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NA-125b、miRNA-34a水平在不同分型鼻息肉中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初发鼻息肉及复发鼻息肉患者51例,正常对照20例.鼻息肉患者收集患者切除的鼻息肉组织,对照组收集鼻黏膜组织作为试验材料,共收集标本71份;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完成鼻内窥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 30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30例患者中治愈181例占78.7%;好转30例占13.0%;无效19例占8.3%.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鼻息肉患者采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鼻息肉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先就诊的40例为甲组,对其采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后就诊的40例为乙组,仅采用鼻息肉摘除...  相似文献   

4.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在耳鼻喉科门诊病人中占1.5%至2.5%,手术摘除鼻息肉是治疗毕腔鼻窦内息肉最基本的方法.传统手术方法是用圈套器或息肉钳摘除息肉.目前,已普遍推广应用鼻内镜手术摘除鼻息肉,逐渐取代传统的手术方式.这就给我们耳鼻喉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现就我院近年来开展鼻内镜手术摘除鼻息肉术后的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贾京绵 《河北医药》2006,28(5):405-405
鼻息肉是发生在鼻腔的阻塞性疾病,成人发病率大约为1%~2%,常规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高,约为15%~40%.近年来,激光在耳鼻喉科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1995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Nd:YAG激光与手术结合治疗鼻息肉39例,与30例单纯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比较术后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经鼻内镜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的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37(59侧)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治愈27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9%.术后出现眶周轻微瘀血2例,3 d后自行消退;鼻腔少量出血5例,中鼻甲、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各2例,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采用鼻内镜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效果确切,术后综合治疗及鼻内镜定期复查是提高复发性鼻息肉治愈率之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收治的5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均行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50例手术患者中,38例治愈(76%),10例好转(20%),2例无效(4%),术后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治疗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蔡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80-180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 治愈95例,治愈率为95.0%,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0%.1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3例眼睑瘀血,7例眼睑肿胀.各型、各期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嗅觉UPSIT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鼻息肉(nasal polyps,NP)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由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自身的生物活性,人们发现该细胞的浸润对鼻息肉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故有人推测,如果把该细胞在鼻息肉组织内聚集的机制解释清楚,则可以解决有关鼻息肉临床治疗中的许多问题,本文将对Eos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刘志标  倪炳华  刘收厚  汤晨  马永驰 《江苏医药》2012,38(21):2565-256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CD44s表达的影响.方法 鼻息肉患者30例,随机分为激素组(口服强的松10mg·kg-1·d-1,×10 d)和对照组,每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鼻息肉组织中CD44s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激素组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0.15±0.03 vs.0.30±0.05)和炎症细胞(0.20±0.05 vs.0.36±0.04)CD44s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抑制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细胞CD44s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吕霆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89-1990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以来在我科就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9例、根据病变类型选择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治愈45例(65.22%),好转19例(27.54%),无效5例(7.24%),总有效率(92.76%).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掌握手术要领,彻底清除病灶,加强术后随访是保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种新的术式,手术最基本的的要点是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窦的结构,通过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我科从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开展经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30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琳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8-229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在鼻内镜直视下,以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为前提,以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为目的的鼻外科手术[1].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良好.为了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手术前后必须加强护理.我科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开展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 300例, 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邵长宝  邵庆宝 《河北医药》2012,34(19):2959-2960
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得不到正规治疗,随着广泛开展鼻内镜手术,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1],将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有了很大提高,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鼻内镜手术治疗符合诊断标准慢性鼻炎-  相似文献   

15.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但效果欠佳。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使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我科于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应用鼻内窥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鼻窦炎和(或)鼻息肉7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段可坚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43-1044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出血.方法:通过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规范综合性治疗107例A组与未经治疗的相同手术48例B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平均出血量为69.8 mL,B组出血量为197.3 m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控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炎症是减少ESS出血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而需进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revisio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RESS).修正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系指针对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再次或多次手术,与首次手术相比较,修正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由于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结构破坏,常用手术标志变形或辨认不清,因此手术中定位困难、风险增大,容易产生并发症.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于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对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6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和分析应用内镜手术整体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微波以及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结果 按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0%.经χ2检验,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鼻内镜手术整体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学特点及其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学变化 ,探讨鼻息肉的发展变化规律 ,应用组织学方法染色 ,观察 3 8例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显示 ,3 8例鼻息肉组织中以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为主的有 2 5例 ,占 65 .8% ,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有 13例 ,占 3 4.2 %。与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为主的鼻息肉组织比较 ,在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鼻息肉组织中 ,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两者间有显著差异 (P<0 .0 1)。  相似文献   

20.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 ,治疗以手术为主。但鼻息肉术后的复发问题 ,一直不能得到解决。新近我们用辛芩颗粒治疗鼻息肉术后的患者 ,效果较好。1 资料、方法与结果1 1 临床资料我院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选取 80例接受常规鼻息肉摘除术的住院患者 ,随机选取 4 0例行辛芩颗粒治疗 (辛芩颗粒组 ) ,男 17例 ,女 2 3例 ,年龄 17~ 5 8岁 ,平均 3 7 5岁。另外 4 0例为对照组 ,男 18例 ,女 2 2例 ,年龄 18~ 63岁 ,平均3 9 4岁。所有患者均有 1年以上鼻息肉史 ,最长达 2 0年。既往有鼻息肉手术史占 5 8% ,不少患者有鼻息肉反复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