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单胎前置胎盘发生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前置胎盘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流产史、引产史、前次剖宫产史、多产史、盆腔炎史、辅助生育技术史、高龄。剖宫产率77.3%,产后出血率61.4%,出血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附着面出血、胎盘粘连及植入。结论:减少人流及引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实行计划生育,注意生殖卫生是防止发生前置胎盘的重要措施;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可采用加强宫缩、宫腔填纱、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子宫胎盘创面缝合、胎盘植入部位子宫肌层切除术、子宫切除,以及子宫动脉栓塞、髂动脉球囊导管置入术、改良B-Lynch外科缝合术、宫内球囊压迫术等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的发病原因并比较完全性、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惠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妇的发病原因和妊娠结局。结果:前置胎盘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人流史、剖宫产史、盆腔炎、多次分娩史。完全性前置胎盘的比率为31.0%,部分性前置胎盘的比例为50.0%,边缘性前置胎盘为19.0%。前置胎盘剖宫产率为91.64%,产后出血率为36.2%,出血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粘连及植入、胎盘附着面出血等。结论:前置胎盘是威胁母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减少人流次数、注意生殖卫生、降低剖宫产率、实行计划生育是防止发生前置胎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述彦  曹继蕴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44-3946
目的:探讨有剖宫产史患者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时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7年9月在我院终止妊娠的前置胎盘85例,既往有剖宫产史23例,其中合并植入性前置胎盘5例;无剖宫产史62例,合并胎盘植入1例。结果:疤痕子宫组中发生产后出血20例,非疤痕子宫组中发生产后出血50例。共有8例行子宫切除,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剖宫产增加了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胎盘形成异常是导致产科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手段;产前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缨  马秀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41-1842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积累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置经验。方法:通过对75例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对母婴造成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结果:38例有产前出血史,超声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正确率可达100%,出血量超过500 ml有43例,发生率高达57.33%,其中除5例出血量≤600 ml未输血,其余病例全部输血,胎盘植入12例,子宫动脉介入栓塞8例,子宫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环节;加强孕期监测、采取综合有效措施预防及抢救产后出血,最大限度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龄孕妇为研究组,同期行剖宫产产后非出血的高龄孕妇460例为对照组。对可能造成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影响显著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中的妊娠高血压史、流产史、宫缩乏力、巨大儿及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史、巨大儿、流产史。结论: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史,为临床有效预防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相应防治措施。结果: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120例,占95.24%。宫缩乏力性出血92例,占73.02%,软产道裂伤9例,占7.14%,胎盘因素22例,占17.46%,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2.38%。剖宫产及阴道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自娩(P<0.05)。有流产史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流产史产后出血发生率(P<0.05)。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随胎产次增加而增加(P<0.05)。本组患者全部救治成功,其中5例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止血成功,无1例死亡病例。结论: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对病因作出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是抢救产后出血的关键。加强产前、产时及产后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加强产前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5年间37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软组织裂伤;胎盘因素;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率比阴道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别显著,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除子宫切除术2例外,余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孕期保健,严密观察产程,减少宫缩乏力,控制剖宫产,减少产后出血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为临床救治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2016~2018年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310例,收集患者产后出血情况,比较产后出血与非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差异。结果310例高龄产妇中,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71%;产后出血组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巨大儿及血小板<100×10~9/L比例分别为48.15%、18.52%、22.22%、66.67%、22.22%、22.22%和18.52%,明显高于非产后出血组(21.91%、3.53%、5.30%、28.27%、6.719%、7.07%、1.7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史、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巨大儿及血小板<100×10~9/L是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1.685、3.010、1.850、2.351、2.809,P<0.05)。结论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受流产史、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巨大儿及血小板低等因素影响,在临床救治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处置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其中膀胱植入5例。介入科负责经股动脉放置导管至子宫动脉,麻醉科除负责麻醉外,开放中心静脉,建立有创动脉检测。统计生命体征变化、住院天数、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数。结果产科联合介入麻醉科处置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较以前传统方法生命体征平稳,减少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数及住院天数。结论多学科联合救治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减少产后出血,减少子宫切除及住院时间,维持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提高安全系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预防术中出血及降低子宫切除风险,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方法:将1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89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凶险型组与非凶险型组发生产前首次出血的时间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胎盘粘连、置入、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掌握好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从而降低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预防术中出血及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11.
140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政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476-247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3月在我院发生的140例产后出血者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占60%,胎盘因素占30%,软产道损伤占8%,凝血功能障碍占2%。结论:重视孕期保健、产前宣教及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其中多产史3例,人工流产史9例,剖宫产史16例,肌瘤剔除史5例,高龄产妇(≥35岁)7例。46例患者均首选宫缩剂止血,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大出血者联合多种"二线"技术,41例救治成功,5例药物联合多种"二线"技术仍出血不止行子宫切除术。均救治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近年来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比例越来越高,药物和多种治疗技术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有效。产后出血重在预防,降低人工流产率及剖宫产率、尽量减少和预防胎盘因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主要原因、诊断及处理、分娩方式的选择,以保障孕、产妇健康,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分娩的76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中有人流、刮宫史者26例,经产妇29例(其中2例剖宫产),74例产前有1~9次无痛性阴道出血,B超产前诊断71例,完全性前置胎盘31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2例,边缘性23例.自然分娩19例,剖宫产57例,产后出血24例,胎盘植入2例,子宫切除4例,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2例,宫腔纱布填塞3例,肠线8字缝合开放血窦4例.本组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5例.结论:前置胎盘应积极处理,一旦发生阴道出血立即住院治疗,尽量延长孕周,达37w以上、胎儿成熟即应考虑终止妊娠.发生产后出血可采用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肠线8字缝合开放血窦、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宫腔纱布填塞等方法,经以上处理无效或合并胎盘植入者可行子宫切除术.预防应做到搞好计划生育,推广避孕,减少子宫内膜损伤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危害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7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为观察组,297例普通型前置胎盘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保守性手术(局部缝扎、局部切除、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等)、产后出血、输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为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危害,应加强围术期管理;②子宫的保守性手术及子宫切除治疗均很重要;③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关键是掌握好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病例的资料。结果:①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前置胎盘的发生率较非疤痕子宫明显增高。②非前置胎盘的妊娠与非疤痕子宫前置胎盘及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前置胎盘3组间比较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早产儿及贫血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别。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在两组前置胎盘中发生率均较非前置胎盘组高。结论:①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妊娠结局较差。②降低剖宫产率、生育观教育及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降低前置胎盘发生率和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小琴 《现代医院》2008,8(11):48-4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需行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手术指征、并发症及经验教训。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近8年来产后出血需行子宫切除术,发生率约为0.21%。胎盘因素19例,其中,前置胎盘10例、胎盘植入6例;胎盘早剥3例;产后宫缩乏力8例,子宫破裂3例,羊水栓塞2例。结论产后出血需行子宫切除术的原因中,胎盘因素为最主要的因素,子宫切除术为产后出血救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危害以加强其防范措施。方法以遵义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3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为观察组,111例普通型前置胎盘为对照组,对2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及输血发生率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引起难治性产后出血救治经验的总结,提高发生紧急产后出血时的急救能力,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方法对我院3年内发生的1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生原因、治疗方法、输血情况和产后并发症等信息,总结因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引起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救治经验。结果 1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中,有8例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6例为宫缩乏力,1例为子宫内翻。8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者中,4例采用B-Lynch缝合,3例宫腔内纱布填塞,1例子宫切除,无孕产妇死亡,急救成功率为100%。结论⑴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的首要原因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其次为宫缩乏力,如瘢痕子宫、多胎妊娠和子痫前期等,另有极少见原因如子宫内翻。(2)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引起难治性产后出血应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准确判断,争取抢救时间,可提高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朱彩容 《现代医院》2010,10(11):38-4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并给予合理治疗,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231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7%;其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性因素有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人流引产史和孕产史、未进行孕期保健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降低剖宫产率、严密观察产程、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导致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25例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3.60%,其危险因素为:瘢痕子宫、前壁胎盘、侵入性胎盘及徒手剥离胎盘。结论:瘢痕子宫、前壁胎盘、侵入性胎盘及徒手剥离胎盘是造成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