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卉  宫艺  李岩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1):1389-1393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婴儿双歧杆菌双联活菌制剂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34例诊断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组)。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用药组给予美沙拉嗪加酪酸梭菌婴儿双歧杆菌双联活菌制剂,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Mayo评分、结肠镜评分、总有效率和肠道菌群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Mayo评分由(7.12±2.54)分降至(2.32±1.68)分,对照组由(7.23±1.98)分降至(4.57±2.36)分,两组下降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ayo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Azzolini内镜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Azzolini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均增加,肠球菌数量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菌落数明显增加,肠球菌菌落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婴儿双歧杆菌双联活菌制剂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促进肠黏膜愈合,其机制可能与益生菌对肠道茼群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铭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11):1690-169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美沙拉嗪治疗,而观察组同时采取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痊愈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实验组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ayo指数没有明显差异;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Mayo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于某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1.0g/次,4次/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420mg/次,3次/日)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ayo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Mayo评分、总体疗效、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辅助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杜昕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484-485
目的探讨奥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奥沙拉嗪治疗,1.0g/次,每天3次;治疗组在奥沙拉嗪用药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1.5g/次,每天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查肠镜,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69%明显高于对照组73.85%,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结论奥沙拉嗪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行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26例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给予对照组采取美沙拉嗪治疗,给予研究组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性腹泻、腹痛和呕吐临床病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患者行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进行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照临床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结果经8周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肠炎活动指数(DAI)评分和内镜评分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相比,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 DAI 评分和内镜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46例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和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40例单独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联合用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DAI及内镜下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美沙拉嗪,且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行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医学实验观察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36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药物治疗方式选择不同,分为美沙拉嗪单独治疗组(对照组n=68例)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组(观察组n=68例),临床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相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低,分别为72.06%(49/68)、94.12%(64/6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便缓解时间、1 h后脉搏、2 h后体温、血红蛋白、ESR等指标变化程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的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降低血便缓解时间、1 h后脉搏、2 h后体温、ESR水平,且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值得临床治疗联合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给药方案,对照组只给予美沙拉嗪。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含量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并比较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两组药物在治疗活动期轻度与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 将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活动性轻度或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随机分成美沙拉嗪治疗组(观察组)38例和柳氮磺吡啶治疗组(对照组)34例,两组均连续治疗56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各生化指标、结肠镜下黏膜状况以及副作用情况.结果 通过56 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出现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56天时其腹痛、腹泻、脓血便、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以及血管模糊等情况均出现改善,两组患者均表现出腹痛减轻以及大便次数与脓血减少,内镜下黏膜的外观良好.两组患者在第56天时结肠黏膜组织学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副作用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均未对治疗过程产生影响.结论 采用美沙拉嗪对于活动期轻度与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吡啶治疗组,而且应用美沙拉嗪治疗的副作用明显减少,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实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照组患者以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以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布别为92.0%、68.0%,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4,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为(7.93±1.82) mg/L,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4,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积分为(7.12±0.91)分,肠镜积分为(3.04±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2、6.231,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积分、肠镜积分分别为(2.83±2.32)分、(3.36±2.52)分,(1.79±0.85)分、(2.43±0.82)分,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3、5.093,5.591、6.294,P< 0.05).结论 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能够帮助患者早期康复,C反应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蒙特利尔分型及Mayo内镜评分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接受美沙拉嗪为主的治疗方案后的肠黏膜愈合情况以及影响愈合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29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且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的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不同患者之间肠黏膜愈合率的差异。结果:接受美沙拉嗪治疗后达到黏膜愈合的患者占29.7%(68/161),黏膜愈合率在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蒙特利尔分型及Mayo内镜评分的患者之间的黏膜愈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达到理想的黏膜愈合目标还存在一定差异。患者的性别、肠黏膜的炎症程度与炎症累及的范围对美沙拉嗪疗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疗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照组33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胶囊。分别统计2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有效及无效病例数。结果:2组总有效率均为93.94%,但治疗组的72.73%完全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52%(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轻、中度UC中,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完全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美沙拉秦栓给药方式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48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1组与观察2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内科与外科结合治疗;内科治疗中,观察1组采用美沙拉秦栓小剂量多次(0.5 g/次,b.i.d.)给药方式,观察2组采用美沙拉秦栓大剂量单次(1.0 g/次,q.d.)给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大便带血次数、黏膜炎症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1组患者治疗前大便带血次数为(1.82±0.72)次/d、大便次数为(3.76±1.02)次/d、黏膜炎症评分为(2.73±0.41)分,治疗后大便带血次数为(0.92±0.21)次/d、大便次数为(1.01±0.11)次/d、黏膜炎症评分为0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大便带血次数为(1.81±0.69)次/d、大便次数为(3.77±1.13)次/d、黏膜炎症评分为(2.69±0.39)分,治疗后大便带血次数为(1.17±0.31)次/d、大便次数为(1.21±0.31)次/d、黏膜炎症评分为0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大便带血次数、大便次数均少于治疗前,黏膜炎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1组患者的大便带血次数、大便次数均少于观察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秦栓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但小剂量多次给药方式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益生菌制剂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第一阶段将129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予以益生菌和美拉沙嗪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缓解率及缓解时间.第二阶段将缓解后91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予以益生菌和美拉沙嗪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维持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第一阶段两组患者治疗后缓解率及达到临床缓解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阶段两组患者治疗后维持缓解时间及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益生菌能够有效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并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2007~2012年76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40例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 g,4次/d,,双歧杆菌0.63 g,3次/d;对照组36例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1.0 g,4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2周,餐后服用。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0%、72.2%。观察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一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B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总疗效,测定体内主要炎性因子含量,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共200例均完成了为期2个月的观察和治疗,美沙拉嗪治疗组治疗总体有效率91.0%,明显高于柳氮磺吡啶治疗组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3,P<0.05).柳氮磺吡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3、IL-6、IL-8和TNF-α分别为(47.07±8.63) ng/L、(68.96±18.46) ng/L、(27.9±8.01)ng/L、(23.70±5.12)ng/L,美沙拉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3、IL-6 、IL-8和TNF-α分别为(36.99±11.27)ng/L、(44.29±10.76) ng/L、(20.71±4.29) ng/L、(15.32±4.88) ng/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美沙拉嗪治疗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美沙拉嗪可降低血中IL-1 β、IL-6、IL-8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吡啶,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共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缓解患者明显要多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有统计学上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要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以及便血消失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庄伟 《中国药房》2014,(24):2259-2261
目的:比较美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1.0 g,tid;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1.0 g,4次/d,4周后视情况可剂量减半。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肠黏膜组织学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结肠黏膜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SA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