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琚文娟  谈勇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82-1184
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主要调理肝、脾、肾三脏的功能,疏肝活血,理气化瘀,使脏腑的功能调畅,阴阳平衡,恢复女性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促使卵泡能正常发育、成熟、排卵而受孕,且优质卵子或卵泡发育明显改善。现代医学常采用促排卵、黄体支持等方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相似文献   

2.
姜薇 《光明中医》2014,29(12):2686-2688
排卵障碍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促排卵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方法.现对此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近年来运用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近况及临床疗效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刘云鹏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运用克罗米芬加促排卵汤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克罗米芬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基础体温(BBT)变化、排卵率、妊娠率及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BBT变化、排卵率、妊娠率及E2、LH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促排卵汤具有促卵泡发育、调畅气机、促进排卵的作用,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卵功能障碍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不孕症的25%~40%。所谓的排卵功能障碍包括持续无排卵、稀发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健全。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压力大,导致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促排卵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物和方法很多,  相似文献   

5.
排卵功能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女性不孕症的25%~35%。促排卵治疗是近年治疗女性不孕症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在该治疗中也常有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或其他人工促排卵性药物后仍不排卵的情况。2009—02--2009—10,笔者采用仙桂促排卵汤治疗促排卵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5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站自拟排卵汤加促排卵西药联合方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站诊疗的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女性12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克罗米酚和绒促性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拟排卵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妊娠率为40.00%、6个月妊娠率为86.67%,均高于对照组20.00%、50.00%(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站自拟排卵汤加促排卵西药联合方案在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提高妊娠率,经济安全,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克罗米酚合中药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克罗米酚与中药促排卵汤合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效果。方法 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 12 4例患者 ,于月经 (或孕酮撤血 )的第 5天 ,给克罗米酚 5d ,月经 5~ 10d同时加服中药促排卵汤 ,定时监测卵泡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 3个周期后累积排卵率为 98.4 % ,累计受孕率为 88.7%。而且孕后流产率较以往报道的明显降低。结论 克罗米酚与中药促排卵汤合用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黄丽娟 《河北中医》2014,(11):1660-1661
排卵功能障碍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未破裂卵泡黄素化或黄体缺陷与黄体功能不足等。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患有排卵功能障碍的女性越来越多,而由此产生的不孕症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西医主要采用促进排卵治疗,通过服用促排卵西药提高排卵率,但是临床统计发现妊娠率并不高,因而临床疗效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9.
在女性不孕症中,据报道有59.1%[1]的患者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排卵或黄体功能障碍而引起,严重影响了患病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们在中医药促排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补肾调冲法是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的根本大法,并对此进行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涓 《光明中医》2004,19(5):43-44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及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活血助孕汤加克罗米芬治疗 ,对照组用克罗米芬加HCG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 3 %,组间比较 (P <0 0 1)。结论 :补肾活血药对促排卵及促黄体发育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刘新敏 《中医杂志》2012,53(6):467-468
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女性不孕中,排卵障碍约占25%~30%,主要表现为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排卵周期的建立有赖于完整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及卵巢正常的分泌功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协调均可导致排卵障碍,表现为卵泡不发育,或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闭锁、不能成熟,或虽能成熟但不破裂而黄素化,卵泡不能排出,或虽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或小卵泡排卵.李光荣教授对不孕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李老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10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促排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SH、LH、E_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FSH、LH、E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率、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元针法配合西医促排卵治疗可有效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厚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排卵而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补肾类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自拟中药促排卵汤加减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80例。结果:治愈152例,好转15例,未愈13例,总有效率92.78%。结论: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常规促排卵方案与针刺联合促排卵方案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促排卵方案准备内膜.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自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行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命门、膈俞、关元、气海等,隔日1次,至移植前...  相似文献   

15.
<正>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 LPD)是指排卵后卵泡形成的黄体发育不全,分泌黄体酮不足,或黄体过早退化,以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性降低引起的月经失调和生育缺陷综合征[1]。在引起不孕症的病因中,排卵异常占25%~35%,LPD占5%~10%[2],可见LPD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主要采用补充黄体酮,克罗米芬、来曲唑等药物促排卵,HCG疗法及溴隐亭降泌乳素等治疗,但临床治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促排卵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和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诊断为PCOS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女性患者12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促肾排卵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随访1年。检测治疗后疗效情况,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观察治疗后促排卵情况及治疗后随访临床指标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性激素水平,治疗组睾酮(T)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雌二醇(E2)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比对照组降低;LH/FSH与3(LH/FSH3为PCOS)相比,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阴道超声卵巢情况,治疗组优势卵泡个数多于对照组,优势卵泡直径低于对照组,卵泡期子宫内膜厚度及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均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类型,治疗组排卵期子宫内膜A型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B型和对照组相当,C型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妊娠率为62.29%,明显高于对照组40.98%,治疗组流产率2.63%,低于对照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促排卵汤可以改善PCOS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自拟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天予服促排卵汤,连服10~14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在月经中期予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测定性激素水平,判定有无排卵.结果:经治疗3~6个疗程后,39例患者有29例排卵,占74-36%,其中有15例患者受孕,占38.46%.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丸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肾丸,方药(怀山药、大熟地、山茱萸、女贞子、枸杞子、桑寄生、菟丝子、杜仲等)根据中医9种不同体质(正常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加入相应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84例。结果:治疗后出现月经规律,B超优势卵泡的排卵率为90.7%。结论:补肾丸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黄体功能异常、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结合促排卵药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CC)和绒促性素(HCG)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调周法配合促排卵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妊娠率、恢复双向体温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补肾调周法联合促排卵药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提高妊娠率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促排卵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排卵和黄体不健(LPD)。据统计资料,不孕症中约有20%系无排卵或排卵功能不良引起,约有10~15%由LPD引起。西医恢复排卵功能的方法不甚理想。近年来对中医肾主生殖与促排卵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拟促排卵研究现状介绍于下。理论研究 1.补肾促进排卵功能的实验研究研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致病环节在下丘脑的功能失常,应用补肾化痰(附方1)治疗后,恢复了卵巢胜能而获得排卵,这提示补肾促排卵的作用环节主要在下丘脑。首先使下丘脑功能恢复,进而使血清FSH、E_2值升高,恢复卵巢排卵功能,表明补肾治疗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促排卵。进一步实验建立多囊卵巢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