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并描述自我管理项目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工具,为构建自我管理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六大国际数据库1998~2009年自我管理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检索,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对纳入文献的主要评价指标及相关工具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有1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筛选出6项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自我效能感、抑郁情绪、健康行为、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卫生服务利用率,并列举相应的常用评价工具。结论6项主要评价指标能够较全面、综合地反映自我管理的目标和成效;主要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评价工具的提出,将有助于自我管理项目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并描述自我管理项目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工具,为构建自我管理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六大国际数据库1998-2009年自我管理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检索,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对纳入文献的主要评价指标及相关工具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有1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筛选出6项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自我效能感、抑郁情绪、健康行为、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卫生服务利用率,并列举相应的常用评价工具。结论6项主要评价指标能够较全面、综合地反映自我管理的目标和成效;主要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评价工具的提出,将有助于自我管理项目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PICC输液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NKI、CMB、WANFANG、VIP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10月,检索PICC与其他静脉输液技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相关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5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其中13篇发表在2010年之后,14篇对纳入研究进行了文献质量评价,9篇都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AMSTAR评价显示,仅6篇为高质量,最主要缺陷是缺乏前期设计方案、未考虑纳入文献的发表状态、未列出排除文献清单及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四个方面。对7篇系统评价的17个结局指标按照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仅6个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为中,其余均为低或极低。结论纳入研究的整体质量不高,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以低为主。总体上,PICC是否比CVC及VPA更安全尚缺乏证据支持;但PICC留置时间比VPA短;PICC输液技术在穿刺过程中的安全性优于CVC及VPA;但PICC在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较CVC及VPA差。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限制,尚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去证实该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金锦珍  王岩  陈冉  王子恒  李春玉 《护理学杂志》2023,28(11):97-100+108
目的 评价健康老龄化测评工具,为老龄化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基于COSMIN指南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 结果 纳入的14项研究共包含14种健康老龄化测评工具,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推荐等级均为B级:9项研究缺少比较拟合指数、塔克-刘易斯指数等涉及结构效度的类似指标;7项研究未进行多组因素分析或者项目功能差异分析;12项研究的组内相关系数或加权Kappa值未报告;12项研究未定义假设。 结论 应继续完善健康老龄化测评工具,依据测评工具质量评价的指南,规范研究设计和报告,为筛选出优质的测量工具以更准确地评估老龄化水平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关节炎自我管理项目对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和CBMdisc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关节炎自我管理项目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文献质量评鉴和数据提取,依据重复测量多时间点Meta分析原则,采用RevMan5.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炎自我管理项目组在4个月和12个月时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4个月时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关节炎自我管理项目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对改善抑郁也有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客观、实用的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提供评价的策略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德尔菲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的指标进行筛选,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8,确立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及其权重,分别为0.075~0.268、0.016~0.134。一、二级指标的CI、CR均<0.10。结论该指标体系客观、科学、实用,权重重点明确,符合临床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的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学业评价体系指标并进行权重赋值。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建立中医护理本科生学业评价体系,采用优序图法及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测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形成由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42项三级指标及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所构成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专业素质(0.3333)、思想道德素质(0.1613)、人文素质(0.1387)、身心素质(0.1333)、发展素质(0.1187)、创新和实践素质(0.1147)。确定认知和技能学习水平的评价主要采用考核法和模拟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主要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合作能力的评价主要采用小组项目法,进步和发展评价主要采用档案袋评价法和自陈法。结论构建的学业评价体系科学、可靠,权重合理,可为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的学业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思政视域下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价培训效果。 方法 依据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小组讨论等拟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条目池,采用Delphi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按指标入选准则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权重。 结果 构建的评价体系包含6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及79项三级指标。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31%、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9、0.867,协调系数分别为0.173、0.190。 结论 构建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全面,专家权威性较高、一致性较好,经实用验证后可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张雪芹 《护理学杂志》2012,27(13):22-24
目的编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评价量表,为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状态提供工具。方法在深度访谈2型糖尿病患者、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形成预试量表,并对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误区进行调查,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经项目分析后量表保留条目52项,其中认知误区5项,饮食误区11项,运动误区7项、药物误区15项、自我监测误区9项、心理误区5项。其效度检验中,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41.899%。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65。结论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评价量表信度、效度较好,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误区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编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评价量表,为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状态提供工具.方法 在深度访谈2型糖尿病患者、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形成预试量表,并对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误区进行调查,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经项目分析后量表保留条目52项,其中认知误区5项,饮食误区11项,运动误区7项、药物误区15项、自我监测误区9项、心理误区5项.其效度检验中,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41.899%.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65.结论 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评价量表信度、效度较好,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误区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客观、实用的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提供评价的策略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德尔菲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的指标进行筛选,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8,确立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及其权重,分别为0.075~0.268、0.016~0.134.一、二级指标的CI、CR均<0.10.结论 该指标体系客观、科学、实用,权重重点明确,符合临床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的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2.
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特点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使护理教育评价更加客观合理。方法在参考教育评价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初步评价体系,通过改良的专家咨询法对评价体系各条目进行2次筛选。结果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师生因素、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及相应的四级指标。结论本评价体系涵盖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客观因素,适用于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和课程分段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适合我国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特点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使护理教育评价更加客观合理.方法 在参考教育评价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初步评价体系,通过改良的专家咨询法对评价体系各条目进行2次筛选.结果 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师生因素、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及相应的四级指标.结论 本评价体系涵盖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客观因素,适用于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和课程分段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结构及其相应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小样本人群检验等方法探索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的行为指标,并制定各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对山西省3所高等医学院校的118名护理教育者、本科生导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因素分析方法研究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构,并建立评价体系。结果所建总体系内部一致性α系数达0.920,折半信度总体系数为0.799。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共26个指标,6个维度包含教学能力、领导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及科研实践能力。结论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护理本科生导师的核心能力,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项目体系及其风险水平。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拟定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项目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其进行修订,并对各个项目的风险水平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3轮专家咨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44%、100%、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5、0.907、0.88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404~0.519(P0.05)。最终确定的服务项目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 4项一级指标下的项目风险等级评分分别为1.47~3.56、1.88~3.35、2.94~3.18、1.94~4.71。结论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项目体系的内容和风险水平咨询可靠,可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选择3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确定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3.3%、96.7%,专家权威系数为0.90,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0(P0.05);最终形成包括结构、过程、结果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80条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评价指标获得专家认可,能够为各级感染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多元评价太极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症相关系统评价的文献质量及其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ROSPERO、CNKI、CBM、Wan Fang和VIP数据库,收集太极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分别采用AMSTAR-2量表、PRISMA得分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评价,并依据GRADE系统对所纳入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3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其中1篇文献方法学质量较高,其余文献均为低或极低质量,PRISMA得分在12~24分不等,主要问题存在于方案注册、偏倚风险评估、异质性、发表偏倚、数据合并分析等方面。GRADE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的44个结局指标中,8个结局指标质量为中,22个为低,14个为极低,中等质量的结局指标提示太极运动对脊柱、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太极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质量总体不高,结局指标的证据强度较低,未来仍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评估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德尔菲法筛选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评估工具和评价指标,为临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辨识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调查问卷,对骨质疏松领域专家进行两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结果第一轮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第二轮发放30份收回28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33%。结果显示,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中医评估量表和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工具可作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风险评估初筛工具;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骨转换指标、血钙血磷3项应作为主要的辅助检查内容;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血钙血磷、平衡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骨转换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跌倒次数、骨折发生次数可作为重点的评价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确定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评估工具及评价指标,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筛选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器官捐献协调员胜任力评价体系。方法采用McClelland的胜任力辞典法构建协调员胜任力模型初始框架;然后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从湖南、湖北、广东、山东、辽宁等器官捐献试点省市选取10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访谈,提取胜任力指标;并通过专家调查法,选取15名专家组成专家小组进行胜任力指标的筛选;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器官捐献协调员胜任力评价体系。结果成功建立器官捐献协调员胜任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维度(一级指标),21个胜任力项(二级指标)。结论该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评价器官捐献协调员胜任力,在协调员的招聘选拔、绩效考评、教育培训等各方面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结构及其相应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小样本人群检验等方法探索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的行为指标,并制定各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对山西省3所高等医学院校的118名护理教育者、本科生导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因素分析方法研究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构,并建立评价体系。结果所建总体系内部一致性“系数达0.920,折半信度总体系数为0.799。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共26个指标,6个维度包含教学能力、领导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及科研实践能力。结论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护理本科生导师的核心能力,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