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84年以来,我们用任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骨折伴有腔前区软组织缺损和骶尾部深部褥疮43例,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11例;年龄5~65岁。小腿骨折伴骨与肌健裸露34例,其中新鲜伤口13例,感染伤口21例。缺损面积3cmX4cm~5cmX6cm。筋膜皮瓣宽2~6cm,长5~15cm。比例未超过3.5:1。均作顺转皮瓣,最大旋转度为110°。供区5例采用直接缝合,24例植取中厚皮片,5例同时应用了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另9例为能尾部褥疮,面积3cmX5cm~6cmX8cm。2例用单侧皮瓣转移,7例行双侧联合皮瓣转移修复。面积平均3cmX8cm。长宽比例平均2.3:…  相似文献   

2.
刘茂文  冯承臣 《人民军医》1997,40(12):686-687
自1994年11月开始,我们应用足背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丛为蒂的足背皮瓣,逆行修复前足部或顺行修复踝、跟区软组织缺损1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12~48岁。其中路趾外伤性缺失,路骨头外露5例;第5趾缺失,跃骨头外露4例;内踝处贴骨原痕1例;皮肤撕脱缺损1例;外踝部皮肤撕脱缺损2例;足跟部撕伤1例,溃疡创面1例;跟腹部撕脱伤后创面感染,跟位外露1例。急诊手术13例,择期手术3例。顺行岛状皮瓣7例,逆行岛状皮瓣9例;利用足背内侧皮神经8例,足背中间皮神经8例。皮瓣最大8cmX5cm.最/J‘6cm…  相似文献   

3.
自1989年5月以来,我们应用前臂逆行离状筋膜蒂皮瓣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6~52岁,平均23岁。皮瓣面积6cm×4cm~12cm×8cm,筋膜蒂宽3~4cm,长2~5cm。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5例。其中炸伤后虎口挛缩4例,手背创面3例。手掌创面1例,拇指掌指关节处创面1例。全部病例均有骨、肌腱外露。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早期发生静脉危象3例,经及时处理后成活。至今随访0.5~3年,除皮瓣感觉恢复较差外,手功能恢复良好。手术方法根据手部缺损部位和面积,选择以挽动脉或尺动脉走行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交腿修复胫前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11例胫前及足部外伤感染后软组织缺损坏死、骨外露彻底清创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交腿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6.0cm×5.0cm~16.0cm×8.0cm;足部软组织缺损4.0cm×3.0cm~14.0cm×6.8cm,皮瓣切取范围为5.6cmX4.5cm~18.0cm×10.0cm,蒂最长达18cm。结果术后10例皮瓣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随访3个月~3年,质地良好,外观较满意。足背皮瓣中1例边缘坏死,1例老年患者出现下肢交腿压疮,浅部针眼感染2例。膝、踝关节功能受影响小,皮瓣感觉仅有少部分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交腿是修复胫前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老年患者固定时间长容易引起关节僵硬,宜慎用,交腿后注意固定及防止压疮。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5~1988年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位治疗4例伴关节软骨缺损的胫骨上端大块骨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5~34岁。外伤性胫骨缺损2例,骨巨细胞瘤切除后骨缺损2例。骨缺损大小:4cmx4cm~7cmX7cm。术后随访2~4年,移植骨成活,膝关节功能良好,肿瘤无复发。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仰卧位。取小腿前外侧切口。如系外伤性骨缺损,必须切除缺损区痰痕及肉穿组织,咬除硬化骨,再通髓腔。而对睦骨上端骨肿瘤,应完整切除瘤体,反复播刮残腔,并用碘酒、酒精涂擦,液氮冷冻灭活瘤细胞,尽量保留径骨…  相似文献   

6.
幸永明  王杰 《人民军医》1995,(10):20-21
我们1990~1994年应用多种游离或带蒂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组织缺损24例,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18例,女6例,年龄16~4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2例,机器伤6例,重物砸伤4例,烧伤2例。其中8例在外院治疗遗留足背及足跟部皮肤缺损。1.2组织缺损部位足背部16例,足跟部4例,足大部及全部4例。1.3手术时机急诊皮瓣修复10例,择期皮瓣移植14例。1.4移植皮瓣(1)带蒂皮瓣16例:逆行胫后动脉皮瓣6例,逆行小胜外侧动脉皮瓣2例,外踝上动脉皮瓣2例,跟外侧动脉皮瓣2例,足底内侧动脉皮瓣4例;(2)游离皮瓣8例:背阔肌皮瓣4例,…  相似文献   

7.
苏天福 《人民军医》1996,(10):21-22
自1990年以来,作者用腓浅动脉皮瓣转移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12例,全部成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17~49岁,平均28.3岁。7例为足跟部外伤后皮肤坏死、创面感染,5例为脊髓损伤后足跟部压迫性溃疡。缺损面积为5cm×6cm~7cm×7cm。均行腓浅动脉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8cm×9cm~10cm×10cm。皮瓣均完全成活,多数皮瓣出现轻度静脉瘀血,均在几天内消失。伤口一期愈合9例,二期愈合3例,经8~30个月随访(平均19个月)、皮瓣血运良好,无破损,行走H如。7例皮肤感觉今年左右逐渐恢复;5…  相似文献   

8.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9月-2010年9月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均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 Ⅲ B型20例,Gustilo Ⅲ C型4例).在患肢上安放Ilizarov外固定架.清创术后小腿胫前内侧软组织缺损10 cm×6 cm,胫骨骨缺损(8±4)cm.对15例胫骨骨缺损<5 cm的患者使用Ⅰ期清创、腓骨截骨、胫骨缺损端加压.对9例胫骨缺损>5 cm的患者采用Ⅰ期清创、骨运输-骨延长.对15例患者采用Ⅰ期清创,封闭创面或缩小创面、骨搬移,Ⅱ期清理皮肤嵌顿及清理骨折端.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2 c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19例未通过额外手术进行修复.3例通过游离皮片植皮成活,2例通过局部旋转皮瓣修复覆盖创面.结论 Ⅰ期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骨搬移肢体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切取面积:4cm×3cm~10cm×6cm。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10个月。1例部分坏死,行交腿皮瓣术后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皮瓣质地优良,色泽与周边皮肤接近,外形及功能满意,下肢负重、行走功能正常。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切取简便,血液供应可靠,且不牺牲主要动脉,因此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
李波 《人民军医》1998,41(10):578-579
我院1990~1996年利用皮瓣修复手外伤后皮肤缺损8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1~60岁,平均32.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例,机械挤压伤6例。单纯软组织缺损1例,合并掌、指骨骨折7例。手术距受伤时间:0.5~4h,平均1.69h。1.2 手术方式 在臂丛麻醉后用肥皂水、3%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及1‰苯扎溴铵液彻底清创,骨折内固定。皮瓣的选择:(1)以腹壁浅动脉为轴型血管制成腹部轴型皮瓣,修复手背5cm×8cm皮肤缺损2例,手掌5cm×6cm皮肤缺损1例;(2)利用以第1掌骨背侧动脉、静脉、皮神经为蒂的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11.
倒转比目鱼肌瓣移位术治疗胫骨下段慢性骨髓炎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9年以来,采用倒转比目鱼肌瓣移位术治疗胫骨下皮慢性骨髓炎11例,取得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14~36岁,平均24岁。病程9个月~7年。病灶范围:1.5cmX5cm~2.5cmX9cm。形成窦道8例。本次治疗前曾接受1次手术1例,3次手术2例,4次手术1例。全部病人在清除病灶后均采用倒转比目鱼肌瓣加断层皮片移植,一次填塞骨腔封闭创面。结果:8例创D一期愈合,2例表浅感染,于2~4周内愈合,1例部分肌活坏死;手术失败。10例均随访14个月~4年,未见复发。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X线征可见硬化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患肢功能无…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5年3~11月采用腋下及腋前外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术后恢复快,出院早,无并发症及死亡。1临床资料1.至一般情况]3例中,男6例,女7例;年龄3~25岁,平均10.2岁。右腋下切口8例中,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5例;右胶前外切口5例中,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2例。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15min,转机时间平均26min,术后无并发症,切口1/甲级愈合。1.2腋下切口取左侧卧位,上臂抬高向前,肘关节弯曲,上臂固定于头部支架上(皮肤与金属离开),于腋后线自腋窝处向下略呈后弯曲形,切开皮肤8~iccm,切…  相似文献   

13.
以圆形缺损中心为圆心设计同心邻位皮瓣,修复各种类圆形浅表组织缺损;与传统术式比较,具有设计规范,操作简单,修复面积大等优点。经22例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至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17~63岁。外伤性缺损和血管瘤切除术后缺损各5例,疤痕切除后缺损4例,褥疮和电击伤各3例,皮肤癌灶切除后缺损2例。共计27个部位,直径8~14cm,均获一期愈合。1.2手术设计与方法图示在缺损直径(AB)延长线上作切口(BC),其长度范围取缺损直径的1/2~2/3,通常取直径的3/5(BC—3/SAB)。以缺损中…  相似文献   

14.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骨纤维瘤。我们遇到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例1男,11岁,左小腿扭伤2小时,左胫腓骨下段正侧位片见左胫骨下段外侧骨皮质内有一2.2×0.8cm2大小的囊状密度减低区,边缘清晰、硬化、膨胀。X线诊断:左胫骨下段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图1)。例2男,10岁,左膝关节摔伤半天。左膝关节正侧位片示右胶骨上段内后侧骨皮质见一2.5XO.gcm’大小的长圆形密度减低区一边缘清晰、硬化,其长袖与胜骨长轴一致。CT片示左胜骨上段后内侧骨皮质内一低密度灶,边缘清晰,最大截面积0.5X0.s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腿感染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5种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对20例小腿感染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手术修复,皮瓣面积6cm×5cm~20cm×9cm.结果 20例皮瓣中有17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均获3个月~8年随访,无1例感染复发.结论 小腿感染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及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中下1/3段中等面积以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参照Harrison和Newton’‘’所介绍的指根部邻指皮瓣手术方法,自1993年以来用以修复深度烧伤创面6例,效果满意。116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9~35岁。电接触烧伤3例(其中食指、中指各1例,中环指同时伤1例),抓握高温钢条致伤3例(其中食指2例,中指1例)。创面均位于指根部掌侧,经切痴或清创后均有肌胜外露,其中1例伴骨外露。且.2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于上臂中下段上橡皮止血带。彻底清除或切除烧伤坏死组织,以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再以庆大霉素盐水(16万U/200nil)温敷创面5~10min。使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携带指动脉的指背岛状皮瓣推进转移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36例(43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5例(30指),女11例(13指);年龄12—62岁,平均34.5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9例(22指),挤压伤13例(16指),切割伤4例(5指)。示指11指,中指18指,环指9指,小指5指。创面均有骨外露,缺损面积最小1.2cm×1.0cm,最大2.6cm×2.0cm。应用携带指动脉的指背岛状皮瓣推进转移修复,并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重建指腹感觉,供区植皮。结果36例(43指)皮瓣全部成活,33例(39指)获得随访,随访时问5—26个月,平均14.5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质地柔软,皮肤弹性好,伤指无疼痛,皮瓣的两点辨别觉达5~8mm,平均6.7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4指,良13指,可2指,优良率为95%。结论携带指动脉的指背岛状皮瓣推进转移修复指腹缺损,术式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腹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5.0cm ×3.0cm~7.0cm ×4.0cm 35例,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分析。术后移植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随访5~26个月,皮瓣及供区植皮切口均I期愈合,优良率为94.2%,皮瓣质地良好,成活佳,能达到修复目的。  相似文献   

19.
手术切口感染是男女绝育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990年1月~1994年6月,笔者对男女绝育术后切口感染66例,进行了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6例,男45例,女21例。年龄23~42岁,平均31.3岁。男性均为常规输精管结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女性均为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全部病例均有切口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症状,肿胀范围:女性3cmX3cm~6cmX7cm,平均4cmX5cm;男性2cmX3cm~4cmX5cm,平均3cmX4cm;。初诊时体温36.5~37.5℃15例,37.6~38.5℃30例,38…  相似文献   

20.
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和手部复杂性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和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前臂和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胸脐皮瓣、小腿内侧与股前外侧皮瓣的串联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创面面积11 cm×8 cm~26 cm×9 cm,皮瓣切取面积13 cm×9 cm~27 cm×10 cm。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8例皮瓣臃肿,需再次手术整形;4例骨缺损在皮瓣成活后半年施行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前臂的旋转功能和手部功能恢复满意;3例肌腱缺损者术后3~5个月用健侧掌长肌腱或手屈指浅肌腱移植修复,手部功能获得部分恢复;2例尺、桡动脉严重损伤,合并重度皮肤肌肉组织缺损者手部功能获得部分恢复,其余患者前臂旋转功能和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吻合血管皮瓣移植能有效地修复前臂和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控制创面感染,有助于骨折愈合和手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