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冬  欧俊  惠宁 《肿瘤》2007,27(8):676-678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组可以被多种细胞外信号激活的丝/苏氨酸激酶,其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包括基因的转录、细胞的分化及增殖、细胞周期调控、诱导细胞凋亡和维持细胞生存以及细胞的恶性化等。在信号转导过程中,3种MAPK(ERK、JNK和p38)信号通路所调节的细胞反应有所不同,持续活化的ERKI/2途径有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强抗凋亡能力;而JNK和p38的活化则可引起肿瘤抑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在卵巢癌细胞中MAPK级联可以被顺铂、TNF(肿瘤坏死因子)和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激活和调节。本文将对激素、生长因子和化疗药物作用于卵巢上皮细胞及肿瘤细胞后引起MAPK通路的变化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结肠癌病例样本共计48例,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其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分析结肠癌与其表达量的关系。结果结肠癌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的相对表达量与结肠癌存在相关性(P<0.05);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与结肠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表达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与结肠癌发病及淋巴转移的具有相关性。结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与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量在结肠癌中具有相关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相对表达量与结肠癌的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人Flt3配体基因的克隆及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人Flt3配体(FL)基因.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转录及表达蛋白的活性。方法:Trizol法提取K562细胞总RNA,经RT-巢式PCR得到FL的cDNA,PCR产物亚克隆入pGEM-T栽体测序,构建pcDNA3/hFL。经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入Hela细胞.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hFL基因的转录.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FL的含量.增殖和促生存实验鏊定hFL的活性。结果:所得FL基因序列正确。转染后的Hela细胞能转录FL基因.上清中hFL蛋白含量为56.8ng/ml/l.hFL能促Raji细胞生存及抑制凋亡(P〈0.01),促进HL-60细胞增殖(P〈0.05)。结论:构建的pcDNA3/hFL质粒在Hela细胞表达系统中能够有效转录.表达的hFL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TL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激活先天免疫,并诱导获得性免疫反应,在抵御外来病原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FN-γ作为一强有力的巨噬细胞致敏因子,可有效地活化巨噬细胞和NK细胞,调节树突状细胞、T细胞及B细胞的功能,参与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在此过程中,IFN-γ通过Jak-stat信号途径诱导转录因子IRF-8(干扰素调节因子8)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5.
李林  田辉  刘贤锡  张岩  张冰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6):905-907,911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rAd-ODC/Ex3as对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报告基因GFP测定病毒感染效率,采用MTT法实验观察rAd-ODC/Ex3as对肺癌细胞A-549生长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rAd-ODC/Ex3as是否抑制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的表达,并应用TUNEL标记检测法观察rAd-ODC/Ex3as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当MOI为50时,腺病毒感染A-549细胞的效率约为75%;Western Blot证实rAd-ODC/Ex3as可抑制ODC基因的表达;rAd-ODC/Ex3as以20MOI感染肺癌A-549细胞可明显抑制其生长增殖。TUNEL标记检测结果证实rAd-ODC/Ex3as可引起A-549细胞凋亡。结论:rAd-ODC/Ex3as在体外能有效地干扰ODC基因的表达,并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其凋亡,有望成为治疗肺癌的基因药物。  相似文献   

6.
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目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不同的TLR亚型可识别不同的病原体相关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诱导不同的天然免疫应答。如TLR3主要识别病毒的双股RNA(dsRNA),TLR4主要识别细菌的脂多糖(LPS),TLR5识别细菌的鞭毛蛋白,TLR9识别多种病原体的核酸成分(CpG),TLR1、TLR2和TLR6则识别脂蛋白和肽聚糖(peptidoglycan)等。  相似文献   

7.
TGF-β在调节细胞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TGF-β还可影响TLR8诱导的细胞活化,但其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为研究TGF-β是否影响TLR2、TLR4和TLB5诱导的细胞活化及其分子机制,作者用TGF-β预处理RAW264.7细胞,然后检测TLRs诱导的NF-KB活化.结果显示TGF-β预处理能显著抑制LPS、flagellin和Pam3Cys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转录活化,但不影响polyI:C诱导的NF-κB活化.由于polyI:C只活化MyD88非依赖信号途径,提示TGF-β通过作用于MyD88依赖信号途径抑制TLRs诱导的NF-κB活化.  相似文献   

8.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既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也是一种信号转导因子,参与细胞生长、恶性转化、凋亡等生理功能的调控,STAT3的持续激活与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地相关。目前STAT3与肝细胞癌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STAT3可能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一个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9.
张高  黄培春 《陕西肿瘤医学》2007,15(12):1883-1885
蛋白激酶C(KC)属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PKC的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密切相关。本文就PKC对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周期及端粒酶等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洛铂诱导顺铂耐药卵巢癌SKOV3/ DDP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萍萍  张灿珍  王羽丰 《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1):829-832,894
 目的 探讨洛铂体外诱导人卵巢癌顺铂耐药SKOV3/DDP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洛铂对SKOV3/DD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与其亲本细胞SKOV3(敏感株)相比较;进一步通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SKOV3/DDP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洛铂作用SK0V3/DDP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模式受到抑制,与SKOV3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浓度的SKOV3/DDP作用一定时间,可诱导SKOV3/DDP细胞发生凋亡;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发现洛铂作用首先引起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 洛铂通过诱导凋亡而抑制体外培养的SKOV3/DDP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细胞G0/G1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野生型R-脊椎蛋白3(R-spondin3,RSPO3)在结直肠癌生长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RSPO3对结直肠癌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RSPO3在结直肠癌及泛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中RSPO3表达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浸润、NK细胞激活分子表达的相关性。利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和慢病毒感染建立RSPO3敲减的SW480-RSPO3-KD细胞株、RSPO3过表达的HCT116-RSPO3-OE细胞株及相应的对照细胞株。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体外各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细胞周期、裸小鼠脾脏和移植瘤组织中NK细胞的比例。通过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RSPO3敲减或过表达的结肠癌细胞在裸小鼠体内的生长。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RSPO3敲减或过表达对结肠癌Wnt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TLR4、Caspase-3和Fas的表达以及凋亡细胞的情况,探讨胃溃疡与胃癌潜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胃癌、胃溃疡各30例患者进行TLR4、Caspase-3和Fas表达的检测;用TUNEL技术检测样本的凋亡细胞。结果Fas、Caspase-3、TLR4表达的阳性指数胃溃疡组显著高于胃癌组;TLR4、Caspase-3和Fas阳性表达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其对应阴性组。在伴有转移的胃癌组织中,Caspase-3阳性率最高。Fas和Caspase-3,TLR4和Caspase-3在胃癌、胃溃疡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aspase-3在胃溃疡组织中的阳性率及阳性指数均明显增高,意味着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胃溃疡的形成;TLR4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凋亡细胞数增多,说明TLR4阳性可能有促使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由于其阳性率及凋亡指数较低,提高表达率可能有助于胃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颖  谢磊 《肿瘤学杂志》2007,13(1):46-49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在人类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表达,及其与NF—κB的关系。[方法]运用Western blot检测7种HNSCC细胞株、HNSCC组织和癌旁组织、白斑和正常的口鼻腔黏膜中TLR3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在HNSCC细胞株中TLR3和NF—κB均表达:在HNSCC组织中TLR3表达率为70%,并与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2,P〈0.001);在癌旁组织、白斑和正常口鼻腔黏膜中均不表达TLR3。[结论]TLR3可能与头颈部肿瘤的形成有关.有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潜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miR-485-3p是否通过靶向TLR1对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起作用。方法分别用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miR-485-3p和TLR1的表达变化,DIANA、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485-3p对TLR1的靶向作用。将miR-485-3p mimic或TLR1 siRNA转染到胃癌MGC803细胞中,放射处理细胞,凋亡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485-3p上调和TLR1沉默对NF-κB活性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究miR-485-3p上调和TLR1沉默对NF-κB靶基因的影响。结果 放射处理后胃癌细胞miR-485-3p表达下调,TLR1表达上调。靶基因预测软件发现TLR1可能是miR-485-3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验证了TLR1是miR-485-3p的直接靶点。miR-485-3p负调控TLR1的表达。miR-485-3p的过表达提高了细胞凋亡率,降低了细胞克隆形成和细胞群体增殖能力,增强了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且TLR1的沉默也具有相同作用。miR-485-3p上调和TLR1沉默均降低了NF-κB的活性,下调了NF-κB多个靶基因的表达。结论 miR-485-3p可能通过靶向TLR1调控NF-κB信号通路增强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小RNA-766(miR-766)对肝细胞癌(HCC)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叉头盒O1(PI3K/AKT/FOXO1)通路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HCC细胞的miR-766表达;向SMMC-7721细胞转染miR-766抑制剂来下调其表达,随后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766表达抑制对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iR-766表达抑制对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C3)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鉴定miR-766和FOXO1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766在HCC细胞中的表达异常增高(P<0.05),下调miR-766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且促进细胞凋亡(P<0.05)。MiR-766直接靶向调控FOXO1表达,下调miR-766表达能够增加FOXO1和CC3表达,...  相似文献   

17.
张锋锐  李锦军  王春艳  朱丽  徐文  顾健人 《肿瘤》2005,25(6):550-554
目的探讨新基因pp3774在NIH/3T3细胞生长调节中的可能机制.方法用pp3774-HA融合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建立稳定细胞系,并用RT-PCR检测pp3774 在NIH/3T3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状况;利用Atlas cDNA array分析pp3774的异位表达对NIH/3T3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用RT-PCR方法验证Atlas cDNA array杂交结果.结果 pp3774超表达可以明显下调cyclin D1、cyclin E、转录因子Dp1等基因的表达,同时可上调PI3K p85α、FGF7、MMP2等基因的表达.上述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实现pp3774对NIH3T3细胞的生长抑制.结论新基因pp3774抑制NIH/3T3细胞生长可能与pp3774基因下调cyclin D1、cyclin E、转录因子D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P21活化激酶7(PAK7,也被称作PAK5)是一种最近被发现且知之甚少的P21激活的磷酸化蛋白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PAK)家族成员之一。P21活化激酶为一类通过与Racl和Cdc42结合而激活的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7主要表达在脑组织中,定位于线粒体。PAK7在一系列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细胞骨架重组、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基因转录及细胞凋亡。近年研究发现,PAK7在某些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并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形成、转移和迁移浸润。本文主要就PAK7的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的实验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mTOR功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TOR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TOR信号通路活动异常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mTOR足肿瘤药物治疗作用的理想靶点,目前新的mTOR抑制剂不断出现。本文对mTOR蛋白的结构、功能和mTOR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丝/苏氨酸激酶通路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苏氨酸激酶(AKT)通路处于转导生长因子向细胞核内传递信号的中心环节,其功能涉及细胞周期调控、凋亡的启动、血管生成、端粒酶活性和细胞侵袭性等诸多方面。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AKT通路在胶质瘤的研究中凸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综述AKT功能调控、在胶质瘤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