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ICP孕妇21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血清总胆酸(胆酸升高组)水平升高155例,总胆酸升高合并肝功能异常组(合并肝功能异常组)63例,并与同期170名正常孕妇(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比较3组的血清总胆酸水平、孕妇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结果:①合并肝功能异常组的血清总胆酸水平明显高于胆酸升高组和对照组(均为P<0.05);②与胆酸升高组和对照组相比,合并肝功能异常组的孕周较短,剖宫产率高,羊水胎粪污染严重,新生儿出生体重较轻(分别为P<0.05~0.01),ICP组新生儿死亡4例.结论:ICP可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ICP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围生儿顸后不佳,应密切观察,适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孕妇在妊娠的任何时期都可能被感染,其中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孕妇肝炎的发生率约为非孕妇的6倍,而爆发性肝炎为非孕妇的66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早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反应加重;妊娠晚期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分娩期因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减退,产后出血率增高。重症肝炎常并发DIC,甚至威胁生命。妊娠早期合并病毒性肝炎还可使胎儿畸形率约增高2倍。肝炎孕妇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和新生儿死亡均较非肝炎孕妇高,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近年来连续研究发现病毒性肝炎和Down综合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故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 ICP)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以降低胎儿宫内死亡、窒息和早产。方法 将156例IC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1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母体和围生儿的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羊水污染率、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危害极大,易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应加强孕期监护,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从而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生儿的生存率,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孕妇胆汁酸水平分为重度ICP组20例和轻度ICP组20例,并选取同期20例正常健康孕妇为正常妊娠组进行对照。比较三组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三组PLT、APTT、Fbg以及羊水粪染、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ICP组PDW、MPV、PT、D-D及早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轻度ICP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轻度ICP组和正常妊娠组(P<0.05);轻度ICP组与正常妊娠组PDW、MPV、PT、D-D、早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ICP组和轻度ICP组产后出血量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且重度ICP组高于轻度ICP组(P<0.05);重度ICP组和轻度ICP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正常妊娠组,且重度ICP组低于轻度ICP组(P<0.05)。三组中均无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结论:重度ICP孕妇体内存在异常凝血及纤溶状态,易导致产后出血,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积极诊治,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妊娠期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妊娠期UU感染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待产孕妇1 380例,检出UU阳性者364例,随机选择其中临床资料完整者175例为感染组,随机选择同期中、晚期孕妇UU阴性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UU在妊娠各期感染情况,比较两组在有无妊娠期UU感染情况孕产妇及围生儿妊娠结局并发症出现的差异情况.结果:UU在妊娠期总感染率为26.38%,中期妊娠感染率为30.13%,晚期妊娠感染率为19.9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UU感染组胎膜早破62例(35.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例(13.00%);产褥病、会阴伤口感染、胎膜炎与对照组相比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UU感染组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畸形虽然在UU感染组为多,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妊娠期UU感染产生多种孕产妇、婴幼儿严重并发症,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该研究提示妊娠期积极预防UU感染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以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导致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59例ICP孕妇围生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治于我院51例ICP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妊娠期ICP早产率23.5%,有41例患者行剖宫产,占80.4%。术后恢复良好。3例围生儿死亡,死亡率为5.9%。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危害较大,应重视此类疾病的治疗,加强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对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占娥 《护理研究》2005,19(5):882-88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属于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临床表现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伴有黄疸,谷丙转氨酶升高,无皮肤病史,无病毒性肝炎的前驱症状,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为阴性.在临床上,ICP常被误诊为肝炎、胆石症,如得不到及时诊断及治疗,易并发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严重影响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与健康.我院曾成功救治20例ICP病人,现将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李小毛 《新医学》2005,36(2):65-67
1引言 重型肝炎是指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或严重变性所致的肝衰竭.该病特点为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症状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其并发症主要有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中毒性肠麻痹、凝血功能障碍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平均病死率在60%以上.在我国,重型肝炎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其次为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妊娠合并肝炎患者,由于妊娠期间肝脏负担明显加重,在原有肝脏疾病基础上易诱发重型肝炎,且病情更为凶险,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迄今仍是围生医学及肝病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目前强调严密监测、精心护理、支持疗法、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并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的病死率.本文谨就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一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占娥 《护理研究》2005,19(10):882-88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属于妊娠期特发性疾病 ,临床表现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伴有黄疸 ,谷丙转氨酶升高 ,无皮肤病史 ,无病毒性肝炎的前驱症状 ,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为阴性。在临床上 ,ICP常被误诊为肝炎、胆石症 ,如得不到及时诊断及治疗 ,易并发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 ,严重影响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与健康。我院曾成功救治 2 0例ICP病人 ,现将护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孕妇均为初产妇 ,年龄 2 7岁~ 3 1岁 ;孕龄 2 4周~ 3 7周 ;均为ICP ,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 ,其中妊娠中期 6例 ,妊娠晚期 14例 ,均以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脂水平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ICP晚期妊娠60例,正常晚期妊娠25例,测定母体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及围生儿出生即刻脐动脉血气分析值[pH值、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TC、TG、LDL值明显升高,HDL值明显降低,ICP孕妇TC、TG、LDL值与PCO2呈正相关,与pH值及PO2呈负相关,HDL值与pH值及PO2呈正相关,与PCO2呈负相关。结论:ICP孕妇血脂水平与围生儿预后具有相关性,血脂检测应列为ICP的常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加味茵陈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ICP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观察组加服自拟加味茵陈汤,统计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血总胆汁酸、甘胆酸等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状况。结果: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加服自拟加味茵陈汤的观察组治疗ICP,疗效满意。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血总胆汁酸、甘胆酸等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加味茵陈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明显缓解瘙痒症状,降低实验室各指标水平以及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尹启萍  张丽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4):3912-3913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ECP)的妊娠围产结局.方法对近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分娩的180例ICP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孕妇180例对比.结果ICP发病率3.7%,ICP组早产发生率22.2%(40/180)、胎儿宫内窘迫32.8%(59/180)、围生儿死亡4.4%(8/180)、新生儿并发症15.6%(28/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产妇的影响主要是产后出血及增加了剖宫产率.结论ICP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但对母儿特别是对胎儿危害极大,加强孕期保健,对ICP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合理终止妊娠是降低ICP围产儿病死率和产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185例妊娠期合并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妊娠期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及其对母子的影响。 方法 分析185例妊娠期合并肝功能异常病人的病因及预后情况。结果 185例中有128例为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 ,占69.2% ,这部分病人的早产率、产后出血率显著增加 (p<0.05) ;15例为妊高征病人 ,占8.1 % ,这部分病人在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有明显增加(p<0.05)。 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妊高征是引起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 ,这些合并症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妊娠及分娩时母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围生儿预后。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 2 1例双胎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 (IC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与同期双胎非ICP进行比较。结果 :(1)双胎ICP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比双胎非ICP显著增加。 (2 )在双胎ICP组 ,死亡围生儿平均孕周比对照组显著延长 ,平均体重亦显著重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诊断 ,加强监护和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双胎ICP围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孕妇肝功能异常1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123例(占同期住院妊娠孕妇的2.45%)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病人的病因及预后情况。结果123例由妊娠相关因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56例(占45.53%),非妊娠特异因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45例(占36.59%),另22例孕妇(17.89%)肝功能异常无特定的原因。123例肝功能异常孕妇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妊娠剧吐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1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CP)2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乙型肝炎(HB)3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脂肪性肝炎3例,甲、丙、戊型肝炎各1例,药物性肝炎1例。与妊娠相关的肝功能异常发生在孕中期(26.02%)和孕晚期(64.23%)相对多于孕早期(9.76%)。孕早期以妊娠剧吐为主。孕中、晚期以病毒性肝炎(HV)、ICP和PIH为多见。这部分病人的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引起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这些合并症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妊娠及分娩时母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 1993年 7月至 2 0 0 3年 4月间收治住院的晚期妊娠并确诊为病毒性肝炎孕妇 5 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肝炎组年龄 2 2~ 3 4岁 ,平均 ( 2 4 6± 1 8)岁 ,妊娠 2 9~ 42周。对照组年龄 2 2~ 3 6岁 ,平均 ( 2 5 6± 2 7)岁。妊娠 3 0~ 42周。比较两组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采用χ2或校正χ 2检验。结果 :两组孕妇在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上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较正常为高 ,多学科的协作及正确的产前、分娩及产后处理有助于降低这种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1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资料,通过询问病史、查阅病历,对不同类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娩方式、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终止妊娠方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振期高血压疾病不同时期并发症发生严重程度明显不同。1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无死亡病例,其中行剖宫产134例,占86.5%;阴道分娩21例,占13.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组的胎儿发育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的比率明显低于轻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又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提示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结论加强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观察,及时发现子痫及并发症的先兆,并合理处理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围产结局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启萍  张丽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4):3912-3913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妊娠围产结局。方法:对近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分娩的180例ICP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孕妇180例对比。结果:ICP发病率3.7%,ICP组早产发生率22.2%(40/180)、胎儿宫内窘迫32.8%(59/180)、围生儿死亡4.4%(8/180)、新生儿并发症15.6%(28/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产妇的影响主要是产后出血及增加了剖宫产率。结论:ICP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但对母儿特别是对胎儿危害极大,加强孕期保健,对ICP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合理终止妊娠是降低ICP围产儿病死率和产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及改善围生儿预后的疗效。方法:将7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采用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B组30例采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瘙痒症状,血清生化(甘胆酸、胆红素、转氨酶)指标,分娩后比较2组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瘙痒症状、血清甘胆酸、胆红素、转氨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间围生儿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与S-腺苷蛋氨酸均能有效治疗ICP,前者价廉,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