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露于每年的10月8日至9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生》2007,(10):34-34
寒露养生总原则:"寒露天转寒,要防悲秋感。"1.寒露的气候及物候特点寒露是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秋季6个节气中的第  相似文献   

3.
寒露Cold dew寒露:10月8日,寒露是热与冷交替季节的开始。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  相似文献   

4.
正菊花和兰、梅、竹一起以其各自独具特色的花、姿、色、韵,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菊花姿色俱佳,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性格备受文人墨客们的喜爱。寒露期间,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而且恰逢重阳,古人在这个时节是要赏菊的,比如大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诗句。实际上,菊花带给我们的并不单单是诗意及视觉上的享受,它还有着不容忽视的养生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方养生》2010,(10):12-1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今年寒露:10月8日前后节气:秋分-寒露-霜降  相似文献   

6.
今年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10月8日,也是今年24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深秋的节令,从这天起,凉爽向寒冷转折。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据一些超市统计,寒露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的销量比平时增加一成多。  相似文献   

7.
寒露     
《东方养生》2011,(10):98-98
释义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节气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  相似文献   

8.
春季的食谱     
立春进补食谱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从立春起,气候转暖,阳气始发,气温渐渐上升。顺应时节人体也由此开始变化,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也随之上升。所以立春时节的饮食应注意肝脏的生理特点,疏泄肝气,保持情绪的稳定,使肝气顺达而不影响其他脏腑,所以进补应益脾胃,防肝气过于旺蛊。立春时节的进补食谱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雪在每年公历的11月22日前后。此时因气温急剧下降而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时节,天虽已积阴,却寒  相似文献   

10.
[歌诀]寒露天凉露水来,落叶惆怅感伤怀。甘淡滋润益胃脾,防燥润肠养娇肺。多吃枣莲鸭肉鱼,登高养阳心神怡。1原文解释寒露时气温下降明显,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  相似文献   

11.
雨水时节,春季的阳气持续升发,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也会随着而上升。在这个时节,天地间一派蓬勃生机,万物苏醒,欣欣向荣,人们亦精神振奋,朝气勃发,志蓄于心,自有所务。所以,雨水时节饮食进补以和肝养胃,健脾益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顺达。  相似文献   

12.
正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饮食篇: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  相似文献   

13.
雨水时节,春季的阳气持续升发,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也会随着而上升。在这个时节,天地间一派蓬勃生机,万物苏醒,欣欣向荣,人们亦精神振奋,朝气勃发,志蓄于心,自有所务。所以,雨水时节饮食进补以和肝养胃,健脾益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顺达。  相似文献   

14.
寒露养生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此时我国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已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此季节光照充足,素有秋高气爽之称.  相似文献   

15.
霜降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节,此时阴气更甚于前,植物开始凋零。由于此节气与夏同属土,所以饮食进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注意补气血以养胃。霜降时节的进补食谱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据历书记载:"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意思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子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时节,万物生长最旺盛,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活跃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最多。小满时节,万物生长最旺盛,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活跃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最多。所以,应及时进补才能使身体保持健康,不受损伤。进补要偏于清凉,切忌过于温热,损伤阴津,也不宜过于寒凉滋腻,反使暑热内伏,不能透发。小满时节进补食谱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少言抗秋燥     
秋季是一年中由热向冷的过渡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湿度偏小,“肃杀之气”易侵入机体,所以古人称秋季是个“多病”的时节。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11,(12):2580-2580
寒露天凉露水来。落叶惆怅感伤怀。甘淡滋润益胃脾,防燥润肠养娇肺。  相似文献   

19.
小暑时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度,时值公历7月7日前后。此时天气已热,尚未达到极点,所以称作“小暑”。小暑时节,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寒露养生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此时我国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已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此季节光照充足,素有秋高气爽之称。起居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此时最易得的疾病,当环境气温低于15℃时,人的上呼吸道抗病力则下降,因此,着凉是伤风感冒的重要诱因,要适时更衣,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此时乃多事之秋,其中最应警惕的便是心脑血管病,原因有三:①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②寒冷的刺激可使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