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浅议傅青主对妇人带下病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青主为明末清初的医家,其著作《傅青主女科》把妇人带下病概括为白带下、青带下、黄带下、黑带下、赤带下。傅氏认为带下俱是湿证。带下病是因带脉不能约束而致。带下病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是因气不能化为经水,加上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所致。现就五种带下病的辨证施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方由炒白术、炒山药、人参、炒白芍、车前子、制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组成.完带汤是针对白带而设,用于脾虚带下,临床表现为白带量多,清稀如涕,身体倦怠,或便溏、肢肿、舌淡苔白腻等症状.此方有补脾疏肝、化湿止带之功.为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下不止的常用方.服之可疏肝木,健脾运,消湿浊,从而使绵绵之白带完全终止,故名完带汤,是傅氏治疗白带的名方.随着近年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笔者近年来以完带汤为基础,灵活化裁,应用于多种疾病中,疗效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3.
<傅青主女科>论理识证不拘前人,制方用药独具特色.现就其<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中之治肝思想分析如下. 1 傅氏治肝之理法 傅氏认为,"脾气之虚,肝气之郁",再加以"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则成诸般带下.若"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而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而反变成白滑之物",则成白带;若"肝之性既违,则肝之气必逆,气欲上升而湿欲下降,……而走于带脉,遂从阴器而出",则成青带;若"肝经之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而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而肝不藏血,亦渗于带脉之内",则成赤带.  相似文献   

4.
傅氏认为,带下为病,俱是湿证。带下病有白带下、青带下、黄带下、黑带下、赤带下。本文主要介绍治疗脾虚湿浊下注引起的白带下的完带汤及其方歌、功效、主治、方解、验案等。完带汤主治"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之白带下,根据完带汤"重补脾土,佐以疏木"的特点,异病同治,临证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5.
浅谈和肝法治疗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张春玲 《光明中医》2010,25(6):946-948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俗语云:"十女九带",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傅青主女科.带下》认为:"夫带下俱是湿证",可见带下病主要病因是湿,故历代医家多从脾、肾论治带下病。但女子以肝为先天,从肝论治在带下病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研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笔者在跟随导师李军主任医师探讨妇科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傅青主女科》中的"带下"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傅氏于《傅青主女科》上卷"带下"中所述的带下病症大多为现今临床常见病症,其倡导治疗带下病应从湿论证,注重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及奇经与带下病的联系,为后世临证的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傅青主系明末清初之著名医家,以擅长妇科著称,又善用荆芥治经、带、胎、产等证。在其代表作《傅青主女科》一书中,荆芥出现于24首方剂中。其用荆芥伍方治病之妙意,归纳起来有下以几点:1.抑木止带兼开肾郁:带下有五色之分,而白带为患,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方用完带汤,方中荆芥味辛,入肝经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脾土运化有权,则能化营血为经水,白带可愈。余治黄带,赤带之方中,加用荆芥一味,收效更佳。另外,肝为肾之子,肝  相似文献   

8.
《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病的发生与肝、脾二脏联系密切,肝不藏血则带下赤,脾不化湿则带下白,且二者常相互影响。在赤白带下病的治疗上坚持清肝热、燥脾湿的原则,白带下者治以完带汤,赤带下者治以清肝止淋汤,疗效显著。就肝脾之生理病理联系及赤白带下的病因、病机及辨证用药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为治疗白带的常用方剂.功能补脾疏肝,化湿止带.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症见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苍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培土抑木,肝脾同治.应用完带汤加减治疗白带的用药体会.  相似文献   

10.
带下病是一类因感受湿邪等导致任带损伤、带下明显增加或减少、伴或不伴有全身症状的常见妇科疾病。明末著名妇科大家傅山对妇科带下病有独特的认识,并在其所著《傅青主女科》中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傅氏认为带下多因外感六淫或脏腑失调引起湿邪损伤带脉所致,治疗上应多从肝脾从手,且用药平和,无一峻品。傅氏有关带下思想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也体现了自己的辨治特色。笔者通过研究《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所论及证治思想、处方用药,并对其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剖析傅氏论治带下的核心思想及治则治法,希冀丰富中医对带下病临床诊治的有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与《傅青主女科》所论带下,在病因上,皆为湿致带下。在辨证分型上,皆有寒热之别,《金匮要略》最先分类湿热带下与寒湿带下;《傅青主女科》创五色带下,其中青带下、黄带下、黑带下、赤带下均属湿热带下,白带下属湿盛火衰,或可属寒湿轻证,实质也不离寒热两大类。在治法上,《金匮要略》以外治为主,开创了妇科疾病阴道纳药外治的先河,且湿热带下常配内服用药以内外合治;《傅青主女科》则从肝、脾、肾三脏来论治带下,并兼顾带脉与任脉,实为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在遣方用药上,清热、利水、祛瘀、补气是二者共同的用药原则,只是所选药物有所不同,傅青主重视肝、脾、肾三脏,故用药有其独特性。由以上内容可见,《傅青主女科》所论带下是对《金匮要略》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亚飞 《江西中医药》2005,36(10):11-11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以医论独有见地、立法严谨灵活、制方精良、疗效卓著而备受后世医家推崇,堪为妇科之经典。笔者通过学习《傅青主女科·带下》中的内容,就其中的治湿方法作一探讨,请各位老师指正。“带下”之病在妇科极为常见,《傅青主女科》开篇即论述“带下”证治。傅青主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强调湿邪是形成带下的重要因素。而带下病之形成,主要是由于“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浸,热气之逼”,以致带脉不能约束而成。由此可见,傅青主在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中,十分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二方面探讨了傅青主带下病学术思想。傅青主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归结为五点:湿注于下,是带下病总病因病机;任督受损,带脉受伤,湿注于下,是带下病经络病机;肝郁脾虚湿注是带下病主要脏腑病机:五色带下辨五证;五色带下性状特征及病因病机同中有异。傅氏对带下病的辨证论治则有以下特色:辨证重在肝郁脾虚,湿邪为患;治法严谨,方有准绳,用药简纯;五色带治同中有异,制方用药紧扣病机。  相似文献   

14.
白药治带汤     
<正> 性质功效:健脾利湿剂。健脾利湿,疏肝解郁,收敛止带。主治病症:妇女盆腔炎症。白带证(脾虚湿盛型)。服用方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剂分2~3次服。方义分析:《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带下俱是湿证,责在脾也”。临床上带下病多见于白带证,黄、赤、青、黑带较为鲜见。  相似文献   

15.
浅谈傅山治疗带下病特色通州市中医院(226300)孙伯青关键词带下病,傅山傅山,字青主,号公他,是明末清初的医学名家,以擅长妇科见称。笔者就其代表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带下病的治疗特色作一浅探。1诊治带病从湿立论“夫带下俱是湿症”,《傅青主女科·带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傅青主女科》(简称《女科》),立论持平,用方灵妙,遣方用药多以调脾胃、补气血为先。兹就学习运用该书理论、方药的治验数案、谈谈个人体会。一、健脾升阳,除湿止带“夫带下俱是湿症”。脾主湿而升清,病则湿浊下流为带下,治宜大补脾胃之气,使脾健而湿浊能化。张某,25岁,1982年10月3日初诊。每于经净后3天开始少腹隐痛,白带量多,如涕  相似文献   

17.
完带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新中医》2004,36(2):68-68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陈皮、黑荆芥穗、柴胡、甘草组成。专为脾虚中阳不振,湿盛肝郁之白带而设,为治脾虚带下病常用方。笔者用治于其他妇科杂症,疗效较好,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带下治验     
湿邪是带下的主要病因。带下病主要是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傅青主女科》:”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湿邪有内外之别。外湿是指外感之湿邪(包括湿  相似文献   

19.
刘巍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102-1103
湿为带下发病的主要原因,傅青主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对带下病的治疗独具一格,其将带下分为五色带,即白带、青带、黄带、黑带、赤带,分别治以健脾疏肝燥湿,疏肝解郁祛湿,清热补脾利湿,泄火解毒除湿,清肝养血祛湿。此外,傅青主灵活运用药物的配伍以治湿。其治湿用药纯正,无一峻品,而多相须,相使为用,以增强疗效,其治湿之法亦为后世广泛应用。并提出“带下俱是湿”的论断。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山西中医》1999,15(4):50-50
《傅青主女科》乃明末清初名医傅山所著,傅氏辨证以脏腑气血结合冲任为中心,尤其注重肝、脾、肾三脏,所制方剂,也多从这三脏着手。益经汤方是《傅青主女科》中治“年未老经水断”的主方。傅氏认为,“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非血枯使然,而为心肝脾之气郁结所致。心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