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哮喘病人胸导管淋巴液和血清IL - 6、IL - 8、IL - 10、IL - 12及TNF -α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31例行胸导管引流治疗的中、重度哮喘病人术后 0d、3d、5d淋巴液及 0d、5d血清IL - 6、IL - 8、IL - 10、IL - 12以及TNF -α水平。结果 :哮喘病人胸导管引流淋巴液中IL - 6、IL - 8、IL - 10、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 ,而IL - 12则明显低于正常血清水平 ;引流 5d淋巴液中IL - 6、IL - 8、IL - 10及TNF -α明显低于 ,IL - 12则显著高于引流 0d时水平 ;同时哮喘病人血清IL - 10、TNF -α含量低于 ,血清IL - 12则高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哮喘病人淋巴液中存在以IL - 12产生受抑和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亢进为特征的细胞因子失调 ,且淋巴液中CK变化与血清变化大致平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哮喘病人胸导管淋巴液和血清IL-6、IL-8、IL-10、IL-12及TNF-α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行胸导管引流治疗的中、重度哮喘病人术后0 d、3 d、5 d淋巴液及0 d、5 d血清IL-6、IL-8、IL-10、IL-12以及TNF-α水平。结果:哮喘病人胸导管引流淋巴液中IL-6、IL-8、IL-10、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而IL-12则明显低于正常血清水平;引流5 d淋巴液中IL-6、IL-8、IL-10及TNF-α明显低于,IL-12则显著高于引流0 d时水平;同时哮喘病人血清IL-10、TNF-α含量低于,血清IL-12则高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哮喘病人淋巴液中存在以IL-12产生受抑和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亢进为特征的细胞因子失调,且淋巴液中CK变化与血清变化大致平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细胞因子在严重创伤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创伤组患者分别设置伤后第1、3、5、7、14d五组;分别测定患者血清IL-6、IL-8、IL-18及TNF-α水平;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创伤组患者在血清IL-6、IL-8、IL-18及TNF-α水平于伤后第1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IL-6水平第5d开始逐渐下降,第14d下降显著,但与对照组比较仍呈显著高水平(P〈0.01)。IL-8、IL-18及TNF-α水平分别于7d及14d呈下降趋势,除IL-8已降至对照组水平外(P〉0.05),后两项细胞因子水平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动态监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对于创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了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RIA和ELISA对40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6及IL-8低于正常对照组.TNF-α、IL-10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TNF-α、IL-6、IL-10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8例DVT患者根据病程分为A组(急性进展期)、B组(血栓机化稳定期)、C组(慢性恢复期)、D组(复发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均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10的浓度.结果:①DVT各组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B组和C组血清TNF-α水平均低于A组(P<0.05 ,P<0.01);D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A组(P<0.05,P<0.01).③B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P<0.01).④IL-10/TNF-α和IL-6/IL-10的比率随病程而呈现动态变化.结论: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在DVT中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了DVT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了妊高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6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孕妇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经治疗后2周,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与正常孕妇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在妊高征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血清AFP、TNF-α、IL-6、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TNF-α、IL-6、IL-10水平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RIA和ELISA对6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AFP、TNF-α、IL-6、IL-10水平测定,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AFP、TNF-α、IL-6、IL-10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AFP水平与TNF-α、IL-6、IL-10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5988、0.6138、0.6284,P<0.01).结论:AFP、TNF-α、IL-6、IL-10在肝硬化的防病机理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DOSM)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血清和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IL-8和IL-10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1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和地奥司明+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DOSM+I/R)。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肾脏组织中TNF-α、IL-1β、IL-6、IL-8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结果:在1 h、3 h、6 h、12 h、24 h和48 h不同时点的血清和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IL-8和IL-10水平在I/R和DOSM+I/R组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1或P<0.05),且在I/R和DOSM+I/R组TNF-α、IL-1β、IL-6和IL-8随病程进展而升高,在I/R组IL-10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而在DOSM+I/R组IL-10水平随病程进展而升高,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在I/R组显著高于DOSM+I/R组(P<0.05或P<0.01,除血清TNF-α1 h组外),而IL-10水平在DOMS+I/R组显著高于I/R组(P<0.01或P<0.05)。血Cr和BUN水平在DOSM+I/R组显著低于I/R组(P<0.05或P<0.01)。结论:DOSM可减少肾I/R病理过程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产生,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有助于减轻I/R时炎性细胞因子瀑布样级联反应,发挥抗炎作用,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RF患者血清IL-18、IL-10、TNF-α、sIL-2R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IA和ELISA法检测CRF患者血清IL-18、IL-10、TNF-α、sIL-2R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CRF患者血清IL-18、IL-10、TNF-α、sIL-2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CRF患者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血清IL-18和TNF-α水平升高提示了CRF的发生发展过程,而IL-10和sIL-2R升高则对其肾脏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对46例CO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综合治疗后2周,除hs-CRP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外,TNF-α、IL-6、IL-8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s-CRP、TNF-α、IL-6、IL-8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COPD的发病,其水平的检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了牙周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48例牙周病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含量的变化,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牙周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和TNF-α水平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2水平则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系统治疗后(一个月)除IL-6和TNF-α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差异外(P〉0.05),IL-2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IL-2、IL-6和TNF-α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IL-6、IL-8、TNF-α及IFN-α在儿童哮喘不同病期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学斌  刘凤 《现代免疫学》1997,17(5):271-272,296
检测哮喘发作期(35例)、稳定期(18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血清IL-6、IL-8、TNF-α和IFN-α水平。结果表明哮喘发作期IL-6、IL-8、TNF-α水平明显增高,而IFN-α显著降低;至稳定期血清IL-6、IL-8、TNF-α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唯IFN-α仍低于正常儿。血清THN-α与IL-6、IL-8、IFN-α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哮喘患儿存在多种细胞因子产生和释放异常。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可能是哮喘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关哮喘淋巴液中细胞因子 (CK)的变化尚未见报道。为此 ,我们检测了 31例难治性哮喘患者淋巴液中IL 6、IL 8、IL 10、IL 12水平 ,并与其血浆水平进行比较。1 材料和方法1 1 对象 哮喘组 31例 ,均为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且符合全国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男 14例 ,女 17例 ,年龄 11~ 5 7岁 ,病程 5~ 35年。病情分度 :中度发作 10例 ,重度发作 2 1例 ,均经药物长期治疗无效。对照组 32例。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2 4~ 43岁 ,均为滨州地区中心血站义务献血者。1 2 方法 本组哮喘患者均常规行胸导管引流 (TDD )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2、IL-10和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6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2、IL-10和TNF-α水平检测,并与30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治疗前血清IGF-Ⅱ、TNF-α水平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儿组(P〈0.01),而IL-2、IL-10则显著低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后7d,血清IGF-Ⅱ、IL-2、IL-10和TNF-α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GF-Ⅱ、IL-2、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10、TNF-α对孕鼠胎盘生乳素(rPL)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生理盐水组,第2组为20ng TNF-α组,第3组为50ng IL-10组,第4组为20ng TNF-α+50ng IL-10组,第5组为20ng TNF-α+100ng IL-10组,第6组为20ng TNF-α+200ng IL-10组。分别于妊娠第7、8、9、10、11d给第1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5组腹腔注射不同量的IL-10、TNF-α。于妊娠第12d用ELISA法测定6组小鼠血清中rPL的水平。用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比较6组小鼠血清rPL的含量。结果 1.第2组的血清rPL水平比第1组及第3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3组血清rPL水平虽比第1组升高,但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2.第4组、第5组和第6组血清rPL水平均低于第2组,4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的TNF-α可显著升高孕鼠血清中胎盘生乳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IL-6、IL-8和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对3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IL-6、IL-8和TNF-α含量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A153、IL-6、IL-8和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3个月后已降至正常人组水平(P〉0.05)。手术切除1年后复发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持续异常,未复发者基本接近正常。结论:检测血清CA153、IL-8、IL-6和TNF-α的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血清TNF-α、IL-6、IL-8的角度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集我院收治126例已经病理学诊断为结直肠癌且未进行任何治疗的患者(肿瘤组)、4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的血清和60例既往采集的慢性肠炎患者(良性疾病组)的血清,用ELISA检测所有样本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并采用国际通用TNM分期法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利用SPSS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但其他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相同.临床Ⅰ期和正常组中TNF-α、IL-6、IL-8的水平无差异,临床Ⅱ期和正常组比较,TNF-α、IL-6、IL-8的水平有所提高,临床Ⅲ期、Ⅳ期和正常组比较,TNF-α、IL-6、IL-8的水平显著上升.TNF-α、IL-6、IL-8的水平均随病理进程的加重表达量呈上升的趋势.结论 TNF-α、IL-6、IL-8参与了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为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炎症基础,检测其在血清中的水平有利于了解结直肠癌的病理进程和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了急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2例急性结膜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IL-10的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结膜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抗炎等治疗后2周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结膜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IL-8和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 、IL-8和TNF-α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IGF-Ⅱ、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血清IL-2、IL-6、IL-8和TNF-α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血流感染的诊断意义,收集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血流感染患者77例,同时设对照组22例,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IL-6、IL-8和TNF-α的水平,同时进行血液培养明确病原菌,评价细胞因子与危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的关系。结果显示血流感染组血清中的4种细胞因子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原菌感染组血清中的4种细胞因子水平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01),其中真菌感染组细胞因子水平最高,依次是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最低的是革兰阳性菌感染组;IL-2、IL-6、IL-8和TNF-α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3、0.994、0.997和0.905。由此,IL-2、IL-6、IL-8和TNF-α在危重症患者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