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手术118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原因.方法:对鼻内窥镜下行鼻窦炎、鼻息肉摘除、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治疗的118例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术后经6月~12个月随访,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治愈76例(64.4%),好转24例(20.3%),无效18例(15.3%).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具有优越性;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以及术后综合处理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行鼻腔窦及鼻眼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在内窥镜下行鼻息肉摘除、筛蝶窦及上颌窦开放术等治疗的159例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术后经3~12个月随访,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治愈率为71.43%,总有效率96.43%;鼻中隔矫正术后治愈率100%;鼻腔泪道造孔术后治愈率为83.33%,有效率100%。结论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治疗鼻腔窦及鼻眼手术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原因。方法:对鼻内窥镜下行鼻窦炎、鼻息肉摘 除、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治疗的118例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术后经6月-12个月随访,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治愈76例(64.4 %),好转24例(20.3%),无效18例(15.3%)。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具有优越性;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 技术以及术后综合处理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手术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鼻腔鼻窦疾病以及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②方法 鼻内镜下对288例病人进行手术,254例鼻腔鼻窦息肉采用Messerklinger术工,20例鼻窦囊肿行鼻窦开放,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肿瘤,4例垂体瘤经鼻腔蝶窦切除肿瘤,2例鼻中隔偏曲明视下矫正中隔。③结果 鼻息肉治愈率为76.38%,有效率为23.62%。鼻窦囊肿治愈率为100%;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  相似文献   

5.
陈国均 《医学文选》2006,25(4):644-645
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对3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0.5~1年。结果治愈270例(70%),好转91例(23.5%),无效25例(6.5%),总有效率93.5%。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定期随访并继续规范化治疗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5例(125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48例(64.0%),好转20例(26.7%),无效7例(9.3%),总有效率90.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黏连。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黄光友 《中原医刊》2011,(13):119-1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1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结果119例中治愈74例(62.2%),好转34例(28.6%),无效11例(9.2%),总有效率90.8%。术中并发症眶纸板损伤1例,保守治疗痊愈;术后鼻腔粘连17例,经内窥镜下分离后治愈。结论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较好地保留鼻腔生理功能,治愈率较高,术后随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息肉伴全组副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术后疗效,减少并发症手术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4例鼻息肉伴全组副鼻窦炎施行鼻窦内窥镜术。结果: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94.4%,其中治愈率83.3%,好转率11.1%;术后一年总有效率为92.6%,其中治愈率77.8%。好转率14.8%。结论:选择正确的方法,改善鼻窦引流以及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探讨鼻内窥镜在鼻腔鼻窦疾病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对临床上应用鼻内窥镜行鼻腔鼻窦手术53 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 个月至3 年,症状全部消失者49 例,治愈率达92 .45 % ,再次出现症状者3 例,占5 .66 % ,出现术后并发症者( 鼻腔内粘膜粘连)1 例,占1 .89 % 。认为:鼻内窥镜具有良好的照明,在镜下手术清晰度高,解剖清楚,能广泛彻底地清除病变,一改以往复发率高的情况,使鼻腔鼻窦疾病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综合治疗及长期随访的重要性。方法 对330例(567侧)慢性鼻窦炎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前术后综合治疗,术后随防6个月--1年。结果 治愈214例,占64.8%,好转86例,占26.1%,无效30例,占9.1%。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综合治疗及术后长期随访对提高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50例(21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96例(64.0%),好转46例(30.7%),无效8例(5.3%)总有效率94.7%。结论鼻内窥经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采用合适浓度的肾上腺素液能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术中中鼻甲的正确处理,术后定期随访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行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8/2001年完成随访的240例行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240例中I型81例(33.7%),Ⅱ型120例(50.1%),Ⅲ型39例(16.2%),术后随访6-8mo,平均12mo.结果:I型治愈率为90.1%,Ⅱ型治愈率为80.8%,Ⅲ型治愈率为66.7%,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性(P<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结论:鼻内窥镜行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规范的手术操作与细致的术后处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冠状位和水平位扫描,对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0.5~1年。结果:治愈98例(81.7%),好转15例(12.5%),无效7例(5.8%),总有效率94.2%。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大部分鼻腔粘连与中鼻甲有关。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楚、病变清除彻底,较好地保留鼻腔生理功能、组织损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芩颗粒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鼻窦术后应用效果。方法与结果:本文对60 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成功完成了鼻窦内窥镜手术,在术后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辛芩颗粒”中药治疗,随访一年,治愈率75% ,总有效率96.6% 。对照组63例,治愈率49.2% ,总有效率93.5% 。两组比较有明显意义(P< 0.05)。结论:指出辛芩颗粒能消除术腔粘膜水肿、减少鼻分泌物、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伴鼻窦炎一期手术的作用。方法 对186例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伴鼻窦炎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一期鼻中隔矫正、鼻息肉切除、钩突切除、鼻窦开放手术。结果 鼻内窥镜下行鼻窦手术186例,其中185例一期手术治愈。结论 在鼻内窥镜下鼻腔及鼻窦手术一期完成,配合服用中药,可节约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国产天松牌鼻窦内窥镜及德国产WOLF监视系统,在视频图像监视下对3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息肉摘除术及鼻窦开放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7%,其中Ⅰ型总有效率100.0%,Ⅱ型96.0%,Ⅲ型86.0%,3型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比较...  相似文献   

17.
卢信民  周桂芳 《海南医学》2004,15(4):31-31,24
目的 探讨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 对121例(198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 治愈86例(71.1%),好转27例(22.3%),无效8例(6.6%),总有效率93.4%,术后并发症主要有鼻出血,鼻腔粘连等。结论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熟练准确,彻底清除病灶,正确处理中鼻甲,术后定期随访处理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高顺华  鞠善德 《吉林医学》2005,26(12):1296-1297,129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创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8月至2004年8月间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87例,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术后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334例,治愈率86.3%,好转率9.1%,总有效率95.4%。其中15例术后分别不同程度出现术腔粘连、窦口闭锁、息肉形成等,行二次手术。本组病例无眶眼、颅底并发症。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手术准确性高等优点。手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最大限度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结构和功能前提下,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并结合术后随访综合治疗,达到提高疗效、治愈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97—2001年收治鼻息肉、副鼻窦炎患者383例,全部局麻下鼻内窥镜手术,男215例,女168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5岁,术后总治愈率70.8%,总有效率86.9%,其中Ⅱ型患者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是49.2%、73.8%;Ⅲ型患者的治愈率及有效率38.1%、71.4%;与其它型患者相比呈现明显下降,结合术中患者的反应。提出:重度副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局麻效果差,应全麻好。对有鼻中隔偏曲或中隔结节者,应先行宽畅侧的鼻窦手术,然后行鼻中隔手术,最后行较窄侧的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20.
鼻内窥镜手术后粘连是由于术后处理不当,导致的鼻窦功能性减弱。现将1995~200l间我院鼻内窥镜手术后鼻腔妥善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200l间我院共开展鼻内窥镜手术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慢性鼻窦炎27例,鼻息肉25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鼻息肉摘除、鼻道窦口修复或筛窦手术治疗使鼻窦引流畅通,统计术后腔处理过程中鼻腔清洁时间,术腔出现囊泡、内芽、息肉、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