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脏疾患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肾脏疾患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王吉永*常乃秀*随着血液流变学的不断发展、普及,其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本文对42例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健康人作对照,发现部分指标有明显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癫痫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意义王传森,黎元其,王隆淑血液流变学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观察都有一定有益作用。我们对近5年收治的63例原发性癫痫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对此类癫痫的临床意义。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以及血液的宏观、微观流变特性的改变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组进行比较,观察疾病发生及治疗过程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后,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的血液黏度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均得到改善。结论: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是导致出现微循环障碍及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血液粘度的增高、红细胞变形性的恶化,都提示我们在体内肯定存在着诱发病灶,促使我们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确定疾病的诱因,改善异常的血液粘度学指标有助于临床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 对146例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设3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和高脂血症中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为老年心脑血管病之首,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多项极显著升高。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其中以高血压病改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检测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判断、药物评价有重要意义,本文检测分析不同年龄女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并分析其与患者HBVDNA、肝功能、氧化损伤各项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 5 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损伤指标、肝功能、HBVDNA ,并对此做出相关分析。结果 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 (P <0.0 5 )。ALT异常组与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 :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 5 )。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间无相关关系 (P >0.0 5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微循环障碍及氧化损伤 ,血液流变学及氧化损伤指标与HBVDNA是慢性乙肝患者检查中相对独立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晶  杨继辉 《中国微循环》2002,6(2):113-113
目的观察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对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1)或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改善微循环 ,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 ,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风心病患者围体外循环期及术后血液流变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风心病患者围体外循环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检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手术的风心病患者术前、术中30min、以及术后1、3、5、7d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以术前检测指标为对照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围体外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 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手术中及术后7d内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各项指标基本均在术后第3d变化最为显著,至第7d基本恢复。结论 体外循环手术对患者血液流变性有一定的伤害,这种伤害在术后第3d表现最为显著,至术后第7d基本上恢复。体外循环术中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有利于了解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各年龄段血流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各年龄段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探讨不同年龄段其血液流变学特征,为防治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20-39岁、27例40-59岁、30例60岁以上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和66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检测。诊断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诊断标准。结果:20-39岁年龄组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而40-59、60岁以上年龄组的低切、高切、HCT、相对粘度、还原粘度、血沉K值、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增高,提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以加重病情发展,认为血液流变学可作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检测病情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性质脑卒中急性期血液流变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5例脑梗塞、46例脑出血急性期经头颅CT证实的住院病人进行了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四项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脑出血组三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脑梗塞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脑梗塞有一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液流变性异常并非仅见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而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同样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无鉴别价值,可认为是二者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几种常见肺部疾患血液流变性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几种常见肺部疾患病人做了血液流变学检查,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发现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体外血栓形成试验和血液粘度检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时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并且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疾病的预防手段和判断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脑梗塞患者的血流变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梗塞患者的血流变变化李新,李玉川脑梗塞是中老年人常见严重疾病之一,病死率及致残率相当高。近年,随着血液流变学的兴起和发展,发现脑梗塞患者血流变指标明显异常[1]。本文观察分析了50例脑梗塞及50例对照组血流变指标检测结果,为防治脑梗塞提供实验参考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血脂检验在心脑血管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心血管组,120例为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为脑血管组,与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心脑血管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心脑血管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脂检验对于诊断筛查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疾病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为有效治疗患者疾病,应重视常规监测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趋势。方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65例,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者68例,分别检测这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差异。结果高半胱氨酸血症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血浆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在高Hcy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有升高趋势,易造成微循环障碍,引起微循环血液瘀滞。  相似文献   

15.
稿约     
本刊为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学科的专业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主要阅读对象为专职从事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临床工作者;各科临床医师;医学大专学校,研究机构中从事基础研究如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病理、生理的科研教学人员。本刊欢迎下列来稿;(1)有关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基础与实验研究,如器官、肿瘤微循环;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与氧自由基内皮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的关系,脏器微循环研究,中医中药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2)临床应用的研究。如各种疾病时对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临床工作中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3)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仪器研制与改进,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完善等。(4)有指导  相似文献   

16.
郧阳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参考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检测郧阳地区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初步建立适宜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严格挑选1043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健康人(男性548名,女性495名),用R80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差异,但50岁~75岁男女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增高趋势。结论建立本地区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7.
血液流变学对预告脑血栓形成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流变学对预告脑血栓形成的意义文/巫相宏近年来对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是一个热门课题。本文对64例脑血栓形成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64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比较观察。1资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对照组64例系非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病人,男36例、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几种中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采用LBY -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对中老年患者治疗前及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 ,主要有全血粘度的高切及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刚性、变形指数等10项指标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时所检测结果 ,将所测的数据皆以均值士标准差(x±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所测得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并且组间比较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 ,尤其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各项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 .01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高粘滞、高聚集状态的共性。结论血液粘稠性、聚集性、凝固性的增高是造成心、脑血管疾患的重要因素 ,因此中老年性疾病患者应常现做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流变学特点可作为早期诊断和监测指标 ,为疾病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方法:检测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人群上述指标的差异及高血压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高血压病组除红细胞变形系数明显低于健康组外,其它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老年高血压病组经使用降粘药物和方法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血液粘稠度和红细胞聚集性下降。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呈高粘状态;降粘药物和方法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69例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流变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使用BV-100型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对69例食管、贲门癌各期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观测。结果:食管、贲门癌患者包括已有淋巴结转移、体质尚可的病例,其血液流变学11项指标均有增高趋势,而该病患者广泛转移并呈恶病质的病例,除血沉和血浆粘度外,其余指标均有下降趋势。结论:食管、贲门癌恶病质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异常呈高粘滞血症与癌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为此,采取适当措施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将有利于食管癌、贲门癌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