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AGPC法抽提幼年家兔视网膜总RNA,并应用了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的方法。经斑点杂交显示幼年家兔视网膜出现C—sis原癌基因表达。对实验方法以及C-sis原癌基因表达的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此方法快速、灵敏,检测C-sis原癌基因表达对深入研究视网膜生长发育及肿瘤等病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原癌基因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 (TN-α)对体外培养的牛眼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原癌基因 fos,jun, myb, myc, ras等蛋白产物表达的作用。方法细胞经 10 U/ml TNF-α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酶标技术测定蛋白表达。结果经TNF-α作用后,几种原癌基因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0.01)。 fos,jun,myb,ras在刺激1h后即达到顶峰,myc在刺激2h后达到顶峰,随后很快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细胞的阳性反应强度增加,细胞核内变化更为明显。结论TNF-α通过激活细胞内原癌基因的表达而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大鼠视网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实验眼玻璃体内注入IL-1β 250 U/5μl,对照眼注入等量生理盐水(PSS)。注射后4,24h取视网膜组织,提取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视网膜MCP-1mRNA表达。结果 眼内IL-1β注射后4h实验眼视网膜MCP-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眼明显增加;24h实验眼视网膜MCP-1mRNA水平与对照眼相近。结论 视网膜MCP-1mRNA可被眼内IL-1β诱导表达,MCP-1可能在IL-1β诱发的眼内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群 《眼科新进展》1994,14(3):52-5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武汉市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综述马群审校黄震唏急性机网膜坏死综合症(ACutretinalneerosissw加me,ARNs)的特点是广泛前部色素膜炎,团球状玻璃体混浊,周边部视网膜黄胞渗出,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坏死,最后发...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中的细胞凋亡[英]/Cook3…//InvestOphthalmolVisSci.-1995,36(6).-990~996(一)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视网膜脱离中的细胞死亡,是否由于细胞裂解性细胞死亡的程序机制被再活化所致。(二)方法:...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抗氧化酶类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抗氧化酶类的变化。方法对糖尿病大鼠发病后4、6、12和16周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ge,GSH-Px)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ipidperoxide,LPO)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各实验时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LPO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抗氧化机能显著降低,这种变化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对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红细胞内Ca^2+,Mg^2+含量,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显著下降(P〈0.01),细胞内Ca^2+含量增加(P〈0.01),而Mg^2+含量则显著下降(P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适宜条件下,用荧光指示剂Fura-2测定乳兔视网膜细胞内游离钙(简称[Ca2+]i)的方法。方法:用酶解制备视网膜细胞悬液。Fura-2/AM负载进行荧光测定。结果:经0.05%胰蛋白酶消化10分钟,可使细胞存活率达90%以上。在37℃条件下与Fura-2/AM温育40分钟,于30分钟内测定为最佳条件。结论:静息状态下[Ca2+]i水平为(223±27)nmol/L,其值在文献报道范围内。高钾去极化,在K+为25mmol/L和50mmol/L时,分别使[Ca2+]i增加了59%和148%,由此证明视网膜细胞悬液制备和测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αB-晶状体蛋白对钾离子通道kv1.1、kv1.3及凋亡抑制因子Bcl-xl和凋亡因子Caspase-3的影响,探讨αB-晶状体蛋白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急性高眼压组)、B组(急性高眼压+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5μL组)、C组(急性高眼压+玻璃体内注射10×10-6g?L-1αB-晶状体蛋白5μL组),每组20只,右眼为实验眼。注射后7d和14d时,应用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kv1.1、kv1.3、Bcl-xl和Caspase-3在视网膜上的表达水平。结果 注射后7d和14d时,C组kv1.1、kv1.3通道蛋白和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A组、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Bcl-xl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A组、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同时间点不同因子A组、B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αB-晶状体蛋白通过抑制急性高眼压后RGC上钾离子通道kv1.1、kv1.3的表达,从而提高凋亡抑制因子Bcl-xl的表达、降低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保护RGC。  相似文献   

10.
36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S)是一种以葡萄膜炎急性发作开始,相继出现视网膜动脉周围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坏死脱离伴周边部多发性裂孔的严重眼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病程进展迅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丹参、无环鸟苷联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的有效疗法。方法:对6例(8只眼)ARN患者采用丹参、无环鸟苷(acyclovir,ACV)联合治疗。结果:随访6 ̄18个月,7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提高达88.8%。结论:丹参、ACV联合应用是治疗ARN的一和中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CRA)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entralretinalvein,CRV)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使用ATL-HDI3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RVO患者患眼48只、对侧临床健康眼39只及正常对照眼40只的CR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velocity,EDV)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CRV最大血流速度(maximunvelocity,Vmax)。结果RVO患眼、对侧临床健康眼CRA的PSV和EDV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眼,RVO患眼P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眼;RVO患眼CRA的PSV显著低于RVO对侧临床健康眼,RVO患眼PI显著高于RVO对侧临床健康眼;RVO患眼、对侧临床健康眼CRV的Vmax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眼。结论RVO患眼和对侧临床健康眼血流动力学异常。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作为其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β-榄香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周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除A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外其余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6周后,C组每只大鼠双眼球周给予空白乳剂5μL,D组双眼球周给予β-榄香烯5μL,E组每只大鼠同时双眼球内给予空白乳剂5μL,F组双眼球内给予β-榄香烯5μL,B组未采取局部注射作为对照。末次给药48h后处死大鼠,取眼球固定视网膜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TNF-α的表达情况;提取视网膜蛋白,采用WesternBlot检测TNF-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A组视网膜未见阳性染色,B组视网膜全层可见阳性表达,C组及E组阳性表达分布与B组相同,而D组及F组棕色阳性表达下降,其中F组更显著。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C组及E组TNF-α蛋白的表达与A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较A组增高(P<0.01),而D组及F组表达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β-榄香烯球周及球内注射均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TNF-α的表达,且眼内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能量色散X线老年性白内障晶体冷冻制样方法与分析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邵建强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中心电镜室张德添能量色故X线分析(EnergyDisPPfsiVCAnalysisofX-ray简称EDAX)即利用检测特征X线能量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成分的一...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危险因素[英]/TheEyeDiseaseCaseControlStudyGroup∥AmJOphthalmol.-1994,118(6).-754~761联合多中心进行眼部疾病临床实验对照研究,分析了特发性黄斑裂孔可能的危硷因素。通...  相似文献   

16.
邓新国  吴景兰 《眼科研究》1999,17(4):244-246
目的 研究8-Br-cAMP对培养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癌基因表达的效应及其与该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 c-fos mRNA,N-myc mRNA及p21ras mRNA均以原位杂交RNA斑点印迹技术检测,对繁殖细胞核抗原,v-Fos,N-Myc和P^21ras蛋白表达的免疫反应性则采用免疫组化及收白质斑点印迹技术检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实验性视网膜脱离状态下视网膜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alonyl-dialolehyde,MDA)和组织的Na+-K+-转运ATP酶活性进行测量,探讨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组织的损伤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标本制备选取有色健康家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眼压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视网膜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L-NAME对NOS表达的影响及视网膜NOS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nNOS,eNOS和iNOS在高眼压缺血-再灌注模型视网膜中的表达及NOS抑制剂L-NAME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在高眼压缺血-再灌注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胶质细胞nNOS,eNOS,iNOS均呈阳性,对照组nNOS呈弱阳性;注射L-NAME后,在高眼压缺血-再灌注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均呈iNOS强阳性,nNOS,eNOS呈阴性。结论在高眼压缺血-再灌注中nNOS,eNOS,iNOS合成的一氧化氮(NO)可能对视网膜细胞等有细胞毒性作用;L-NAME通过抑制nNOS,eNOS的活性,对高眼压缺血-再灌注视网膜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前膜内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s,ERM)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9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时剥离的视网膜前膜进行观察。结果 IL-1β、IL-6、IL-8和TNF-α分别在9、12、11和15例视网膜前膜中表达,尤其以细胞外基质中明显,4种细胞因子在4例膜中同时表达,仅有1例膜中人表达IL-6。  相似文献   

20.
快速高效分离纯化牛视网膜S抗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寻找分离纯化牛视网膜S抗原的快速高效方法。方法选用DEAESepharoseFastFlow(DEAESepharoseFF)凝胶及自动层析系统一步层析快速提纯S抗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分子量;等电聚焦(isoelectricfocusing,IEF)电泳确定等电点;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确定纯度。结果S抗原波峰在NaCl浓度为0.14~0.2mol/L时被洗脱,每个视网膜能提纯300~400μgS抗原。纯化S抗原的分子量为55kDa,等电点为6.55,HPLC分析显示单一波峰,保留时间为11.56min。结论该实验提供了快速高效分离纯化S抗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