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性不孕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腹腔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EM性不孕患者105例,辨证分为肾虚血瘀、气滞血瘀、热郁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痰湿瘀阻六证型组。同时选取非EM性不孕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腹腔液中IL-6、IL-8及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在105例EM性不孕患者中,肾虚血瘀证35例(33.33%),寒凝血瘀证22例(20.95%),气滞血瘀证18例(17.14%),热郁血瘀证10例(9.52%),气虚血瘀证11例(10.48%),痰湿瘀阻证9例(8.57%)。各证型组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肾虚血瘀组IL-6水平高于其他各证型组(P<0.05);肾虚血瘀组、热郁血瘀组IL-8、TNF-α高于其他各组(P<0.05);肾虚血瘀组IL-8与热郁血瘀组比较,P<0.05。结论 EM性不孕患者中医证型与腹腔液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指导临床认识和治疗EM性不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DOR患者临床特征及证型分布进行分析,以期为治疗DOR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1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DOR患者就诊原因及证型分布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医证型与性激素的关系。结果(1)152例DOR患者就诊原因按降序排列为:不孕、闭经、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出血;(2)152例DOR患者中,肾虚肝郁型52例(34.2%)、肝肾阴虚型37例(24.3%)、脾肾阳虚型28例(18.5%)、肾虚血瘀型11例(14.5%)、其他13例(8.5%)。(3)E2在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2例DOR患者中,肾虚肝郁为主要证型;肝肾阴虚型DOR患者E2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不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参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文献,制定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调查表,回顾调查分析21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对其中医症状、体重指数等数据进行采集。通过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归类分析,归纳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通过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5个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型(76例,35. 19%)、痰湿型(68例,31. 48%)、肝郁型(33例,15. 28%)、肾虚型(24例,11. 11%)、其他型(15例,6. 94%)。脾虚型和痰湿型患者肥胖程度和糖代谢异常程度较重。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医证候可聚为脾虚型、痰湿型、肝郁型、肾虚型、其他型五大类型,多虚实夹杂,以脾虚、痰湿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虚、肝郁、痰阻3组,并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肾虚型37例(37%),肝郁型34例(34%),痰阻型29例(29%),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PCOS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肾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月经不调和不孕为主要共同症状。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1997年10月起,采用中药何氏坤育灵1号胶囊(以下简称坤育灵1号)、西药克罗米酚联合治疗无排卵月经失调性(肾虚宫寒型)不孕症86例,并与单用克罗米酚加以对照,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妇科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患者年龄为24~41岁,病程为2~11年,原发性不孕52例,继发牲不孕3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病程及原发性、继发性例数与治疗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2届学术会议(1986年10月,昆明)制订的《女性不孕症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育阴灵加减方联合克罗米芬对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育阴灵加减方治疗。结果:治疗组基础体温有效率为96.67%,妊娠率为6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均优于对照组的66.67%、26.67%、2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愈显率治疗组为73.34%,对照组为5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阴灵加减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麒麟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辨证属于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共68例,按照随机数据表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在克罗米芬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麒麟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妊娠率以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35%,妊娠率为32.3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妊娠率为61.76%,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2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都较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增加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麒麟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确切,临床妊娠率高,并且可明显改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HPLC-MS)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不孕患者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辨识并确定与内异症相关性不孕肾虚血瘀证证候发生密切相关的特征性代谢物组的变化。方法将55例因不孕行试管婴儿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7例(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证)、对照组28例(因男方因素行试管婴儿患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从整体上对样本进行直观、可靠和有统计学意义的分析,寻找内异症相关性不孕肾虚血瘀证证型标记物,并解释标记物归属及代谢网络变化。结果共发现与内异症肾虚血瘀证候密切相关的差异代谢物28种,主要分为脂类、核苷酸类、蛋白降解片段及其他等4大类,上调的代谢物主要有Valyl-Arginine、Methyl-15-cyanopentadecanoate、4-Oxo-13-cis-retinoate等15种;下调的代谢物主要有Menadiol dibutyrate、3-hydroxy nonanoyl carnitine、Phytosphingosine等13种,这28种差异代谢物在内异症相关性不孕肾虚血瘀证与健康妇女卵泡液中的表达结果提示可能是潜在的肾虚血瘀证相关分子标志物。结论肾虚血瘀证是导致不孕的病机核心,差异代谢物组可能是肾虚血瘀证的证候实质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促卵泡颗粒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补肾促卵泡颗粒,对照组予克罗米芬。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最大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与最大卵泡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促卵泡颗粒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齐晓琳 《河北中医》2000,22(10):757-757
排卵功能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以益肾疏肝活血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肝郁证排卵功能障碍 32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 62例均为我院不孕门诊患者 ,均做妇科检查、输卵管通液、治疗前及治疗中常规 BBT测定、宫颈黏液结晶检查 ,部分病例做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B超卵泡发育连续监测及血中激素放射免疫测定等 ,确诊为排卵功能障碍者 ,同时中医辨证为肾虚肝郁证 (症见婚后不孕 ,月经后期或不定期 ,经量少有血块 ,腰酸腿软 ,性欲淡漠 ,经前乳胀 ,心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补肾健脾方对不明原因不孕肾虚型患者解冻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行解冻移植的不明原因不孕肾虚型患者1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5例予常规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观察组9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服用补肾健脾中药。比较2组患者临床结局(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肾虚证候总积分。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为63.16%(60/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42%(4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移植胚胎数、早期流产率、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健脾方可改善不明原因不孕肾虚型患者肾虚证候,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改善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甲1号方治疗肝郁肾虚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治疗组予以结甲1号方治疗,对照组予以优甲乐片口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及甲状腺结节大小和数目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为56.8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数目减少及最大直径均缩小(P0.05),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甲1号方能显著减少肝郁肾虚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结节数目和最大直径,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正益肾促排卵汤是我院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经验方,本文纳入89例患者,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因PCOS致排卵障碍性不孕于我院就诊且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的140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0例,年龄26~37岁,平均32.82±5.09岁;PCOS病程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整理和探讨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证型特点及裘笑梅先生临证用药思路和经验。方法:收集整理裘笑梅门诊纸质医案、书籍医案和期刊医案,提取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诊治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中医证型、用药、药性、药味、药物归经、药物功效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典型病例60例,医案336份,临证用药118种。本案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证型多为肾虚血瘀夹湿证(36.6%)、湿热瘀结证(22.9%)和气虚血瘀证(19.4%)。临证用药频数较高的前三味药依次为丹参(72.3%)、赤芍(70.2%)和覆盆子(69.4%),药性偏重温性(32.8%),其次为微寒(21.9%)和平性(18.9%),药味多苦(32.5%)甘(30.2%)辛(24.2%),归肝、脾和肾经,具有补虚、清热和活血化瘀的功效;聚类分析得到活血化瘀、补益肾精和健脾利湿疏肝三个药物组合。结论:裘笑梅先生临证用药思路和经验研究资料显示,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证型多为肾虚血瘀夹湿证和湿热瘀结证,病机以初期之湿热瘀结为基础,病久累肾则兼具肾虚血瘀夹湿。临证用药以清热利湿、补肾化瘀为主,辅以活血化瘀调经,兼顾补益脾肾助阳种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致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致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组31例实施补肾活血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激素(LH)、睾酮(T)、泌乳素(PRL)、左/右侧卵巢体积、左/右侧卵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促卵泡激素(FSH)、子宫体积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汤联合针灸能够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致不孕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肾虚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中药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综合疗效、输卵管疗效和宫内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综合疗效为94.87%,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卵管总有效率94.87%,优于对照组84.62%(P0.05);实验组宫内妊娠率35.90%,优于对照组15.38%,(P0.05)。结论:综合疗法和单纯口服中药都可有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但综合疗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期运动疗法配合补肾通络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方法将74例辨证为肾虚血瘀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予分期运动疗法,同时内服补肾通络方治疗,对照组36例予西药组采用口服克罗米芬(CC)进行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类型、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运动组子宫内膜形态及厚度改变优于药物组(均P<0.05)。成熟卵泡期,两组治疗后的排卵率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组妊娠率达36.8%,对照组妊娠率为25.0%,两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运动疗法配合补肾通络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能改善患者体质,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有助于营造优良的利于受孕的子宫内膜环境,提高患者妊娠率,是治疗肾虚血瘀排卵障碍性不孕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不孕症是妇科的疑难症,笔者本《素内·上古天真论》的精神,以补肾为主治愈女性不孕症30例,简介如下。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婚后生一胎,多年再不孕者3例;婚后5年以上不孕者4例;婚后3年以上不孕者10例,婚后2年以上不孕者13例。其中原发不孕者24例,继发不孕者6例。年龄最大者35岁,最小者24岁。肾虚胞寒型10例;肾虚胞寒气滞型9例;肝郁血瘀型8例;阴亏血虚型3例。分型论治一、肾虚胞寒型:多因禀赋素弱,肾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肾虚肝郁型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氯米芬,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优势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及排卵率、妊娠率。结果①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排卵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③治疗组妊娠率为56.67%,优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能够有效促进卵泡发育成熟、诱导排卵,同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不孕(肝郁肾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克罗米芬,50mg/次,1次/d,月经第5d开始服用,持续5d。治疗组40例补肾疏肝方(柴胡、枸杞子、地黄熟各12g,淫羊藿、菟丝子各15g,白芍、当归、车前子、泽泻、茯苓、牡丹皮、山萸肉、牛膝各10g,甘草炙6g),水煎400mL,2次/d;克罗米芬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催乳激素、尿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孕酮、雌二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随访1年,观测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RL、FSH、LH、T、P、E2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1年,治疗组妊娠率77.50%优于对照组52.50%(P0.05)。[结论]补肾疏肝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不孕(肝郁肾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