4+、CD4+/CD8+水平低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恢复期组低于对照组;恢复期组Ig G水平高于急性期组与对照组;急性期组Ig M、C3、C4水平高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急性期组CD8+高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恢复期组高于对照组。急性期组TNF-α、IL-8、IL-13高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恢复期组高于对照组;急性期组IL-10低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恢复期组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存在免疫功能、抗炎因子及促炎因子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随机收集AD患者125例与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2组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gA、IgG、IgM、C3、C4、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干扰素(IFN)-γ等指标来评定受试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AD患者的血清C3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5),AD患者的静脉血CD4^+浓度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5),AD患者的静脉血CD8^+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0. 05),AD患者的血清IL-1β、IL-2、IL-6、IFN-γ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外周血C3与IL-6升高增加AD患病风险。结论 AD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后者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高龄胃癌病人术后恢复、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龄胃癌病人(70岁)手术后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于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7天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血清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Ig G、Ig A水平以及CD3、CD4、CD4/CD8较术前1 d有显著下降。术后7天EN+PN组血清TP、ALB、PA、Ig G、Ig A以及CD3、CD4、CD4/CD8与PN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EN+PN组和PN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可改善高龄胃癌病人手术后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感染治疗和控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72例SAP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D4~+T淋巴细胞比例、CD3~+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果患者治疗后WBC及血清CRP、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01);患者治疗后的血清ALB、PA、TF等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01);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CD3~+、CD4~+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CD8~+比例低于治疗前(P0.001)。结论对SAP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的感染途径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以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单一肿瘤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每组104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等。分析肿瘤患者HIV感染的途径分布及构成比。结果实验组外周血NK和CD4+细胞数量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偏低,CD8+数量百分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3+细胞数量百分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患者感染途径主要是临床输血和有偿供血,分别占41.35%和18.27%。结论通过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感染途径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分析,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易染途径、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IL-2与IL-13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为医护人员掌握MPP患儿的免疫状态,合理调整IL-2与IL-13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MPP患儿180例为试验组,均符合幼儿MPP诊断标准。选取正常幼儿156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人员的静脉血,检测血清IL-2与IL-13水平,研究MPP免疫学发病机制。结果检测两组人员血清细胞因子IL-2、IL-13的浓度,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补体C3、C4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发现MPP患者急性期IL-2检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恢复期,而IL-13检测水平MPP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及MPP恢复期;MPP急性期、恢复期免疫球蛋白Ig G检测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PP急性期免疫球蛋白Ig M和补体C3、C4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MPP恢复期,而MPP急性期、恢复期免疫球蛋白Ig A检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PP急性期、恢复期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检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免疫系统水平降低,研究MPP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及MPP免疫学发病机制可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对婴幼儿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甲型流感感染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外周血白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为甲型流感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相关指导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临床收治甲型流感患者98例和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98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为标准将患者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免疫学指标、外周血白细胞、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感染组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低于对照组,感染组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IgG和IgM低于对照组,感染组患者补体C3和补体C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CD3^+CD4^+和CD3^+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TNF-α、IL-12、IL-18、IL-6和IL-8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嗜中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IgG和IgM降低、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升高,同时T细胞亚群会发生异常改变,患者的各类炎症细胞因子会呈现出高表达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金美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454-3455,3464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42例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A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2例单纯狼疮性肾炎患者为B组,42名健康体检人员为C组,将3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目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血清IgG(19.25±3.31)g/L、IgA(3.26±1.08)g/L、IgM(1.52±0.64)g/L、CD8+ (38.62±3.67)%显著高于B组及C组,补体C3 (0.54±0.12) g/L、C4 (0.11±0.03) g/L及CD3+(68.42±5.14)%、CD4+(35.35±4.86)%、CD4/CD8比值1.01±0.12则显著低于B组及C组,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异常,对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及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注射对乳腺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免疫学指标的临床实际影响,为乳腺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预防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1-8月医院收治的乳腺手术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均于术前1h给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mg/d,溶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至术后一周,对照组仅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CD3+、CD4+、CD4+/CD8+、NK等细胞免疫指标和补体C3、C4等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率为0.00%,低于对照组患者6.06%;手术后研究组患者CD3+、CD4+、CD4+/CD8+、NK分别为(81.34±9.34)%、(50.42±7.43)%、(1.92±0.84)%、(27.34±9.11)%,高于对照组(66.32±9.51)%、(41.90±5.43)%、(1.43±0.76)%、(19.34±7.43)%;手术后研究组患者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1.05±0.46)g/L、(0.50±0.22)g/L,高于对照组(0.91±0.21)g/L、(0.38±0.15)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手术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给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提升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