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是否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及先兆子痫、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方法:观察240例孕妇,120例为肥胖组(BMI≥28 kg/m2),120例为正常组(BMI为18.523.9 kg/m2)。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产科和新生儿结局,统计分析相对风险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正常组孕妇比较,肥胖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风险不增加,RR=0.9[95%CI0.623.9 kg/m2)。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产科和新生儿结局,统计分析相对风险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正常组孕妇比较,肥胖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风险不增加,RR=0.9[95%CI0.61.4];先兆子痫、巨大儿及妊娠期高血压相对风险分别为RR=0.7[95%CI0.21.4];先兆子痫、巨大儿及妊娠期高血压相对风险分别为RR=0.7[95%CI0.23.3],RR=1.4[95%CI 0.53.3],RR=1.4[95%CI 0.54.3]及RR=12[95%CI 1.64.3]及RR=12[95%CI 1.690.8]。结论:无代谢异常的孕前肥胖并不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及巨大儿风险,但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的筛查标准,目前在发达国家中2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约为6%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约为6%8%[1]。美国根据年龄别体质量指数(BMI)值筛查儿童肥胖,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儿童肥胖显著增加。同样,国内研究表明,1993-2009年78%[1]。美国根据年龄别体质量指数(BMI)值筛查儿童肥胖,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儿童肥胖显著增加。同样,国内研究表明,1993-2009年718岁中国儿童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超重肥胖及腹型肥胖率呈明显增加趋势,且在不同性别、年龄和  相似文献   

3.
<正>甲状腺激素是骨骼生长发育和骨峰值建立所必需的,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调节剂。在机体不同生长发育期,甲状腺疾病与骨骼的形成和发育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众所周知,成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和骨折。然而,最近的研究数据表明,亚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与骨矿物质密度(BMD)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相关。同时,流行病学研究还表明,绝经后妇女甲状腺功能的异常也可以引起BMD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因此,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相关代谢指标与骨矿密度(BMD)及校正骨矿含量(c BMC)的关系。方法195例绝经后女性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臀围(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腰椎骨密度,计算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校正骨矿含量,分析相关代谢指标与BMD、c BMC的相关性,并分析各因素对二者的影响。结果 1腰椎(L)14BMD与年龄、绝经年限、TC、LDL呈负相关,与BMI、W、FINS、HOMA-IR、HDL呈正相关;L14BMD与年龄、绝经年限、TC、LDL呈负相关,与BMI、W、FINS、HOMA-IR、HDL呈正相关;L14c BMC与年龄、绝经年限、TC、LDL、HOMA-IR呈负相关,与FINS、HDL呈正相关;2以L14c BMC与年龄、绝经年限、TC、LDL、HOMA-IR呈负相关,与FINS、HDL呈正相关;2以L14BMD为应变量行多重线性回归,年龄、BMI、LDL、HDL、W对其有影响;以L14BMD为应变量行多重线性回归,年龄、BMI、LDL、HDL、W对其有影响;以L14c BMC为应变量行多重线性回归,年龄、BMI、LDL、HDL、HOMA-IR对其有影响。结论 1BMI与BMD呈正相关,与c BMC呈负相关,故肥胖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高;2血胰岛素水平与BMD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与c BMC呈负相关,故胰岛素抵抗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高;3LDL与BMD、c BMC呈负相关、HDL与BMD、c BMC呈正相关,高LDL、低HDL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及劳动强度的普遍下降,我国肥胖人群数量迅速增加,肥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1]。而对于老年肥胖人群来说,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极易导致低能量骨折。目前关于肥胖对骨折术后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关节置换和脊柱方面,且证实肥胖会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但关于肥胖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效果影响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在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肥胖对PFNA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从而为指导临床医生对肥胖患者术后恢复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依  相似文献   

6.
陈婷颖  任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1965-1967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AGHD)是一组临床表现变化多样的综合征,以体质量减少、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下降、内脏脂肪增多[1]、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肌肉强度及活动耐量减弱、生活质量下降[2]等为特点。骨质疏松特征为BMD降低所致的骨脆性增加,因而轻微创伤即可导致骨折,其发病机制包括成年期低峰值BMD的获得导致骨质疏松风险增高和绝经后骨质快速丢失。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人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国天津地区中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密度(BMD)与年龄、BMI、脂肪量(FM)、非脂肪量(FFM)、腹部脂肪含量(ABDFM)的关系。方法:选择中老年男性82例,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测量腰椎2 ̄4(L2 ̄4)BMD、全身BMD和体成分,并与中老年女性106例做对照比较。结果:(1)FM、FFM、ABDFM、BMI与中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均呈显著正相关,年龄与BMD呈负相关;(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FM是影响中老年男性BMD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而FM是影响中老年女性BMD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ABDFM可能影响中老年女性的L2 ̄4BMD。结论:中老年人的FM、FFM均与BMD呈正相关,并且具有性别差异;ABDFM与BMD有关,故腹型肥胖可能对L2 ̄4BMD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乳腺癌病因尚不明确,从乳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年龄是乳腺癌发病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1]。此外尚有遗传、生育、月经、乳腺密度、外源性激素、饮食以及肥胖等因素[2,3]。尤其是肥胖作为其发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多来自欧洲国家。近年来,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变化,超重和肥胖人口比例也在迅速增加,本研究就体质指数(BMI)、腰臀脂肪比作为评价肥胖程度的客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首次剖宫产风险与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体质量增加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44例阴道分娩组与16例剖宫产组。按孕前BMI不同将患者分为42例正常BMI组、12例低BMI组及6例超重/肥胖组。按孕期体质量增加量将患者分为26例合理增加组、18例增加不足组及16例增加过多组。分析首次剖宫产风险与孕前BMI及孕期体质量增加量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组年龄、孕前体质量、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量、超重/肥胖比例、孕期体质量增加量过多比例、出生体质量及大于胎龄儿比例均比阴道分娩组高(P<0.05)。正常BMI组、低BMI组、超重/肥胖组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26.19%(11/42)、8.33%(1/12)、66.67%(4/6),3组相比有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组孕妇剖宫产风险较正常BMI组高,低BMI组孕妇剖宫产风险较正常BMI组低,校正后仍有差异。合理增加组、增加不足组及增加过多组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23.08%(6/26)、11.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将172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非MS(NMS)组,检测、比较2组患者腰椎(L2~4)BMD,并分析其与MS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MS组的BMD显著高于NMS组[(0.84±0.14) g/cm2 vs (0.77±0.13) g/cm2,P < 0.01].MS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TG均显著高于NMS组,尿钙水平显著低于N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BMD与腰围、BMI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53、0.235, P < 0.01),与尿钙呈显著负相关(r =-0.234,P <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D与腰围呈独立正相关(P < 0.01).结论:伴MS的2型糖尿病患者BMD明显增加,中心性肥胖可能是BMD增加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绝经后妇女280例(骨折组)和无椎体骨折的绝经后妇女280例(对照组)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检测腰椎(L2~L4)和左髋部BMD和T值。结果骨折组腰椎及髋部BMD和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两组BMD均逐渐下降。结论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腰椎BMD下降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椎体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对绝经后妇女应重视BMD和胸腰椎X线片检查。  相似文献   

12.
正尽管人们一直认为肥胖升高了癌症和慢病死亡风险,但一些证据表明肥胖也会提高一些癌症患者的生存率。研究人员发现,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体重指数(BMI)超过30,生存率要相对高出10个百分点。研究人员统计了1577名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平均年龄69岁,平均BMI指数为28,总体生存率高出平均4%、癌症特异性生存率要高29%。加大化疗剂量,高BMI指数依然发挥保护作用。3年间,肥胖患者存活率约为30%,而偏胖或体重正常的患者存活率约为20%。  相似文献   

13.
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肥胖除了会增加患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外,还会降低智商。按通常标准,体重指数(BMI)等于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它在18.5至25之间为正常体重,25至29为超重,30及以上为肥胖。  相似文献   

14.
赵讯  谭会斌 《河北医药》2008,30(11):1775-1776
我国目前体重超重者已达22.4%,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提出以体重指数(BMI)值24 kg/m2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 28 kg/m2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1]。有报道证实严重肥胖患者伴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可引起肾损害,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及其与脊柱骨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绝经后T2DM患者119例为观察组,绝经后非T2DM妇女124例为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BMD,行脊柱X线摄片.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椎BMD比对照组高(P<0.05),绝经后T2DM患者中骨折组股骨颈、L2-4骨密度比非骨折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T2DM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绝经年限的增加以及骨密度的改变,其骨折风险增加,需重视对BMD的监测,以防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老龄化社会也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增加,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伴神经及微血管并发症,故导致骨质疏松(OP)患者骨折发生率增加~[2]。使用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BMD)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而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以反应骨代谢状况。本研究分析了80例住院男性T2DM患者OP的发病率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旨在探讨T2DM合并OP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意义上的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肥胖(超重),其中营养不足是由于热量和蛋白质不足而导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PEM),即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患者体质量指数(BMI)<18.5kg/m2。神经科住院患者出现营养不足情况非常常见。付慧玲和田字彬[1]应用营养风险评价法(NRS)2002对神经内科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营  相似文献   

18.
北京友谊医院等单位的一项研究显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可用于中国绝经后女性人群骨折风险预测,无股骨颈骨密度(BMD)情况下的FRAX预测结果同样可靠。研究结果发表在《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上。对2 314名绝经后中国女性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采集所有入选者FRAX预测工具中所包含的各危险因素资料,将包括股骨颈BMD的T值等数据输入FRAX,计算10年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发病高于男性[2]。近几年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人类尤其是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正确认识和早期预防是减低发病率、减小危害性的第一步。骨密度(BMD)测量是临床上评估全身骨量丢失、诊断骨质疏松症(OP)的最佳定量指标。目前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主  相似文献   

20.
肥胖人群内脏脂肪素、脂联素水平与骨密度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5岁以上肥胖患者内脏脂肪素(Visfatin)、脂联素水平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271例〉55岁健康体检者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74例、超体质量组105例、肥胖组92例,均记录年龄、BMI、腰臀比(WHR),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测定Visfatin、脂联素水平,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测定腰椎、股骨均值(BMD),分析年龄、BMI、WHR、Visfatin、脂联素水平与BMD的相关性。结果 3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和超体质量组BMI、WHR、Visfatin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肥胖组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超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均P〈0.05);肥胖组BMI、WHR、Visfatin均高于超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脂联素水平低于超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P〈0.05)。肥胖组、超体质量组腰椎、股骨均值(BMD)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但超体质量组与肥胖组腰椎、股骨均值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腰椎、股骨均值(BMD)均与年龄、脂联素呈负相关,与BMI、WHR、Visfatin呈正相关。结论 〉55岁肥胖人群Visfa-tin、脂联素水平与骨密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