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可塞风用于乳癌术后镇痛的效果,并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可塞风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可塞风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对肩部酸痛和膈下、腹部胀痛等非切口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妇女 ,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及可塞风组3组 ,分别为不予镇痛处理、硬膜外持续输注芬太尼和罗比卡因、静脉持续输注可塞风。术后观察各种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评分 ,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芬太尼组和可塞风组的切口疼痛均明显减轻。与对照组和芬太尼组相比 ,可塞风组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和VAS评分均减少 ,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可塞风静脉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不但能有效缓解腹壁切口疼痛 ,还可以显著减轻肩部酸痛、膈下或腹部胀痛等非切口疼痛 ,临床剂量下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选择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1~2级,年龄45~60岁,体重45~60kg;有以下情况者不作为观察对象:(1)对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2)正在使用与氯诺昔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地高辛,速尿,华法令,优降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二氮卓类及巴比妥类药物);(3)接受细胞毒药物治疗;(4)患出凝血性疾病;(5)术中出现意外情况;(6)术中硬膜外穿刺困难或失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可塞风组和哌替啶组,每组各30例。  相似文献   

4.
氯诺昔康(lomoxicam,商品名可塞风)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兼具外周和中枢作用,抑制炎性前列腺素的同时,刺激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生成。本研究目的是观察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可塞风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塞风是一种新近用于临床的静脉镇痛药物,为了了解此种药物的疗效,我们把它与曲吗多的疗效作比较。1资料与方法 将89例择期妇科开腹手术病人,ASA(美国标准协会)病人状态分级I或Ⅱ级,年龄40~60岁,病人均于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和阿托品0.5mg。行硬膜外麻醉,使两组病人  相似文献   

6.
周曙  区锦燕  廖荣宗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55-1955
目的:探讨可塞风复合芬太尼在静脉自控镇痛(PC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术后病人120例,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芬太尼复合氟哌啶,配方:芬太尼1mg加氟哌啶1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实验组可塞风复合芬太尼,配方:芬太尼0.5mg加可塞风32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两组参数设置相同,即首次负荷量3ml,维持1.2ml/h,PCA2ml,锁定20分钟。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好(P〈0.01),而且不良反应也少。结论:可塞风复合芬太尼用于静脉PCA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镇痛治疗在目前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药物治疗中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使用多是各自应用,没有一个相应的临床路径相对应。这就导致了目前应用的混乱。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特提出笔者的一些体会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多瑞吉(Durogesic)透皮贴膜与芬太尼静脉泵用于术后镇痛疗效。方法 将70例择期胆囊切除手术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使用Durogesic多瑞吉透皮贴膜与芬太尼静脉泵用于术后镇痛比较其疗效。结果 A,B两组镇痛结果类似,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Durogesic多瑞吉透皮贴膜用于术后镇痛疗效满意,使用方便,安全,较芬太尼静脉泵更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铁军  张咸伟 《医药导报》2005,24(5):423-425
近年来多数研究认为,大部分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存在着术后疼痛。疼痛可引起体内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释放增多,促进继发性颅脑损伤并可导致颅内出血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目前多通过全身药物治疗和局部神经阻滞两种途径进行治疗。理想的镇痛可以避免疼痛应激造成的颅脑损害,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伤害刺激的一种反应,疼痛本身可以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躁不安甚至忧郁等,因此术后镇痛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近期在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加入不同药物用于术后镇痛,以求达到理想药物配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疼痛不仅有术后切口的疼痛,而且还包括子宫收缩带来的疼痛,硬膜外单次注入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可起到很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是随着临床上患者自控镇痛(PCA)日益普及,吗啡硬膜外单次镇痛存在较重的不良反应,该模式已被人们越来越少使用。我院从2005年根据不同经济水平的患者选用单次镇痛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两种不同模式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曲马多与芬太尼PCSA用于心外科术后镇痛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建刚  安建雄 《天津医药》2003,31(4):222-224
目的:评价曲马多与芬太尼经皮下病人自控镇痛(PCSA)的疗效、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将21例ASA I-Ⅲ级心外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曲马多(T)组与芬太尼(F)组,其中T组10例,F组11例。F组药物为芬太尼25mg/L和利多卡因10g/L的混合液,T组药物为曲马多10g/L和利多卡因10g/L的混合液,PCA设置;负荷量2mL,单次剂量1mL,限量8mL/h,锁定时间5min。负荷量注射完后记录镇痛起效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后12、24,36、48h记录各项指标。结果: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术后12h药物用量及有效按压次数T组多于F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术后24,36,48h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与曲马多PCA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初始镇痛曲马消耗量明显增加,而副作用也随之增加,缩短锁定时间,适当降低单次剂量,增加有效按压次数,中降低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从参  王必铭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75-3476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受医疗费用。操作复杂等因素影响,现多集中于大中医院。单次硬膜外镇痛方法较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丁丙诺啡止痛作用强而持久.相对不良作用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次硬膜外止痛药物.为此我们观察了丁丙诺啡用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井与吗啡进行了对照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术后疼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术后镇痛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我院1999年8月以来应用连续恒量硬膜外注射镇痛术(CCEA),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曲马多与吗啡用于硬膜外持续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术后持续输注吗啡与曲马多的术后镇痛疗效。方法8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M(morphine)组与T(tramal)组。M组注入负荷量后,奥贝泵内持续输入吗啡1.5mg、氟哌利多1.25mg、布比卡因72mg,加盐水稀释至48ml,T组注入负荷量后,奥贝泵内持续输入凸马多300mg、氟哌利多1.25mg、布比卡因72mg,加盐水稀释至48ml。结果术后镇痛效果M组优干T组,排气时间T组明显少于M组,并发症较M组少。结论术后持续输入吗啡与曲马多作为术后镇痛各有利弊,临床应用时要尽可能发挥其各自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术后镇痛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对全身多器官系统产生间接的不良影响。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减少患者痛苦 ,改善术后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 ,减少术后并发症 ,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转归。1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进展和优缺点早期采用硬膜外单次反复注药镇痛 ,药物浓度和镇痛效果易于波动 ,不利于术后的安全和管理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是 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是自控镇痛PCA的一种 ,患者可按需调控注射止痛药的时机和药量 ,用药及时 ,起效迅速 ,效果相当满意 ,符合不同患者不同时刻对止痛药需求的个体差异 ,且用药量比以往PCA明显减少 ,副作…  相似文献   

17.
芬太尼分子量小、脂溶性高、镇痛效能高,适合于经皮给药。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在临床镇痛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芬太尼复合氰胺酮用于术后镇痛报道不多。本文旨在观察芬太尼复合氰胺酮术后镇痛的疗效、安全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已逐渐在国内临床工作中推广应 用。它与传统的肌内注射麻醉性镇痛药相比,PCA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镇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及药物副作用少等优点[1]。  相似文献   

19.
时宁文 《河北医药》2013,(24):3760-3761
截肢手术后的术后镇痛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很高,传统的镇痛方法有静脉、肌注或口服阿片药物,但它经常带来不充分的镇痛疗效,同时又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我院自从2011年5月开始引进了一种新型的镇痛方式(持续性皮下局麻药灌注),给我们的截肢手术术后镇痛有了另一种选择方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硬膜外术后镇痛已被广泛应用,不同配伍的术后镇痛液不一而足,术后镇痛效果经常差强人意,因而常常加大剂量,来提高镇痛的效果。由此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发现术中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致敏作用可导致术后疼痛的扩散和延长,在术前超前制止CNS的兴奋性,可明显降低甚至消除CNS的致敏作用,所以,有效的术后镇痛应当是预先给药,超前阻止CNS致敏以及伤害性感受的传入,达到减轻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时间和减少镇痛药需要量的目的。本文将比较超前和术后注入氯胺酮一吗啡混合液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