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是生后常见的紧急状态,需要紧急治疗和正确处理,降低死亡率及预防后遗症现将我院30例窒息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2年5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窒息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入院天数0.5h~1d。胎龄<37周者7例,37~42周者20例,>42周者3例。出生体重<2500g者12例。2500~4000g者17例。>4000g者1例。30例均有窒息史,轻中度窒息22例,重度窒息者8例,羊水Ⅱ°污染者3例,Ⅲ°污染者2例,其他患儿羊水正常。2 观察与护理2.1 保…  相似文献   

2.
选自2002-01~2004-01收治8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9例,女35例;胎龄37~42周76例,>42周8例;体重<2500g26例,2500~4000g54例,>00g4例;出生时Apgar评分1min1分13例,2分14例,3分57例;5min评分4分8例,5分40例,6分36例;入院时日龄均小于1d。窒息原因:脐带异常(绕颈、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可造成多器官系统损伤[1],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及生存质量。本研究将对7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在重度窒息中多器官损害发生情况及其与Apgar评分、围产因素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收治本院出生、住院时间>48h的重度窒息新生儿7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其中双胎2例。胎龄<37周27例,占38·6%;37周~41 6周43例,占61·4%。体重1000~1500g4例,占5·7%;1501~2449g22例,占31·4%;2500~3999g41例,占58·6%;≥4000g3例,占4·3%。1·2诊断及分度:①重度窒息采用标准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患儿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根据Apgar评分[1]分轻度34例(68.0%),重度窒息16例(32.0%)。体重平均(3001.1±128.3)g,其中≤2500g12例(24.0%),2500~4000g33例(66.0%),>4000g5例(10.0%)。胎龄  相似文献   

5.
许淑华 《上海医药》1998,19(2):20-20
头盆不称、胎位不正、产钳助产牵引不慎所致新生儿扭伤,特别是颅内出血、重度窒息、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反射异常、惊厥等)直接危及新生儿生命。我科于1988~1996年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25例,本文将治疗的体会作一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中,男17例,女8例。胎龄:<37周2例,37~42周17例,>42周6例。体重:<2500g3例,2500~4000g 15例,>4000g 7例。分娩情况:顺产6例,臀位产3例,急产3例,产钳及胎头吸引8例,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6.
56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旭雅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57-1857
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产科分娩的56例新生儿窒息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05年1月~2007年1月产科共分娩新生.11,894例,其中新生儿窒息56例。56例新生儿窒息中轻度窒息49例,重度窒息7例,无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7.
纳络酮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哈尔滨医药》2002,22(3):21-22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可造成永久性中枢神经损害,导致日后残疾或智力低下。因此,积极正确的抢救和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用纳络酮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自本院产科分娩的窒息新生儿66例。其中孕37周4例;37~42周51例,>42周11例。出生体重2350~3950g56例;>4000g10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1  相似文献   

8.
作好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和伤残的关键。1临床资料本组31例,男29例,女2例。胎龄<37周5例,37~42周21例,过期产儿5例。出生体重<1500g2例,<2500g6例,≥3000g19例,≥4000g4例。入院日龄10分钟~1天。根据新生儿窒息评分标准均诊断为重度窒息。2ABCDE复苏方案正确规范进行现场复苏,应遵照ABCDE复苏方案。A—建立通畅的呼吸道;B—诱发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D—药物治疗,纠正酸中毒;E—评价、监护、注意保暖、减少耗氧量。前三项最重要,其中A是根本是关键。3操作步骤3.1复苏的最初步…  相似文献   

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收集1999年3月~2000年8月间收治的各种新生儿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患儿50例.男31例,女19例.胎龄<37周10例,37~42周34例,>42周16例.体重≤2500g16例,2500~4000g30例,>4000g4例.日龄1~3天33例,3~7天12例,>7天5例.原发病:新生儿窒息1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颅内出血4例,吸入性肺炎8例,新生儿硬肿症3例,新生儿败血症2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主要是由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所致的脑缺氧.我院自1985年以来实行儿科医生进产房应用气管插管术抢救新生)[重度窒息,使HIE发病率明显减少,病伯明显减轻.现将1996-0-1997-03应用气管插管抢救的126例重度窒息患儿的HIE发病情况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对氏插管组为1996·of-1997-03我院产科出生,lmin^pgare评分s3分的126倒重度窒息儿,占同期产科出生的活产婴儿(3245例)的3.88qb,其中男79例,女杯例,胎龄<37周15例,~42周99例,>42周12例,体重<25O09旧例,~4O009105例,>400093例。非…  相似文献   

11.
周文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85-1585
我院自1999年2月~2003年2月 ,采用气管插管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共58例。现就气管插管术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1999年2月~2003年2月在我院分娩新生儿5232例 ,其中重度窒息儿58例 ,占1.11%。按妇产科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本组中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 :1分6例 ,2分20例 ,3分32例。孕32~34周3例 ,34~37周10例 ,37~40周31例 ,40~42周14例。正常分娩15例 ,胎吸助产11例 ,产钳助产8例 ,剖宫产22例 ,臀位助产2例。1 2方法 :选用上海手术器械七厂生产的气管内导管。患儿…  相似文献   

12.
韩金粉  单国强 《淮海医药》2005,23(2):118-118
新生儿窒息发生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常导致多脏器损害。胃肠功能障碍是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的一部分 ,常发生在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危重过程中。我科 2 0 0 0年 1月~2 0 0 4年 1月收治新生儿窒息并胃肠功能障碍 18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胃肠功能障碍均符合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13例 ,女 5例 ;胎龄 <37周 4例 ,≥ 37周 14例 ;体重 <2 5 0 0 g2例 ,≥ 2 5 0 0 g16例 ;日龄 <2 4 h6例 ,~ 72 h 10例 ,~ 7d 2例。轻度窒息 4例 ,重度窒息 14例。1.2 临床表现  18例均在原发病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1] 。为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和改善新生儿窒息的预后 ,本文对 46 6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 75 5 2例 ,其中窒息儿 46 6例 ,窒息率 6 17%。1 2 研究方法 以生后 1minApgar评分 <8分为窒息标准 ,其中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1] 。本研究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 χ2 检验。2 结果轻度窒息 344例 (73 82 % ) ,重度窒息 12 2例(2 6 18% )。死亡 37例 ,占 7 94%。同期新生儿死亡共 4…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新生儿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由于重要生命器官的微循环灌流量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及代谢紊乱,最终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犤1犦。新生儿休克表现不典型、进展快,易延误,如未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迅速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故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我院新生儿科及NICU在2000年3月~2003年3月共临床诊断新生儿休克6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儿中男37例,女23例;日龄0~3天48例,3~7天7例,7~28天5例;体重≤2500g20例,2500~4000g34例,>4000g6例;胎龄32~37周22例,37~42周35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娩出时,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呼吸障碍。现结合我院经治的病例,就气管插管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按实用妇产科学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Apgar评分0~3分者为重度窒息,4~7分者为轻度窒息。1992-01~1998-12在我院共分娩新生儿2253例,其中重度窒息儿128例,发病率为5.69%。其中孕34~37周者34例,37~42周66例,>42周28例(其中包括低体重儿28例)。正常分娩54例,产钳助产17例,胎吸助产24例,臂位助产4例,剖宫产29例。1.2 窒息原因见附表。附表 12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原因原因例…  相似文献   

16.
李咏梅  王桂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340-1340
我院从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2月采用喉镜直视下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清理呼吸道抢救了 1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 ,效果显著 ,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2月 ,我院共分娩新生儿 2 85 9例 ,其中重度窒息 15例 ,发生率约为 0 5 2 %。其中孕周 32~ 37周 2例 ,37~ 4 0周 3例 ,4 0~ 4 2周 4例 ,4 2周以上者 6例。其中正常分娩 3例 ,胎吸助产 7例 ,剖宫产 5例。按Apgar评分标准 0~ 3分为重度窒息 ,本组出生 1min评 1分者 3例 ,评 2分者 8例 ,评 3分者 4例。1 2 方法 患儿仰卧头后仰身 ,…  相似文献   

17.
何新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71-2472
新生儿窒息后常合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往往被原发病所掩盖,故常被忽视,致使原发病恶化。为此,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26例窒息新生儿中,出现低钠血症的患儿进行分析,以探讨窒息新生儿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新生儿126例,合并低钠血症42例,发生率33.33%。其中足月儿30例,早产儿12例;男28例,女14例;入院日龄<1天31例,1~2天8例,2~3天2例,>3天1例;出生时Apgar评分:轻度窒息26例,重度窒息16例。1.2临床表现: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26例,反应差18例,眼睑、会阴及下肢水肿12例,肌张力低下14…  相似文献   

18.
文华  陈作书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10-1310
我院从1999年9月~2002年12月 ,采用气管插管联合用药抢救10例重度窒息儿 ,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1999年9月~2002年12月在我院共分娩新生儿848例 ,其中重度窒息儿10例 ,发生率1 18%。孕33~37周4例 ,37~40周3例 ,40~42周3例。正常分娩2例 ,胎吸助产4例 ,剖宫产2例 ,臀位助产2例 ,按妇产科学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本组中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 :1分2例 ,2分4例 ,3分4例。1 2插管指针 :(1)有羊水胎粪吸入 ,需要吸尽者 ;(2)重度窒息需较长时间加压给氧 ,人工呼吸者 ;(3)应用气囊面罩…  相似文献   

19.
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于近 2年对 88例窒息新生儿的血糖进行观察 ,并以 3 2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 ,观察窒息儿血糖浓度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 1993年广州修订的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选择合适病例 88例 ,按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 52例 ,重度窒息3 6例 ;其中男 45例 ,女 43例 ;出生体重 3 0 80± 72 0g ;胎龄3 6~ 42周。对照组 3 2例系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两组间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2 结果窒息组于入院后 ,对照组于生后未用药情况下采血检测血糖。窒息儿血糖与对照组比较见表 1。表 1 各组新生儿血糖比较组别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45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5例患者中,2例(<33周)病情不能有效控制,同时考虑胎儿<33周存活率低转送上级医院;余43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经治疗后,血压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水肿减轻(+)~(++),蛋白尿(+);新生儿体重2000~2500 g 25例,2500~3500 g 19例,3500~4000 g 1例.轻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2例,围生儿死亡3例.结论 加强卫生宣教,使孕妇及家属都懂得围产保健的重要性;普及产前定期检查:筛选高危孕妇进行重点管理,预防性服用钙剂,积极治疗妊高征,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婴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