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71%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效果显著,还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医学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牙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恒上前牙牙龈下牙折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者接受常规修复治疗,视作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接受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患者的满意度为80%,P <0.05。结论恒上前牙牙龈下牙折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能够更明显提升治疗有效性,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牙体牙髓正畸联合应用于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χ2=4.197,P<0.05).结论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对于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修复方式治疗,研究组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研究组的术后牙周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牙体牙髓正畸+修复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疗效。方法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联合组行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且联合组术后牙周炎发生率明显更低(P <0.5)。结论在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临床治疗中,行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方式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并能有效预防牙周炎等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应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应用于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分为观察组(n=36例)和对照组(n=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牙体牙髓正畸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33/36),其中无效3例,有效10例,显效2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7/36),其中无效9例,有效17例,显效10例;两组比较,P <0.05。结论在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中施以牙体牙髓正畸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恒上前牙冠根折修复前正畸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正畸牵引术对恒上前牙龈下冠根折的保存修复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例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牵引术使牙根断缘暴露,达到修复条件后固定8~10周,对增生牙龈行牙龈成形术,然后永久性修复.结果 6例患牙修复后半年复查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于位于龈下的恒上前牙冠根折,修复前采用正畸牵引治疗,即保存了患牙,又能达到修复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36例在我院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激光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3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大大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将正畸治疗法和口腔修复治疗法结合起来治疗先天性缺牙,旨在探讨和研究联合治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被我院确诊为先天性缺牙,所选例数为44例。将他们随机分开为两组,这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相等;对照组患者采用口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用正畸疗法和口腔修复疗法结合起来进行治疗。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组患者总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的满意率为91.12%,对照组为68.89%,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总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时将正畸治疗法与口腔修复治疗法结合起来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将其推广到临床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冠修复与根管填充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隐裂牙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接受冠修复与根管填充同步治疗,对照组接受药物干预与牙冠粘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7 d后牙齿疼痛情况及治疗90 d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感总发生率为32.14%,低于对照组的60.71%,...  相似文献   

12.
赵梦明  朱晓虹  李宏捷  刘颖 《天津医药》2004,32(3):145-146,F00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牙齿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比较正常和冠折状态下以及急性根尖周炎早期的NGF在牙髓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正常牙髓中NGF染色呈弱阳性,冠折后染色强度加深,而急性根尖周炎早期的NGF在牙髓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NGF参与牙齿损伤后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也参与了冠折后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口内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在单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62例接受单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研究组采用口内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对照组采用硅橡胶取模灌注石膏模型修复术。比较两组修复成功情况、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使用口内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修复效果良好,并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同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研究组采取正畸联合修复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功能改善与美观评分、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05%(χ~2=14.758,P<0.01)。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吞咽、口语表达及牙齿排列整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18.42%(χ~2=8.296,P<0.01)。结论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齿美观情况,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研究年轻恒牙感染采取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年轻恒牙感染患儿,按分别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诊疗前后牙根管壁厚度及牙冠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疗前,两组患儿牙根管壁厚度及牙冠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疗后,研究组患儿牙根管壁厚度及牙冠根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恒牙感染采取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相关症状,促进牙根发育,亦能规避牙根折断等并发症,应用可行性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正畸在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例需美容修复的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患者为对象,首先正畸治疗,后行义齿修复。结果正畸修复治疗后,68例患者均恢复牙列完整性,牙列高度与解剖形态均良好,且患者在总体满意度还在是固定功能、美观程度、咀嚼功能、舒适程度以及语言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随访26年,修复体稳定,基牙紧固,基牙龈缘无松动,患者非常满意。结论对伴有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的患者,先进行正畸治疗,可以降低修复难度,达到口腔美学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足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足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错伴牙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2例错伴牙缺损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41例。单一组给予单一口腔修复治疗,联合组给予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咀嚼效率、咬合力及治疗优良率、不良事件(牙齿移位、牙齿松动、牙列间隙)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菌斑指数(0.56±0.17)、软垢指数(0.62±0.14)低于单一组的(1.25±0.24)、(1.36±0.20),咀嚼效率(91.20±6.81)%、咬合力(55.62±4.25)kg高于单一组的(78.52±7.14)%、(45.21±4.18)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优良率95.12%高于单一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88%低于单一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错伴牙缺损患者通过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有效提升其咀嚼效率、咬合力,改善其口腔卫生,治疗效果显著,并能减少牙齿移位、牙齿松动、牙列间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3M玻璃离子保护膜联合GC护牙素预防口腔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 76例(685颗牙)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327颗牙)和观察组(38例,358颗牙).两组患者均每日行常规口腔护理,对照组给予GC护牙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3M玻璃离子保护膜.比较两组正畸前后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错伴牙列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试验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理功能、总体健康及社交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7.39±4.9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0±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错伴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恢复牙齿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